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養生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給真的很難早睡的人…

中醫養生,總是希望人們可以睡足晚九早五的時間,

但是,以今日的生活型態真的很難。

為什麼要睡這個時間?

其實跟「一陽昇發」-包含少陽三焦氣的佈散,以及少陽膽氣的疏利有關。
如果長期不睡,那麼你明天早上的太陽就會昇不起來,
整天陰雨濛濛,人會變得沒力、沒精神,甚至憂鬱。

現在給各位一個變通的方法:

只要在這個時辰,儘量「平躺」就會有所改善。
讓氣血不再頭腦掛帥,回歸全身。
所以你可以臥躺看書、看電視…放鬆心情後再睡。
這比起坐、立熬夜的人,較能得到充份的休息。

現在就來試試看!!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痘痘看五臟毒素分佈

◎ 林嘉發 醫師

給各位參考的五臟排毒法,雖未完備但大抵原則是對的。
給額頭長痘痘的- 心火,肺虛。青春期多見。少吃冷飲,不要太常熬夜啦!!
給兩頰長痘痘的- 肝火,肝鬱,開始要放鬆減壓囉!! 要學會「放下」(治肝火)與「看破」(解肝鬱)。
給鼻子長痘痘的- 胃熱。你吃得太好啦!! 記得少喝點酒喔!!
給環唇長痘痘的- 脾虛。腸道運化欠佳,大便一定要暢通!!
給下巴長痘痘的- 下焦虛或鬱熱。女性要保健子宮卵巢喔!! 月事要順順順…
給頸部長痘痘的- 恭喜你,這是五臟虛弱之冠- 腎虛。身體已經超出負荷了!! 請找中醫師調理吧!
給背部長痘痘的- 膀胱經氣鬱。你的排汗系統要加強喔!! 身體的下水道阻塞了。
給全身亂長痘的- 內分泌失調。請先調睡眠時間,最佳修復是晚上九點至翌晨五點,儘量在這個時間睡眠喔!!


====================================================================

五臟排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 網路文章/人民網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毒素嗎?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的嗎?

    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是如何作為的?中醫認為五臟之內都可能留存毒素,堆積了毒素的臟器會在身體表面留下蛛絲馬跡。現在就讓我們學習如何找到毒素的藏身之處,並且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排除它。

五臟排毒DIY

    五臟之毒是什麼?

    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濕、寒氣、食積、氣鬱、上火。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裏,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盡快把它趕出身體。

如果肝臟有了毒素

    表現在

    1.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線,或是向下凹陷。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臟蓄積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

    2. 乳腺出現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乳腺屬于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 情緒容易抑鬱。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臟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4. 偏頭痛, 臉部的兩側長痘痘,還會出現痛經。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一畝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後院就會先著火。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吃青色的食物。按中醫五行理論,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鬱、緩解情緒作用,屬于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中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直接飲用就好。

    2. 枸杞提升肝臟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這種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時以咀嚼著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太衝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只腳交替按壓。

    4. 眼淚排毒法。相較于從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壽命更長,這不能不說和眼淚有關係。中醫早已有了這個認識,而且也被西方醫學所證實。作為排泄液的淚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樣,裏面確實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難受時、委屈時、壓抑時就幹脆哭出來吧。 對于那些“樂天派”,周末的午後看一部悲情的電影,讓淚水隨著情節流淌也是一種主動排毒方式。

 如果心臟有了毒素

    表現在

    1. 舌頭潰瘍。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

    2. 額頭長痘。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這個屬地也會沸騰,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現很多痘痘。

    3. 失眠,心悸。心臟處于不停的工作中,當火毒停留于心而無法排除時,睡眠不會安穩。

    4. 胸悶或刺痛。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車,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吃苦排毒。首推蓮子芯,它味苦,可以發散心火,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可以用蓮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2. 按壓心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 綠豆利尿排毒。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來化解並排出心臟的毒素,但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例如綠豆漿或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心臟最佳排毒時間

    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等。

如果脾臟有了毒素

    表現在

    1. 面部長色斑。長斑的女性通常消化係統能力弱一些。

    2. 白帶過多。脾主管體內排濕,如果濕氣過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會出現體內濕氣過盛,白帶增多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3. 脂肪堆積。脂肪在中醫裏另有一個名字:痰濕,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時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而產生的。有效的減肥必須圍繞恢復脾胃正常代謝痰濕的主題來做,否則就會反彈。

    4. 口氣明顯,唇周長痘或潰瘍。口唇周圍都屬于脾,當脾中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蓄積的毒素就要找機會從這些地方爆發出來。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吃酸助脾臟排毒。例如烏梅、醋,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 按壓脾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腳交替做。

    3. 飯後走一走。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脾臟最佳排毒時間

    餐後是最容易產生毒素的時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會積累很多。除了飯後走一走,因為甘味健脾,還可以在吃完飯1小時吃1個水果,幫助健脾、排毒。





如果肺臟有了毒素

    表現在

    1. 皮膚呈銹色,晦暗。中醫認為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

    2. 便秘。中醫認為,肺臟和大腸是一套係統,當上面肺臟有毒素時,下面腸道內也會有不正常淤積,就出現了便秘。

    3. 多愁善感,容易悲傷。毒素在肺,會幹擾肺內的氣血運行,使得肺臟不能正常舒暢胸中的悶氣,被壓抑得多愁善感起來。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蘿卜是肺臟的排毒食品。在中醫眼中,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于大腸是否通暢,蘿卜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涼菜都可以。

    2 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按壓肺臟排毒要穴。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4 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膚,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我們的肺清爽起來。除了運動以外,出汗的方法還可以是熱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排出身體深處的毒素。

