目前分類:精神疾病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04/01/07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引用自: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


近來全世界各地,特別像是在中國、台灣、香港等華人地區,出現了憂鬱症的疾病,這些人的內心變的緊繃慌張,很不快樂!

這種疾病的產生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這是有某些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要想辦法不要得到這個疾病,首先要探討原因是什麼,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我的經驗來推論的話,我們的內心變的緊繃慌張、不快樂、出現自殺等等的惡業,主要是自己內心不能夠知足的緣故而造成。在任何方面,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懷著強烈的期望,有時期望太強烈,而不能夠實現,這樣的痛苦強烈折磨下所以導致了自殺。

同樣的,現在這個世界,經濟發展非常繁榮的緣故,許多大都市變的非常忙碌,因為非常忙碌之故形成了一種壓力,影響了我們的內心,內心變得煩躁不安,所以內心不能放鬆,清閒悠然,所以內心就不快樂,造成自殺這種情形。總之,有許多因緣條件,所以我們首先要去探討這是原因是什麼,明白瞭解了這些原因,思維要如何把這些原因消除掉,而且我們要學習正面調適的道路。

內道佛教義理之中提到,我們要消除這種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我的看法,就是要多多思維業力因果,業力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不會造假的,如果能夠明白瞭解業力因果理論,當我們內心有強烈期望的時候,非常痛苦的時候,都是有一些幫助的。同樣的,觀修慈心悲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更特別的是要能夠安心,心能夠寧靜 的方法是安止,就是觀修安止〈止觀〉,肯定的,如果用安止的方法使內心得到了寧靜,實在是非常好的。安止方面對這個疾病是非常有用的,我是這樣想的。


◆「為憂鬱症者的開示」是 大寶法王於2003年底的噶舉祈願大法會圓滿後離 開菩提迦耶前一小時,應原動力唱片的祈請,自然流露的一則開示。



林嘉發醫師:有關「止觀」的修學方法,在陽竹林讀書會初級班即有淺顯易懂的討論,觀迎大家有空再去回味一下。http://tw.myblog.yahoo.com/sunbambootree-bookclub/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憂鬱症患者會殺人嗎?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台北市木柵軍功路的世界山莊社區之前發生一起疑似凶殺案,一名疑似患有憂鬱症的劉姓男子,因為不明原因,在社區持刀砍殺3人後,跳樓自殺身亡,3名被害人送醫後1死2傷,其中一名被害人正在萬芳醫院開刀房急救,全案正由警方調查中。行凶的劉姓男子是世界山莊租屋住戶,患有憂鬱症的劉某原本住在12樓,但因為精神狀況異常,經常懷疑遭到騷擾,以及有人要加害於他,因此多次向社區租賃公司的接待管理人員反應,並搬到8樓居住。劉姓男子疑似精神異常,平常就會對路過住戶無故大聲咆哮,只是沒料到上午會持刀攻擊人。」

 

看到這起新聞,你會不會開始覺得恐慌:「憂鬱症患者會殺人嗎?」。如果你的住處離所謂「憂鬱症患者」很遠,遠得你完全聽不到他們的存在,也許你就會自我安慰式地感到輕鬆。但是萬一你的親友、甚至是您自己聽到這則消息,可能又即將度過一個不眠的夜了!

 

這個問題,其實跟「人類會殺人嗎?」這種問題一樣籠統。我們知道,在理智的狀態之下,殺人是有其動機的-尤其是在社會不允許的形況下。除非是在失去理智的狂亂狀態中,人的意識完全或是部份被蒙蔽時,在情緒的波動下,衝動使人變成一頭不可抑遏的野獸,就有可能做出令人意外的事來-像是殺人。俗語有「酒後亂性」之說,因為酒精能麻醉人的意識,有機會將平日禮教壓抑的下意識或潛意識的想法整個顯發出來,就可能在這種失去理智的狂亂狀態中,做出醜事。

 

那麼,那些精神病患會有殺人的衝動呢?前面已說過,只要在「失去理智的狂亂狀態」都有可能發生。精神醫學中有一個精神疾患的狀態描述:「精神錯亂(psychosis)」與「精神官能症(neurosis)」;前者泛指嚴重的精神病,失去現實世界觀(常見的有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重度憂鬱症、妄想症等),而後者則是較輕的精神疾病,患者仍具有對現世的真實感(像是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輕度憂鬱症等)。而此則新聞的主角,到底診斷是不是「憂鬱症」還有待商榷。依他的臨床表現,我們至少要考慮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這三種精神疾病。

 

但是,即使是罹患了重度的精神病,也不是時時都在失去理智的狂亂狀態中,只有在病發的時候才會如此。要不然在精神科「封閉病房」的醫護人員,不就時時刻刻要面對生存的壓力了?在對藥物有良好反應的精神病患,若能遵照醫囑配合用藥,多半能恢復對生活的現實感。

 

我們來分析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原因,大致上可分為四點:

(一)受幻覺驅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會接受聽幻覺等的指使,做出幻覺要他去做的事。而躁症在發作時,也有可能出現幻覺。

(二)因妄想內容:在妄想症、精神分裂症中,常因被害妄想佔據腦海,覺得有人要加害於他,因此為保護自己而做出攻擊行為。像是本例新聞就有明顯的被害妄想出現。

(三)極度興奮中:在躁症,或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時,患者會出現衝動無法克制的極度興奮期。這時,任何的小事情都能被躁症患者拿來大作文章,在被惹火下很容易出現暴力行為。

(四)精神病性衝動:在混亂型(Disorganized type)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無來由、無預警的暴力行為,這是此精神病本有的特質之一。

 

綜觀以上的分析,憂鬱症的患者似乎對外的暴力傾向較小些。在重度的憂鬱症患者,也會出現妄想與幻覺;妄想內容多半是覺得自己無價值、罪惡該死、甚至也有被害妄想(只是他們多半覺得自己是罪該如此的)。而幻覺是以聽幻覺居多,內容多為指責病人沒用、有罪,這些幻覺嚴重困擾病人時,可能導致自殺。憂鬱症患者大部份呈現的,是自殘、自殺等傷害自己的表現,較少衍生出傷人的行為。有些憂鬱症患者會出現猶疑不決、難以下決定的情形(indecisive),要他們下決心殺人也較困難。除非是嚴重的幻覺與妄想驅使,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像是嚴重的產後憂鬱症,可能會出現母親將新生兒掐死的慘劇。

 

中醫對於精神錯亂症狀,有提到「癲狂」二證。《難經.十二難》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癲者:表現為抑鬱狀態,情感淡漠,沉默痴呆,語言錯亂,不知饑飽,甚則僵仆直視,屬虛證。病由痰氣鬱結,或心脾兩虛所致。這種描述和精神醫學中的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的負向症狀類似。而狂者,表現為興奮狀態,喧擾不寧,衣被不歛,打人罵人,歌笑不休,多怒,甚則逾垣上屋,屬實證。病由陽氣過亢,心神外越所致。這和精神醫學中的躁症、精神分裂症的正向症狀類似。中醫以陰陽學說來統整對疾病的觀察,以這點來說,憂鬱是重陰,偏陰鬱不喜互動、少行為動機,衝動也相對較少,比起狂症的暴力傾向相對要少許多。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談憂鬱症(四)-轉介精神科的時機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許多罹患了憂鬱症的患者,都不覺得自己生了病(這就是所謂的「無病識感」)。認為只是自己亂想、沒來由的心情低落,並對自己的自尊以及未來的前途充滿了負面的想法。一般沒有「憂鬱症是種需要治療的疾病」觀念的人,在憂鬱現象出現的時候,不是只注意到自己層出不窮的身體症狀,就是自怨自艾、不願再給親人更多麻煩,甚至有些病人會恥於告訴別人他看似荒謬的念頭。當症狀嚴重到出現幻聽指責病人的不是,或是指使他去死的時候,病人多會出現強烈的自殺意念。這時,便需毫不猶豫地強制住院,使用抗憂鬱劑治療或是「電痙攣療法」一段時間,通常都可以使症狀有效改善、解除危機。

