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安眠藥會有什麼副作用?
文/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我們以臨床上最常用的BZD藥物來作介紹,俗語說「無知令人恐懼」,如果能先明瞭安眠藥的副作用,不但可以小心防範,亦可用得安心。安眠藥物有那些不良作用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1) 中樞神經作用:一般都是由於安眠藥的鎮靜效果所致,如覺得昏昏欲睡、肌肉無力、身體協調困難等,所以服用安眠藥者在尚未完全了解身體對於此藥的反應時,在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時,千萬要特別謹慎。使用高劑效的安眠藥,可能會導致前行性失憶,即服藥時間點之後的事記不太起來。另外有些人在長期的慢性使用時,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大腦認知功能(如判斷力)損傷的情形,這也是一般大眾最關心的事。但是,若在服藥過程中同時加入心理輔導、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將社會心理壓力重擔減低,並適時調整安眠藥物,實際上會長期慢性使用同一種安眠藥而造成此種副作用的機率頗低。
(2) 意識混亂、失去方向感: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也有可能出現某段時期的暫時性失憶。但在臨床上並未證實服用安眠藥和痴呆症有直接的關係。
(3) 奇異的激躁作用:有些先前即曾有攻擊性行為,或是不穩定的情緒失控者,在服藥後反而出現了暴怒甚至暴力行為、或者有幻覺及欣快感,造成更嚴重的失眠。這可能是服安眠藥後類似醉酒的失控現象(Disinhibition)。
(4) 抗膽鹼作用:有些病患在服藥後,出現輕微的視力模糊、口乾等作用。
(5) 性功能障礙:病人可能會有性慾降低、勃起不能,或者射精障礙等問題,但是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6) 過敏作用:少數人會對安眠藥過敏。
(7) 呼吸抑制:以注射等非口服方式用藥,若劑量超過安全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停止或抑制。尤其在腦部受傷、肺功能損傷或是過量飲酒的病人,都應在用藥後小心觀察。
其實,安眠藥的副作用不如坊間所傳言的那樣的嚴重,而且在門診醫師將劑量調整到適合病人的狀況時,副作用都可以減到最低;除非是未依照醫囑自行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