 

在憂鬱現象出現的初期,也許可以藉著親友堅固穩定的支持系統,一般科醫師或是心理諮詢機構的專業協助,抽絲剝繭尋找原因:如兒童期的心理發展是造成現今憂鬱症的可能原因之一。但是當我們發現,再多的會談與支持仍然無法改變病人的負面思想時,便是轉介給精神專科醫師治療的時機了。以下列舉幾項需要到精神科看診的情況:

 

一、有嚴重或中度嚴重症狀,特別是病人已有自殺或危及他人生命的危險性時。(有些產後憂鬱症的母親會扼殺自己的小孩)

二、當一般醫師對其診斷不確定時。

三、如果已服用抗憂鬱劑一段時間,但是治療宣告失敗時。

四、在衡量病情下,醫師認為病人必需接受日間照護或是住院治療時。

五、若病人需要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時。

 

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即使罹患了憂鬱症,不單不是件可恥的事情,反而因為它適時治療的迫切性與可治療性,患者都應積極地尋求適當的心理諮商機構協助,並在必要時機轉介精神專科醫師處理。若在您身邊有疑似憂鬱症患者的同事、親友,應進一步了解、幫助他。由於患者大多處於心情低落的被動狀態,家人親友的觀察與介入更是重要。若患者已屆精神崩潰邊緣時,強制性住院更是刻不容緩。

 

面對與日俱增的憂鬱人口,大眾應該對「憂鬱症」及相關的憂鬱問題有所認識,正視這種會危及身心健康的疾病。可預測的是,在實際生活中的憂鬱人群,鐵定要比官方數據來得多。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在西元2002年時,憂鬱症將成為全球性疾病負擔最重排名的第二位。如何防範重度憂鬱症所可能帶來的重大危害,就取決於你我對於憂鬱症特徵的敏感度以及了解程度。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談憂鬱症(三)-中醫與西醫的治療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在西醫的治療方式上,主要是使用抗憂鬱劑,但所有的病人也需要心理及社會支持。藥物處方應該有足夠的劑量並被使用一段適當的治療時間,一般來說,以現在較新型的抗憂鬱劑治療,其開始產生有效作用,通常是在服藥後三到六週。所以醫師或親友必需要告知病人,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服用藥物。有個比方,得了憂鬱症的病人就好像一台汽車油都耗光了,若不加油(服用藥物),僅僅憑著大家來推車(心理支持、自我砥礪),車子仍難行。必須加油充足了,大家再順勢一推,車子才能發動。

 

但在這段難捱的時光之中,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包括親友的支持)以及認知性心理治療(與病人討論其所罹患的疾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非常重要的。在臨床上,此段時期也時有病人會尋求中醫的幫助,中藥處方與針灸治療雙管齊下會使患者的生理症狀與情緒低落得到改善,我們將在下段討論。如果此段期間,病人自殺意念十分強烈,便應建議或強制住院,必要時可以用「電痙攣療法」來治療,對鬱期所出現的自殺意念之遏止十分有效。

另外,有一種季節性情緒障礙症(SAD),這是一種典型的因季節替換引起的憂鬱症狀,常發生在北歐等國家,在冬季長期缺乏日照所造成。在台灣只要陰雨連綿幾天(像梅雨季節),在精神科的門診中,憂鬱症狀的病人都會增多。這類的憂鬱症狀,一般都會伴隨著明顯的體力降低、睡眠增加,病人可能會比平常容易飢餓,希望補充多於平常的食物。光線治療(Photo Therapy)是季節性情緒障礙症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建議病人在早晨十點之前曝曬大量的陽光,對於穩定情緒十分有益。在北歐國家,甚至發展一種帽沿下裝日光燈的裝置,使人們能得到適當的陽光照射。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對於憂鬱症的看法,認為憂鬱表現乃陽氣不足(如「重陰者癲」、「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的說法同出一轍。

在這段藥物在六週的治療下仍缺乏反應者,意味著必須重新評估診斷及改變其藥物治療。抗憂鬱劑在復原之後幾個月應該再評估,並謹慎地停用。有某些病人可能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要注意的是,躁鬱症的患者在鬱期服用抗憂鬱劑時,可能會造成躁期的加速來臨,甚至成為快速循環性的躁鬱症;這個部份是需要審慎評估的。

 

而中醫對於憂鬱症的看法,早在《難經》就有「重陰者癲」的說法;而《傷寒論》「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在歷代的推論與臨床治療中,發現所謂「癲症」和憂鬱症的表現,或是精神分裂症的負性症狀十分相類。只是中醫病理學上對於疾病的分類一向不夠明晰,反而著重在病機的推衍與證型的劃分上,殊為可惜。

 

目前臨床上的證型大致可分「肝鬱脾虛」、「肝鬱血瘀」、「陽虛血虧」等三型,治療上亦有相配的方劑來組合治療,並有不錯的成果發表。只是中藥方劑組方繁複,在科學研究上尚未能明確地發現其治療的指標,到底是直接改變某種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還是藉由身體的多方調整,間接地改變接受器的敏感度。但是臨床隨症用方,對於憂鬱症狀的改善確有療效。臨床上,我常使用四逆湯、真武湯、補陽還五湯等方劑,隨症加減治療。

 

在針灸方面,翳風穴的電針療法可以有效地解除頑固性幻聽症狀,臨床上更是常用神門、內關、間使、心脾肝腎俞、足三里等來解除身體症狀。對於憂鬱症常伴隨的失眠症狀,針灸治療更是幫上大忙;通常患者服用安眠藥到一定劑量後,就會產生耐受性,不是要增加劑量,就是要換作用更強的藥物。甚至強如FM2用到三顆,患者仍不能安睡。其實,人體的睡眠機制十分複雜,如果能由多重方式來幫助安眠,不但可以增強效果,更可以減少使用單一方式所造成的副作用。

 

大陸名醫周康認為,中醫所長乃用自然界藥物來調整機體,並能對抗西藥副作用(如達營湯之研究),所以在維持治療上能發揮效果。以我的看法,若能在憂鬱症的療程中,在抗憂鬱劑開始發揮作用前,合併使用針灸、中藥來改善身心不適的症狀,加上心理治療,對病人無疑是全程的專業服務。如果中西醫能廣納彼此意見,在藥物合併使用上有更多的研究支持,那便是普羅大眾的福音了!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漫談憂鬱症(二)-病因與治療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有關憂鬱症病因的研究,目前主流派主張以三方面來考量:即「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面來看。

 

一、生物學病因

最近生物精神醫學的發達,使我們了解了更多「憂鬱症不只是自己亂想的病」的實際證據。我們發現,在罹患憂鬱症病人的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素的釋放都不正常,尤其在某些具有自殺企圖者更是如此。

 

二、遺傳學病因

研究顯示,情感性疾病具有明顯的遺傳性。但是以躁鬱症遺傳性最高。如果父母之一罹患情感性疾病(躁鬱症或憂鬱症),則子女患有憂鬱症的機會可高達14-25%之間不等。

 

三、心理社會學病因

較早的研究多由此下手,認為憂鬱症和個人的性格特點(如強迫性、神經質等)、早期的發展經驗,以及環境因素有關。在兒童早期發展時,如果父母經常吵架、離婚或是失怙時,造成兒童接受關愛不足;或是童年受虐待(不管是肢體或是性虐待),都可能會造成憂鬱症。

 

當憂鬱症特徵的警訊出現時,以專業醫師的角度必需考慮到可能導致憂鬱現象的病因。像產後憂鬱症或經前憂鬱症,便極可能和內分泌的不平衡有關,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常有憂鬱表現。而服用某些降壓藥物(Reserpine)、類固醇、抗帕金森藥物、毛地黃等強心藥物,亦有報告指出可能造成憂鬱現象。而其它的精神疾病,像是老人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或是適應障礙症,也有可能伴隨憂鬱症狀而被誤認為憂鬱症。臨床上常見的焦慮症、因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事件所造成的適應障礙,更是常有憂鬱表現。這些都不能診斷為憂鬱症,所以我們必需要做進一步的釐清、了解病史,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並決定如何治療。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談憂鬱症之一   重要特徵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最近經濟大壞、股票下跌、失業率驟增,愈來愈多人出現了心情憂鬱的現象。也許我們在新聞媒體中,會因為孫翠鳳、徐懷鈺等知名影歌星罹患了憂鬱症而心頭為之一震;但這廿一世紀的黑死病就像是生命背後的黑手,它悄悄地來,奪走生命原有的色彩,但是在治療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孫翠鳳出來拍攝公益廣告,告訴大家「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而徐懷鈺也能勇敢面對童年的恐懼,再次站在大眾之前表演。

 

過去,有許多人都以為,憂鬱只是一種杞人憂天的表現,不過是自己想不開罷了。但是現代的精神醫學研究,卻告訴我們:在廣大的憂鬱現象之中,不管是因為生活壓力適應障礙、失去親友的情緒壓抑下的傷慟反應、或是焦慮症合併輕鬱症、強迫症合併輕鬱症,甚至是因服藥或是身體失能而產生的憂鬱現象。這些雖然大家都名之為「憂鬱症」,但是其病因與治療方式卻各異。典型的憂鬱症會出現腦中血清胺的濃度降低、受體感受度減少,這必須要靠藥物治療才能痊癒。

 

因此,身為醫者,實有必要將憂鬱症及其相關問題做一個簡要的介紹,讓全體大眾都能知道這隻幕後黑手的底細,當它降臨您週遭親友時能幫助他們了解來龍去脈,並在適當時刻轉介精神醫師及相關人員做治療,讓他們恢復生命的光彩。

 

憂鬱症其主要特徵是:情緒低落、悲觀的想法、缺乏興趣和活力、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及自尊變低。但是每一個人的表現可能不盡相同。我們可以就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分類:

 

一、輕度憂鬱症

1.   由旁人可以察覺,病人的情緒和行為和平常不同

2.   憂鬱、失眠、焦慮症狀持續二個星期以上

3.   想法悲觀,缺乏活力及興趣,但尚未有自殺意念

 

二、中度憂鬱症

除了以上各種表現外,尚有:

1.   精神運動性遲滯:想法、動作、說話速度及內容都明顯地變慢

2.   早晚情緒變化明顯,一般在清晨最糟

3.   易怒、容易激動

4.   集中注意力變差、主觀的記憶力變差(實際記憶測驗不一定真的記憶力差)

5.   憂鬱的想法:如過份自責(將自己過去所犯的過錯誇張化)、悲觀及罪惡感、一敗塗地的想法

6.   絕望、有自殺意念

7.   慮病現象:懷疑自己是否得了絕症、或是身體長了腫瘤

8.   身體症狀:早醒型失眠、體重及食慾變化、性慾降低等;持續的生理病痛如:頭痛,消化不良,及慢性疼痛等。

 

三、重度憂鬱症

除了中度憂鬱症的表現外,可能出現以下的精神症狀,如:

1.   各種妄想:妄想自己十惡不赦、毫無價值,甚至覺得身體某部分已被掏空(虛無妄想)。我有位病人在憂鬱症發作時畫自畫像,只畫了一隻眼睛與一隻右手;他當時認為他只剩這些了。

2.   幻覺:多為聽幻覺,內容多為指責病人「你真沒用」、「做了那麼多錯事」、「真是社會的敗類」等等,甚至不斷催促指使病人自殺「像你這種廢物,不如自行了結」等等。

 

總之,憂鬱症是一種影響身心全面的疾病;它不但影響你的情緒、生理機能(包括進食、睡眠、體力),還影響你的思考以及看待自己的方式。這種疾病無法藉著親友的勸說、或是自我抵礪就能改善,但是親友的支持卻是通過初期難關的重要養份。若不經治療可能症狀會持續數天到數年,但是若經適當的治療大約超過80%可治癒。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受不了的壓力-中醫師能幫忙嗎?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台灣在本世紀末也跟上流行,隨著世界的腳步一路震盪不安;尤其近來因整個大環境的擾動,不確定因子鼓盪起股戶的預期性焦慮,在大眾心理交戰之中,股市日前起起伏伏。股市動盪不安,讓股票族的心理壓力也一路狂飆。反映在醫院可見的是,精神科門診的人次增加了,尋求其他科別治療但是以「心身症」做為主要症狀表現的患者,成為醫院這期間的常客。

 

在本院的中西整合醫學部,在此種社會現象的衝擊之下,最近亦湧入了許多因為壓力而造成身心失調的病患,諸如失眠、焦慮、憂鬱;或是以身體症狀表現,像是頭痛、心悸、腸胃不適等等。相信大家一定很有興趣,中醫如何幫助這些壓力緊迫的股票族,安撫他們心中的痛呢?請各位看倌聽我剖析道來。

 

在精神醫學中早對人生中不可或免的壓力作了研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壓力;但是會隨著壓力事件的強度、個人處事的因應策略或心理防衛機轉的運作恰當與否,而形成所謂「正常」或「不正常」的反應結果。一般面對壓力所產生的正常反應,可分為「情緒反應」與「身體反應」二種層面來看:情緒反應一般是焦慮或是憂鬱。焦慮是面對脅迫經驗的正常反應;而憂鬱則是面對失落的正常反應。這二種反應可以並行不悖,因為壓力事件可能同時具有危險及失落的雙重性質;例如股票族若是以融資來作投資,昔日的「當紅炸雞股」,可能在一夕之間就成了「水餃股」;此時銀行所帶來的壓力脅迫,以及曾有財富的失落,便可能造成焦慮與憂鬱的合併現象。而在身體反應部份,可能的症狀有睡眠不佳、坐立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感到茫然,連同一些身體上自主神經過份警覺的症狀,尤其是心悸與顫抖。

 

西醫對於壓力反應所致的焦慮、憂鬱等嚴重情形,在排除原發性的精神疾患後,對於心理支持仍無法改善的病人,多半會以抗焦慮劑來作為主線治療藥物。有別於西藥的治療方式,中醫所選擇的方劑藥物除了鎮靜安神的成份(如酸棗仁、龍骨、牡蠣)之外,通常會依患者所表現的證型(註:中醫以現代醫學的歸類來說,大多是「症狀徵候學」,我們將之系統整理成「症候群」,即稱為「證型」。)而使用疏肝理氣藥(如逍遙散、小柴胡湯)、清熱瀉火藥(如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甚至補益劑(如養心湯、歸脾湯)等來作加減調整。證型的表現不單是因為生活壓力所造成的失調,也涵括了病人本身的體質傾向;在身心兩方面同時作調整,通常可以藉由身體環境的改善,進一步影響心理狀況朝正面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針灸對於神經迴饋機轉、內分泌的影響在先進國家早有許多文獻報告;臨床上某些穴道的使用,可以使病人的心情在短時間得到調整,減少焦慮憂鬱的情緒浸潤。

 

其實,中醫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只要這個宇宙自然了、平衡了,自然疾病也就勿藥而癒。所以,在治療上也就不限一方一法,只要是有助於身體恢復各方面的平衡,像是自主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的平衡,或是免疫系統的平衡,則可癒病於談笑之間。在股票族潮起潮落的“情緒錯雜症”中,不啻開啟了另一扇治療的大門!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累過頭睡不著,該怎麼辦呢?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笨笨”是位國中生,面對聯考的壓力,她必須每天讀書到半夜二、三點左右,等到一切就緒,累得半死躺到床上時,卻發現不管怎麼努力數羊、打呵欠,就是了無睡意,這樣睜眼直到天邊微亮,她才糊里糊塗地睡著。第二天一早六點多又要起床上學,每天只睡二小時的她痛苦不已,不知如何才好。

這是我接受飛碟電台的邀請,到節目中為失眠一族共同討論他們所困擾的問題。Call-in的第一通電話,就讓我心有戚戚焉。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只要朝升學路線一走,那一個不是猶如祖逖,鳴雞起舞?其實,大腦是一個非常微妙複雜的平衡系統,當它過份地工作而沒有適當的休息時,會形成一種緊張焦慮的激擾狀態,這時雖然身體躺下來休息了,但是你會發現腦中仍然不斷冒出X+Y=Z的方程式;這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某側的大腦,如整晚做算術或是背誦文章等。

身體的肌肉也因為長時間維持某種姿勢而變得僵硬,如脖子、肩膀或是背部是最常見的區域。如果此時帶著頭腦的激擾及身體的疲累不做處理,而希望能有個甜美的夢境是很困難的。

林醫師建議您可以先洗個溫水浴,或是以芳香精油輕輕地按摩,將繃緊的肌肉鬆開。詳細的方法請見「失眠族的睡眠衛生」一文。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要睡多就才夠?睡太久是不是病?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王小姐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因為家中經濟不佳,五十多歲的婆婆仍需每天到餐館工作十幾個小時,方能回家休息。但是常常清晨又起個大早準備東西,一天大約只睡三、四個小時。一到假日時,她發現婆婆一連睡了十幾個小時,叫也不易叫醒。這樣的情形叫她擔心,婆婆會不會得了「睡眠過多症」了。

這樣的疑問與案例,常見在你我週遭。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確是符合生理上內分泌與自主神經系統的微妙平衡;但是放諸今日,甚至證之昔人,有許多因為生活型態不同,必須要求自己的身體適應環境的特殊狀況時,身體是會有所對應的改變的。像是上面所陳述的案例即是如此,每日三、四小時的睡眠時間顯然不足案主的身體需求,是以她會將睡眠週期做適當的調整,在假日鬆懈時,讓身體的休息需求能滿足。其實,學生通常有類似的經驗,在連續熬夜準備考試之後,大多會昏睡個半天一日的,藉以恢復過去超時使用的體力。

所以,像上例的代償性睡眠,若患者平日週期即是如此,並非突然性的睡眠型態改變,而且其睡眠問題並未造成重大苦惱,或者損及社會或工作上的功能時,應不必太過於擔心。但是若情況允許,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應該是比較好的。臨床上常易令人混淆的是原發性嗜睡症(Primary hypersomnia),患者會抱怨過度思睡,幾乎每天睡眠時間都比一般要長,或是白天睡眠的情形已達一個月,此狀況已損害患者的職業或社會功能,並且無法以失眠或睡眠不足來解釋。另有一種昏睡症(Narcolepsy),它的症狀表現是每天發作無法抗拒而易甦醒的睡眠,發作時常會突發兩側肌張力消失,並伴隨強烈情緒而發生猝倒(cataplexy),期間至少要持續三個月才能下此診斷。

至於睡眠時間要多久才算足夠並無通論,一般的原則是,通常嬰兒睡眠需求的時間最長,隨著年齡漸大,時間也漸短。綜括來說,成人的睡眠時間建議是八小時即足夠,而老人家通常並不需要這樣長的時間,故也不必勉強一定要睡足幾個小時。

其實,睡眠的重點是在品質,並非在期間長短。依睡眠生理來說,睡眠型態有分快速動眼期(REM)與非快速動眼期(NREM),其中REM期約占所有睡眠時間的25%,實驗顯示,REM期睡眠若常被打斷,人們會變得焦躁易怒。因為睡眠的過程是有階段性的,若能維持睡眠不中斷,讓腦波活動順應自然週期,則睡眠品質會較好。由於小孩、成人與老年人的睡眠深度不一,所以要求睡眠時數,不如要求睡眠的持續品質。比如,減少老年人的夜尿情形便可以大大改善其睡眠品質。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用安眠藥會不會造成依賴性?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安眠藥會造成依賴性,是一般民眾口耳相傳的危機意識。誠如所言,安眠藥(尤其是現行常用的Benzodiazepines類藥物)在不當的使用下的確會成癮(即具依賴性)。成癮(dependence)的兩種現象:一是耐受性(tolerance),同樣的劑量並不能達到先前的助眠效果,必須加重劑量才能如前安睡。再來就是戒斷現象(withdrawal),在長期使用後突然停藥會導致身心嚴重不適。這也就是我們為何要在「正確服用安眠藥的方法與注意事項」中諄諄告誡,使用安眠藥必須在專業醫師開立處方下進行治療的原因。一般在診斷確立之下,由醫師來調配使用安眠藥治療失眠,治療過程中,醫師會視病人的藥物反應來作精細的調整,或者整合其它藥物,如抗憂鬱劑與抗焦慮劑,甚至是具鎮靜性的其它精神作用藥物來整體治療,不像患者自行到藥房購買安眠藥般只能一劑到底,最後澈底地依賴,療效又差。同時在藥物治療期間,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或者生理回饋治療,對關鍵的病因作適當的剖析與處理,以整體改善失眠現象,之後再擬訂完整的戒斷計劃來作安全停藥。只要病人沒有嗜藥的濫用傾向,又能配合醫囑來作戒斷,安眠藥的成癮性並不如大家傳言的高,在症狀改善後,停藥亦不至於有太大的困難。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為什麼會失眠?談失眠的原因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我為什麼會睡不著,是不是腦神經衰弱了?」是許多人在長久失眠夢魘後所吶喊的一句話。其實偶發性的失眠在一般人的身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有的人睡前喝多了茶或咖啡等含咖啡因飲料,眼皮就像裝了彈簧似的閤不起來。更多的情況是心中被一些憂惱的事搞得五內俱焚,因而不能成眠,所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思慮過多就睡不著了。另外,像環境改變易使某些會認床的人一夜難眠,出國的時差與白天午睡過長都會使睡眠週期紊亂而造成失眠。但這種暫時性的失眠雖然擾人無數,在現行的精神醫學並未定義為睡眠障礙,除非它已經造成臨床上患者的重大痛苦,或者工作、人際互動都因此而受影響時,如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常見於時差適應不良,或是輪班工作者(如三班制護士),因自己的睡眠週期被環境打亂而產生功能障礙的情形。一般像上面所提及的失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目前精神醫學領域所盛行的美國精神醫學系統第四版(DSM-IV),將睡眠障礙症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不但要排除上述所見因生活壓力及適應問題所產生的暫時性失眠現象,而且失眠現象必須持續一個月以上,才能下此診斷。

如就像前文所提及的,失眠常只是一種症狀表現。所以找出病因,並且對症下藥方是重點,因為不同的病因代表不同的問題,若一味地用安眠藥來幫助病患做症狀解除並非上策。在醫學上,有一專有名詞叫──精神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 insomnia),這是常見的一種原發性失眠障礙。患者因為某些社會心理壓力產生了焦慮緊張,這些長期而不適當的情緒激擾腦部的活動,並破壞自主神經的生理平衡,而影響了正常的睡眠;又因為失眠,使得腦部及身體不能獲得充足的休息,進一步增加了焦慮的產生,故形成了制約性的惡性循環。初如星星之火,偶一為之,但後來則嚴重到夜夜失眠,甚至長達十幾年的失眠患者也在所多見。

另外有些失眠的狀況是續發性的。所謂續發性(secondary)的意思是,失眠情形是因為其它的疾病而導致的。和失眠相關的內科疾病,以現在的研究來說,像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因為會造成呼吸的困難而難以成眠,而消化性潰瘍常見於午夜發作疼痛,大多是因為身體症狀而使睡眠困難。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的,則有頭痛與癲癇,伴隨睡眠障礙者。這些疾病應該接受內科與神經內科的專業診治,而非以安眠藥來控制續發性的失眠症狀,尤其許多臨床上常用的安眠藥多屬Benzodiazepines類,此類藥物可能會抑制呼吸,在罹患肺部疾患及腦部疾患的病人,更應小心選用。而和精神疾病有關的失眠現象,那就更為尋常了。許多罹患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常會心慌慌地睡不著;酒癮患者,因戒斷作用與續發性的情緒問題,睡眠品質不好的比比皆是。此外,較為嚴重的精神異常,像是情感性精神疾病(如躁鬱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在情緒中樞過度活動失制、現實感喪失的情形下,常需藥物來協助入睡。另外,人格異常的病人也常有失眠問題。這些患者通常需要在精神專科醫師評估之下,使用安眠藥、抗焦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等,劃分主次來幫助病情的穩定。

而大眾耳熟能詳的「腦神經衰弱」,則是精神領域的另一範疇;它屬於焦慮性疾患中的「廣泛性焦慮症」,以後再另闢專題來談談。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吃的是哪一類安眠藥?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在藥理學上具有催眠、鎮靜作用的藥物,我們皆可稱之為「安眠藥(Hypnotics)」。但是,考量其它藥物的副作用、成癮性與療效,現今Benzodiazepines仍為臨床上最常用的安眠藥。在這裡將對於目前醫學上所使用的安眠藥物作一簡單介紹,讓廣大讀者群有個概要的了解。我們可以依照藥物化學結構來作分類:

 

1.  BZD(benzodiazepines)

這類藥物主要是作用在腦中的邊緣系統、腦幹網狀結構,以及大腦皮質,它能與benzodiazepines-GABA接受體結合,抑制腦組織的活動,因而達到安眠的效果。BZD的種類目前有十幾種,依照它們的效果出現速度(onset)、作用時間長短(duration)而有所分別。一般在臨床使用上最具實用價值的分類方法,是分為短效(Halcion, Dormicum)、中效(Xanax, Ativan)及長效(Valium, Rivotril)三種,這是依作用時間長短來分的,和藥物本身的半衰期有關。一般的研究報告顯示,半衰期愈長的,對於白天工作能力影響愈大,病人可能會在白天仍有宿醉現象。但是短效的Benzodiazepines 卻較容易發生戒斷現象而出現焦慮,前行性失憶症發生的機會也較大。除了作用時間不同之外,每一種BZD都具有不等的安眠鎮靜、抗焦慮、肌肉鬆弛、抗痙攣等效果,其起始作用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臨床用藥猶如臨陣操兵,是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考量的。

 

2.  新型安眠劑

Stilnox(Zolpidem),和傳統BZD機轉不同,是一種選擇性作用在腦中ω1-receptor的安眠藥,優點是呼吸抑制的可能性較小,對於肺部疾患者的失眠可作輔助性治療,在長期治療下沒有明顯增加劑量的耐受性出現,但是仍有戒斷現象及濫用的危險性。

Imovane(Zopiclone)則是另一種選擇,呼吸抑制作用一樣地比傳統BZD要來得小,對於老年人及肝腎功能損害者影響亦較不顯著,可作為這些族群的安眠藥物。但是由於本藥的代謝物會由唾液分泌出來,使得某些服用此藥的病患飽受口苦不適,是其缺點之一。

Buspirone,此藥作用在5HT1A-receptor,主要是用作抗焦慮劑。它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呼吸抑制的作用,而且頭暈與失去平衡的副作用亦少。但是其安眠效果不如抗焦慮作用來得強,且通常在用藥一到二週才會有明顯療效。

目前臨床上對於單一安眠藥物產生耐受性者,或者是治療效果不彰者,某些醫師會嘗試併用作用於不同受器的安眠藥,希望能有一定的加成療效,並減少單一藥物大劑量的不良作用。

 

3.  巴比妥酸類(Barbiturates)

這是早期BZD尚未發明時所習用的安眠藥,但是因為它的治療指數很低(意即有效劑量和致死劑量的差距甚小),安全性相對地亦差。現在幾乎沒有醫師以這類藥物來做為安眠首選劑。臨床用途侷限於手術前的輔助性麻醉、急性癲癇發作,以及精神科的催眠療法(Amytal interview)

 

4.  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s)

這類藥物用途甚廣,於治療皮膚癢、鼻塞流鼻水的成藥中亦常見此成份。因為它亦有鎮靜安眠效果,所以有時內科醫師對於擔心呼吸抑制的肺部疾患者,會使用此藥以助眠。但是它雖然對入睡困難者有幫助,但卻難以維持長程睡眠。而且其抗膽鹼作用在老人可能會造成譫妄,對於癲癇患者也可能使病情惡化,所以大都不作治療的首選藥物。

 

在臨床上,醫師能夠以其專業性的考量,查明失眠的型態、原因,考慮不同藥物的副作用與成癮性,再給您適當的藥物,這比起隨意購服要來得安全多了。舉個例子說,王太太最近因買賣房子的事多所操心,因而出現失眠現象,即使房子的事已解決,失眠仍是夢魘。到精神科門診來時,醫師因其病因給予Lexotan每晚一顆服用,Lexotan雖有輕度的安眠效果,但其主要是作為抗焦慮劑,只因解除了王太太的焦慮症狀,也就治好了失眠。如果王太太聽信他人非專業性的建議,而服用更為強效的安眠劑時,在輕病投重藥的狀況下,將來所產生的副作用與成癮性的可能性更高。這也是林醫師一再強調使用安眠藥宜諮詢專科醫師的原因。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殺病人之急性處置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從最近的建國中學高材生的自殺事件,又勾起國人對於自殺行為的重視。根據衛生署十大死因的統計,在民國八十六年度,自殺赫然躍上了十大死因之中。這也証明了,在現代醫療之中,雖然人們對於身體疾病控制能力越來越好,但是相對於處理心理上的壓力,並未能相對應的提高。以至於考慮用終結自己生命的方式,逃避面臨生命中的無奈。

 

 

八十六年十大死因

百分比%

八十五年十大死因

百分比%

1

惡性腫瘤

24.30

惡性腫瘤

23.18

2

腦血管疾病

10.79

腦血管疾病

11.56

3

事故傷害

9.46

事故傷害

10.30

4

心臟疾病

9.01

心臟疾病

9.35

5

糖尿病

6.28

糖尿病

6.24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3.99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3.82

7

肺炎

3.03

腎炎、腎候群及腎變性病

2.94

8

腎炎、腎候群及腎變性病

2.94

肺炎

2.65

9

高血壓性疾病

2.19

高血壓性疾病

2.20

10

自殺

1.82

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

1.69

 

 

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中,建國中學自殺的那位學生,採取了最激烈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報導中還說明,在前一天晚上,這一位學生仍和家人有說有笑。似乎可怕的地方在於,自殺行為的產生完全無機可循。其實這是一般人對於自殺行為的錯誤認知。其實,自殺行為是有線索的,在下文我們會跟各位介紹有關自殺線索的發現。有些人會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殺的權利,我們不應該去干涉;這就好像在日本發展的某一階段之中,人們會覺得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就是在年輕的時候;一旦錯過了階段黃金時期,就應該像日本櫻花一般的逝去。另外,有些人反而對自殺行為抱持著較為保守的看法,認為不應該與情緒低落的人,公開討論自殺的可能性;以為這樣可能會灌輸自殺意念。對於自殺行為發生後,許多人一樣有著錯誤的認知:比如說,一個人一旦自殺不成功,就不會在此時煆;或者談論自殺的人通常不會真的去自殺,一個人的情緒由消極退轉為開朗的時候,通常意味著他已經不會再自殺了。也就是因為社會上對於自殺行為沒有正確的認知,未曾注意到自殺的線索,以至於造成了許多的悲劇。我們要提醒社會大眾對於自殺行為的正確認知,以防止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自殺行為預先徵兆

一、身體方面:

抱怨身體多處不適(如失眠、食欲不振、疼痛),卻檢查不出原因。

若無他人督促則不願進食,要求通便劑或其他解決胃腸症狀的藥物。

每週減輕1公斤以上。

 

二、情緒與行為方面:

表情愁苦,心情低落。

一日內的情緒變化:通常在一早起來就情緒低落,覺得為什麼自己還看得到今天的太陽!嚴重的話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表現。

對工作、活動或平常的嗜好失去興趣,覺得必須勉強自己去工作或從事活動。

病人可能出現遲滯現象(所謂遲滯現象是指:思考和說話的緩慢、注意力減低、活動量減少)

如果細心的話,你可能會發現病人有突然而明顯的行為改變。或是將自己心愛和貴重的東西送給別人。開始脫離人群、孤立自己。浸潤自己於藥物或酒精之中。

 

三、想法方面:

希望自己死了,或有任何自己可能死的想法。

病人有自發性的言語或非語言的表達,完全侷限於這些感覺。比如說,在無意之間病人可能會暴露出想要自殺的念頭,如果有人對你詢問對於「來生」的看法、或者認為自己「人生實在沒有意義」、「根本沒有人關心我的死活」、「我想我會去我該去的地方」、「這個世界沒有我大家或許會過的好一些」等等。

自我愧疚或罪惡的想法,反覆念及過去的錯誤或罪惡的行為。可能只是一些過去微不足道的小事,病人在憂鬱的期間會在心中將它擴大化。

 

四、精神症狀:

否認自己有任何不舒服或生病(無病識感)。

嚴重的憂鬱精神症狀會有有指責、斥責的聽幻覺,或有威脅性的視幻覺。

慮病妄想,認為自己得了絕症。此外還可能會有多疑,被害妄想。

自我感或現實感消失(如感覺周圍人、事、物不真實、虛無意念等)

 

◎容易發生自殺行為的疾病

1.          憂鬱症:這是最常見發生自殺行為的相關精神疾病。

2.          躁鬱症:通常在鬱期可能會發生自殺行為。

3.          精神異常嚴重者(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器質性精神疾患等):在妄想或幻覺等精神症狀混亂時,可能喪失理智而自殺、自殘。

4.          急性壓力症候群:面對重大的失落事件(像是親人逝去、愛人背離等),或環境變遷,對病人本身產生主觀上難以承受的壓力時,是自殺的危險期。

5.          適應障礙:長期慢性的難以適應,在青春期對於學業、人際關係的處理不良時要多注意。而工作場合的不順遂、與上司意見不合,長期處於抑鬱之中時,也容易發生自殺。

6.          人格異常:許多的人格異常病人,會用「死亡」來作為威脅的手段。像是邊緣性人格,對於自身沒有責任感,認為所有的過錯都是別人造成的;因為內在的空虛抓不到邊,使得他們很容易用自殺來爭取別人的注意。在精神科的急診自殺病人之中,他們是常客。但是威脅性的自殺多次了,會有「狼來了」的效應,使人忽略了其中會有一次是真的自殺的可能性。這也是臨床上要小心評估的地方。

 

◎自殺危險性的評估

一、危險因子

以下介紹自殺的高危險群因素:


1.        Age (45 & older) 年紀大於四十五歲的人。

2.        Alcohol dependence 平日酗酒者。

3.        Other psychosis 其他具有精神錯亂症狀的人。

4.        Irritation, rage, violence 躁動、暴力難以勸說的人。

4.Unwilling to accept help 根本不想接受任何幫助。

5.        Prior suicidal behavior 之前就曾經有自殺行為者。

6.        Male 男性。男性自殺的比率要比女性來得低,但是一旦下了決心,成功機會卻要來得大。

7.        Longer duration of depression 已經有長期的抑鬱狀態了。

8.        Prior inpatient psychiatric treatment 先前曾因精神疾病的治療需要住進精神病房。

9.        Recent loss or separation 最近有重大的失落或與親人分離的經驗。

10.    Loss of physical health 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像是中風,因功能被剝奪,病人可能會因此而產生中風後憂鬱症,進而有自殺意念。

11.    Unemployed or retired, Single, widowed or divorced 目前是孤身狀態,像是退休、單身、離婚的情況。

12.    FH of Alc, mood, suicide 家族史中有親人是酒癮患者,或有情感性疾病(像憂鬱症、躁鬱症等),或是曾有親人自殺。這些亦屬於高危險群。


 

二、自殺行為的方式

應了解病人、親友的說法,綜合評估自殺行為的動機、計畫等過程。

以下方式指向再自殺的危險性高低:

1.          自殺意念的強弱:有些可能會隱藏自殺意念,輕鬆地告訴大家他不會再輕生了。這反而是高危險群之一。

2.          選擇方法的致命性:像是跳樓、上吊,致命性較高。

3.          計畫周延與否:應在病人獲救後,儘可能詢問他的計畫,甚至再自殺的想法以作評估。

4.          自殺行為的衝動性高不高

5.          是否留有遺書:通常表示自殺不是突發性的衝動。

6.          過程容易獲救否:是否在他人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自殺,若被人發現獲救機會大不大。

7.          對面臨危機的無助感:認為非死不能解決問題者。

這些也幫助我們了解,病人對於自殺的強烈渴望究竟有多大。

 

◎面對自殺病人的態度

一、不帶批判色彩

自殺具有不確定性,應持保守態度。

將所有自殺威脅視為認真。

以支持性的態度,同理心的技巧來作探詢。

二、危機處理技巧

目標:增進病人適應功能,使其急性的失衡有恢復機會,將危機變轉機。

了解目前危機對病人的主觀意義。

建立、連結病人的支持系統。

與病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三、強制住院

1. 嚴重病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有傷害自他之虞者。

2. 出現明顯傷害自他之虞,或有傷害行為。

3. 經二位以上精神專科醫師鑑定。

若符合以上三項時,依精神醫療法可以強制使病人住院治療,保障其生命安全。經精神專科醫師的專業心理治療,必要時可使用藥物及電痙攣療法,通常病人的自殺意念會得到緩解。

 

社會的資源仍然很多,如果我們不知道前去求助的話,一個生活不順遂就可能成為自殺的動機。這是多麼可惜的事情。最近在BBS站看到了一位已婚的丈夫,因為太太的脾氣不穩定,生活覺得乏味,便興起了自殺的念頭。如果有適當的管道能讓您吐露心聲,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許會了解自殺並不是一種唯一的解決之道。像現在中華民國心理諮商協會、張老師輔導中心,就曾成功地輔導過無數的個案,為他們解決了生命中的困境。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親友,不妨積極地為他們開啟一扇門!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正確的服用安眠藥與注意事項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1)    應尋求合格的醫師來開立處方,一般狀況的失眠可以請家庭醫師來協助您,特別嚴重或者先前已自行濫用安眠藥者、併有酒癮或其它精神疾患者,都不應諱疾忌醫,應儘快找精神科醫師了解病因,並做適當的治療。

(2)    確切遵照醫囑,在治療的前一星期最好不要自行增減劑量與服用方法,一星期後返診時,醫師才能有效評估療效,並做適當的藥物調整。之後可以配合患者的治療情況,由醫師來調整藥物;若劑量維持適當,並無嚴重不適副作用產生時,可以與醫師討論,延長回診時間。

(3)    若失眠症的診斷確立,並決定使用安眠藥物來治療,大都應使用至少二星期到一個月。有些服用安眠藥的患者,因懼怕安眠藥的副作用,常會備用安眠藥在身邊,不到黎明破曉之時,不願服用安眠藥,結果反而造成白天昏昏沉沉,睡眠時間過長,等到夜晚又是一夜難眠。或者吃一段時間,覺得不錯了就擅自停藥,等反彈性失眠出現時,再自由心證地服用個幾天。這樣的用藥方式,不唯錯亂了睡眠週期,尚且使得藥物的運用、劑量的調整與將來計劃性的停藥,產生了許多的困難。

(4)    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病人可能會發現使用同劑量的藥物時,並不能達到之前的安眠效果。這種現象叫做耐受性(Tolerance)。一旦耐受性出現時,請告訴您的醫師並做討論。

(5)    因為安眠藥本身為中樞神經抑制劑,在服用的療程中應特別注意駕車、操作機械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場合。通常在一段時期的使用後,患者會知道目前藥物對於他的反應影響如何。

(6)    安眠藥物與酒精同為中樞抑制劑,有加成效果,切勿併用。許多其它的藥物也與安眠藥有交互作用,在您同時需要併服其它藥物時,請先向您的醫師諮詢,以獲得正確安全的用藥知識。

(7)    若出現記憶力減退或是失憶現象,請立即告知醫師。

(8)    正確停藥的方式:一般人唯恐吃了安眠藥就得一輩子依賴。其實若能配合醫師的囑咐,停藥不是件難事。驟然停藥是最不智的方式,因為它可能會引起「戒斷現象」(詳見「什麼是戒斷現象」一文)。一般安全的停藥方式,是先將短效性的安眠藥換成長效性的安眠藥物,這可以保證血中的藥物濃度能以較平緩的速度來衰減,使得戒斷現象不易發生;此後再逐步地減輕劑量。對於住院病患,在醫護人員的照護之下,大約可以每三天降低四分之一劑量的速度來減藥,而在門診則應更為審慎,以每兩週將劑量減半的速度來行藥物戒斷。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安眠藥會有什麼副作用?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我們以臨床上最常用的BZD藥物來作介紹,俗語說「無知令人恐懼」,如果能先明瞭安眠藥的副作用,不但可以小心防範,亦可用得安心。安眠藥物有那些不良作用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1)    中樞神經作用:一般都是由於安眠藥的鎮靜效果所致,如覺得昏昏欲睡、肌肉無力、身體協調困難等,所以服用安眠藥者在尚未完全了解身體對於此藥的反應時,在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時,千萬要特別謹慎。使用高劑效的安眠藥,可能會導致前行性失憶,即服藥時間點之後的事記不太起來。另外有些人在長期的慢性使用時,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大腦認知功能(如判斷力)損傷的情形,這也是一般大眾最關心的事。但是,若在服藥過程中同時加入心理輔導、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將社會心理壓力重擔減低,並適時調整安眠藥物,實際上會長期慢性使用同一種安眠藥而造成此種副作用的機率頗低。

(2)    意識混亂、失去方向感: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也有可能出現某段時期的暫時性失憶。但在臨床上並未證實服用安眠藥和痴呆症有直接的關係。

(3)    奇異的激躁作用:有些先前即曾有攻擊性行為,或是不穩定的情緒失控者,在服藥後反而出現了暴怒甚至暴力行為、或者有幻覺及欣快感,造成更嚴重的失眠。這可能是服安眠藥後類似醉酒的失控現象(Disinhibition)

(4)    抗膽鹼作用:有些病患在服藥後,出現輕微的視力模糊、口乾等作用。

(5)    性功能障礙:病人可能會有性慾降低、勃起不能,或者射精障礙等問題,但是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6)    過敏作用:少數人會對安眠藥過敏。

(7)    呼吸抑制:以注射等非口服方式用藥,若劑量超過安全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停止或抑制。尤其在腦部受傷、肺功能損傷或是過量飲酒的病人,都應在用藥後小心觀察。

 

其實,安眠藥的副作用不如坊間所傳言的那樣的嚴重,而且在門診醫師將劑量調整到適合病人的狀況時,副作用都可以減到最低;除非是未依照醫囑自行濫用。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安眠藥時再服其它藥物安全嗎?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有位婦人失眠也已多年,平日有服用安眠藥的習慣。這天夏日炎炎,女兒聽說葡萄柚汁不但退火,而且具有降高血壓的神效,是以買了百分百的原汁請媽媽喝。蔡太太體念女兒的孝心,一口氣喝了五百西西的葡萄柚原汁,之後再習慣性地服用安眠藥。奇怪的是,今天吃了安眠藥,怎麼頭暈得利害,也沒辦法再跟女兒多聊些天,就想去床上躺著休息了。第二天早晨睡得比平時晚,差點趕不上做早餐給家人吃,整天腦筋也混混沌沌地,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你可能不知道喝杯葡萄柚汁,就會使安眠藥在血中的濃度增高,只因它會影響肝臟酵素系統對於安眠藥的代謝。

既然食物和藥物都可能有交互作用了,那麼如果你又看其它科,別的醫師也開了一堆藥給你吃,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是用鴕鳥心態照單全收,反正醫師開的藥不會有問題;還是吃了彼藥,就不吃此藥,即使眼睛圓睜睜地,也比吃得昏死來得好。

當然,你還有第三種選擇:「請告訴任何一科的醫師,你現在尚在服用安眠藥。」請告訴他藥名、服用方法及用量,必要時告訴他開立處方的醫師姓名,在他需要時可與這位醫師討論。同時,也向開立安眠藥給你的醫師討論,由於必需併服其它藥品,安眠藥是否應作調整。

聽起來頗為麻煩,但是為了您的健康與用藥安全,您一定得這樣做。

有些病人服用安眠藥久了,心生托大,覺得這種藥物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您又罹患了其它病,吃了其它藥物,這時肝、腎的代謝機能和平時是大大地不同,又怎麼能奢求安眠藥的效果與副作用和平時一般無異?

所以,在這裡將平日您可能會用到的藥物與安眠藥的交互作用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如果您正在服用安眠藥物,不妨參考參考,最好還是到門診跟醫師問個清楚。如果您的醫師太忙,來不及細說,在大型醫院還有「藥物諮商」部門或是窗口,可以向專業藥師詢問,這也是個辦法。

(1)    感冒的病人:您可能會服用抗生素,像是常用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紅黴素等,這些藥物會使安眠藥的作用增加。

(2)    患有灰指甲、陰道感染的病人:您可能會使用抗黴菌劑,這些藥物會大幅度地減少安眠藥的代謝,造成安眠作用時間增加。

(3)    痛風的病人:AllopurinolProbenecid是常用的降尿酸藥物,這兩種藥物都會增加安眠藥的作用時間及強度,併用時宜適當減低安眠藥的劑量。

(4)    胃潰瘍的病人:Cimetidine是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最早發明的H2接受體阻斷劑,它也會因為減少BZD的代謝而增強其作用;但是更新的Ranitidine(Zantac), famotidine, nizatidine等便沒有這種交互作用。 Omeprazole是較新發明的質子閘道阻斷劑,可直接降低胃酸分泌,它會增加安眠藥的鎮靜效果,也會使病人步態失調的現象增加,原因亦是來自減少安眠藥的代謝作用。

(5)    有喝酒、抽煙或嗜食咖啡的人:酒精亦具中樞神經抑制的效果,本身不唯有鎮靜作用,亦能加重安眠藥的呼吸抑制、運動失調的副作用,我們絕不建議使用安眠藥的患者併用酒精,它將大大上升安眠藥使用的危險性。有抽煙習慣的人,因為煙草會誘導代謝酵素的產生,進而使得安眠藥物快速廓清而失效。而咖啡則具有咖啡因,為中樞神經刺激劑,它會干擾安眠藥的鎮靜作用,增加失眠的機率。

(6)    患有癲癇,或具有其它精神疾患的病人:不管是抗痙攣劑、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或是抗精神病劑,都和安眠藥物有複雜的交互作用;由於這些藥物大多是由精神科醫師所開立,如果您碰到一位面面俱到、足以信任的醫師,不妨相信他的處方。若有任何不舒服再與他商量。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現象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有位患者最近半年來,無原無故就感覺心情低落,甚至會動不動就想哭,他如是的說着他的心情:其實我也不是很愛哭,自己也搞不懂自己是怎麼了?也會常常記不住事情,忘東忘西的,感覺腦中好像有一個東西給睹住,但又沒有頭部受傷過......

 記憶力差,有些是因為精神無法集中所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可能和身體疾病有關,像過敏性鼻炎長期發作、長期失眠的病人都會有這種情形。

另外,在憂鬱症或是精神官能症的病人身上,也常出現「主觀性」的記憶力變差情形。所以,應以科學性的量表或是大腦功能測驗來客觀地衡量,是否真有記憶力減退的情形。

中醫對於主觀性的記憶力缺損,可依病人的身心問題來加以調整,處方有「定志丸」、「養心湯」、「天王補心丹」、「孔聖枕中丹」等可以運用。有些患者是因自律神經過於亢奮所致的紊亂,亦可用瀉火藥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而客觀性的記憶力減退,像是痴呆症的早期表現,亦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來加以治療。建議您應該由醫師進一步查明原因,再做治療。

 

憂鬱現象不一定代表憂鬱症,它可以出現在使用藥物的副作用、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身體疾病、其它精神疾病等情況。臨床上必須要細分。

但是,如果你是「無緣無故」沒來由的心情低落,沒有潛在的心理發展因素,就要小心考慮是否有「憂鬱症」或「躁鬱症」的可能,特別是親戚有這方面的家族史時。這時應求助於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需要時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中醫的針灸與藥物,亦有改變情緒的治療方式。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族的睡眠衛生!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1)    和緩的睡前活動從晚餐開始到睡眠時分,應該注意活動內容宜溫和少刺激。比如說晚餐及宵夜切勿過量(有趣的是,有些人睡前肚子過餓或太飽都會造成失眠,這相對於中醫所闡明的胃火過盛及脾虛腹脹的問題,將於「中醫治療失眠的法則」中再做介紹。在中藥治療前,可依照自己的習慣納適當的飲食以助眠),或者運動過於激烈;有些人喜歡在睡前以高溫水來做泡澡或是淋浴,由於刺激性過大易使睡眠品質不佳。有些飲食會刺激中樞神經,尤應避免,像是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或是巧克力,最好於下午四時以後就不要再用了。

(2)    良好的睡眠環境以前有個研究報告說,住在鐵路旁會使受孕機會增加,原因是因為半夜被火車吵醒,沒事可作只好大玩床上運動。估且不論事實真相,但是減少環境的噪音,明顯可改善睡眠的品質。若能注意到房間的隔音效果,睡前不聽不看過於振奮精神或是影響情緒的音樂或是電視節目,改以輕柔緩和的大自然樂音(現在坊間頗為流行),或是制式而節奏性不強烈的音樂(如柯賴里的大協奏曲等古典音樂),不用夜光或滴答聲太大的時鐘,因為它可能會打擾到睡眠,或不斷地提醒病人花了多少時間入眠,這些步驟都能有效地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有嬰孩要照顧的父母可以考慮使用兩個房間,夫妻二人可商議採輪班制來照顧嬰兒,避免小孩一哭同時吵醒二人,在不得已之下也有適當的休息時間,這也是個可行的辦法。

(3)    自己可做的睡前SPA建議您可以先洗個溫水浴,用蓮蓬頭沖洗肩頸及腰部,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再則以芳香精油輕輕地按摩,將繃緊的肌肉鬆開筋路。在做按摩的同時,也順便讓過度運轉的頭腦休息,冥想自己正在森林中吹著徐徐涼風,旁有瀑布輕瀉。以這些簡單的措施,便可以使自己漸入輕緩之境,去除焦慮而漸入夢鄉。有些和緩的氣功運動,像是導引、太極拳,甚至是輕柔的體操、伸展自己的腰骨,都有助於氣血舒暢,幫助入眠。

(4)    新生活運動。馬偕醫院精神科吳光顯大夫常建議病人採用新生活運動,讓自己的健康更上一層樓,內容簡單而實用,為普利大眾,在此做個介紹。我們可以用NEW START這個英文語句來幫助記憶:它代表的意義是Nutrition, Exercise, Water, Sunlight, Temper, Air, Rest, TrustNutrition的意思是注意營養的攝取、Exercise建議有適量的運動、Water請多喝開水、Sunlight晒晒上午十點前的陽光、Temper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Air多呼吸新鮮空氣、Rest應有適當的休息、Trust並有健康的信仰,以求身心皆健康。其中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於增進新陳代謝、促進睡眠有很好的效果。應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將白天躺床的時間減少,睡眠時間儘量挪到夜晚,訂定適時的睡眠與起床時間,這都是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重要的一部份。

(5)    減少心理壓力。誠如上文所述,任何的社會心理壓力與適應障礙,都可能影響睡眠,如果可能的話,調整自己的生活腳步,尋求壓力環境的舒解,加強自己面對壓力的因應方式,是決定睡眠問題改善的關鍵要點。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應如何治療呢?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偶發性的失眠,像是環境改變、飲用刺激性的飲料,或者是心事縈懷不去者,通常在適應環境、改善飲食型態及心理壓力後就能痊癒。這些顧及睡眠品質的措施,我們叫它做「睡眠衛生」,詳細的方式請見「失眠族的睡眠衛生」專題。但假若失眠持續的時間已達一個月以上,儘管努力做到睡眠衛生的要求仍無法改善之時,就應該求助於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診治。對於續發性的失眠,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依舊是不變的法則。而以上所提的原發性睡眠障礙,如精神生理性失眠,要破除這種惡性循環,在精神科門診可以嘗試使用生理迴饋(Bio-feedback)治療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儀器來監測人體各項因緊張所造成的生理變化,如末稍體溫、心跳速率、呼吸頻率、皮膚電阻等,當心情緊張時,這些變數會超出平時正常的範圍,系統便會出現圖形或聲音的警示,藉以告知病人目前所反應出的生理狀況;此時病人便可以藉由自我暗示、呼吸吐納、音樂放鬆等方式來調整自主神經的平衡,嘗試找出讓自己舒服的有效方法。

萬一這些措施仍不能解決失眠的問題時,安眠藥的使用是目前對於治療失眠問題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失眠的型態會因為不同的病因與個別狀況而有所變異,一個簡單而實用的分類為:

(1)    「入睡困難型」,這在思慮煩多的病人身上特別常見。

(2)    「早醒型」,在某些憂鬱症患者,一早醒來覺得世界末日快到,人生無望者所在多有。

(3)    「睡眠片斷型」,夜尿頻繁者、老年人常不易進入NREM期的慢波第三、四階段,也就是深眠期。這些人常易有睡眠片斷的情形。

有趣的是,每種安眠藥都有不同的開始作用時間(Onset)、作用時間(Duration),以及作用強度(Potency),所以精神科醫師會依專業的考量來選用適當的藥物與劑量,為您量身訂做適當的處方。倘若聽信非專業人士的建議,自行去藥房購買安眠藥服用,可能的結果便是輕病重醫,甚至造成藥物成癮與戒斷現象,實是得不償失啊!

一般人對於安眠藥總是多所疑慮,認為安眠藥吃多了會造成依賴性,也就是成癮,深怕將來不用安眠藥時根本無法睡覺,也怕它會有多方面的副作用影響身體的健康。其實,安眠藥的使用量,在全世界已達到所有用藥的前三名,如果它是這麼的不安全,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使用量。只是一般民眾不明瞭它的安全用量、用法與副作用,在自由心證下的盲目購買使用,的確是徒增許多的危險性。關於正確使用安眠藥的方法,以及安眠藥可能有的副作用,我們將在另文介紹,讀者可參考之,並與了解自己病情的醫師作討論,在使用的初期有信心,在症狀改善後停用的過程也有方法,如此地治療,不但效果加倍,不良作用也會減到最低。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