    5 深呼吸。每次呼吸時,肺內都有殘余的廢氣無法排出,這些廢氣相對于那些新鮮、富含氧氣的空氣來講,也是一種毒素。只需幾個深呼吸,就能減少體內廢氣的殘留。

  肺臟最佳排毒時間

    肺臟最強的時間是早7點~9點,此時最好能夠通過運動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時候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如果腎臟有了毒素

    表現在

    1. 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月經的產生和消失,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2. 水腫。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排出多余液體的能力降低,就出現了水腫。

    3. 下頜長痘。臉部下頜部位由腎管轄,腎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會表現在下頜部位。

    4. 容易疲倦。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于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腎臟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味道盡量淡一些。

    2. 腎臟抗毒食品:山藥。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過的山藥,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涌泉穴。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 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衝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尤偉仕 醫師

情緒需要適當管理

人有感官,有七情六欲,見到、聽到都足以影響我們的情緒,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及五臟。修行人可以長壽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們的情緒很安定,情志安泰,飲食作息正常,身體自然健康長壽!相反的,現代人壓力大又不運動,毒素排不出去,飲食作息也不正常,得到情志上的疾病(憂鬱症、燥鬱症、精神分裂症…..)也很普遍,其中以憂鬱症最常見了,憂鬱症患者本身能量已相當不足,飲食方面,切忌冰涼之物及生冷瓜果,吃了這些會讓心腎二脈更加無力,心主喜,腎主恐,心氣弱易悲(火弱則金盛),腎氣弱則易恐慌,倘若吃了冰涼之物,能量又被降得更低,,憂鬱症會更加惡化。憂鬱症患者由於自身能量不足,抗壓能力相對低弱,一些人事物的風吹草動就能撼動其心,所以憂鬱症患者一定要避免一些會耗損你能量的東西,充足的休養是必要的,可是有些人是身不由己的(要應酬,要辛勤工作,要賺錢養家.....),這時候中西醫的輔助就顯得更重要了,也要多多運動,多曬曬溫煦的陽光,多接觸真善美的人事物及大自然!當然,理想治療憂鬱症的方式是要身、心、靈三方面同步治療的!憂鬱症的病人由於自身能量不足,外在一些人事物或病邪是很容易對其身心靈造成影響的,相對地,增加憂鬱症患者的能量是很要緊的,所以末學常常在臨床上發現憂鬱症的病人,他們的心脈和腎脈特別虛弱,在適度補養心腎後,患者的身心能量皆可提昇,憂鬱的症狀也可以獲得到改善。儘管我們中醫師可以增加患者抗邪的能力,患者也最好避免刺激源(壓力,家暴,經濟.......),最好再輔以宗教心靈的開導,身心靈三方面同時兼顧,告別憂鬱症是很有希望的,也希望大家多關懷您身邊患有憂鬱症的親朋好友,讓他們感受到您的溫暖與祝福,憂鬱症的朋友加油喔!


不完美中活出完美

病可從諸竅而入,或許經過六經系統,或許經過衛氣營血系統,或許會深入五臟六腑,病證有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中醫師經由四診(望、聞、問、切),進而八綱(陰陽、寒熱、表裡、虛實)辨證來醫治病人。人生於大自然疫癘(細菌病毒….)污染物(毒物致癌物…)隨時會侵犯我們不如意的人事物也會經常影響我們的情志很多人事物我們無法避免的所以生病是必然的人生有無奈但是我們的確可以學習一些覺者聖者賢者醫者所教導的方法讓我們儘量往真善美的方向去做,在不完美的環境中理出一片天!而我們遭遇的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因果絲毫不爽,怕有這個果就不要種這個因,想要有那個果就種那個因,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生老病死無人可免,想得到的東西往往求不到,不如意的人事物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心愛的人事物也終將離我們而去,各種欲望也讓我們煎熬,不管如何,只要我們願意學習一些好方法,我們可以活得很有品質活得很自在心可以很大很寬很廣的林嘉發院長慈悲成立了讀書會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心靈上充實,而後悲智雙運!心的自在是最重要的心可以讓我們造作一切一切為心造,,心的解脫方為真解脫!末學也真心祈願,我們的世界有一天也可以成為淨土當然這是需要我們一起來努力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尤偉仕 醫師

 

病可從諸竅而入與出

很多病邪()都是的藉著身心孔竅()而入,也藉著身心的孔竅而出。身體的孔竅有那些呢,眼、耳、鼻、口、毛孔、大便孔、小便孔、男或女生殖孔、還有你的心及感官,這些孔竅是可以接受萬事萬物的,也許是吃到、吸到、接觸到不好的物質,也有些是適合你的物質;當然也有情志的影響,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萬事萬物,在你心中有了喜、怒、思、悲、恐等等情志,這些情志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狀態;相對的,調飲食、調呼吸、調作息、調情志、調睡眠、調月經、調大小便,也常常是從孔竅出入下手。孔竅出入良好,長壽健康可期;孔竅出入不良,諸病叢生。上工治未病,宣說著預防重於治療,我們要健康長壽一定要調整自己孔竅的出與入,明明知道這些東西不好,為什麼要去吃它、吸它、接觸它呢,大小便有問題、月事出狀況、排汗過與不及….要去解決它,身心不平衡,良醫可以幫忙您,也許會用發汗、和解、通大小便、滋陰、清熱、補氣、理氣、補陽、化濕、燥濕、利濕、活血化瘀….等等治法,這些治法直接或間接調整孔竅的出入平衡。情志(喜、怒、悲、思、恐….)影響身心也甚大,情志可以影響五臟,五臟的寒熱虛實,也可以影響到情志。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為什麼要加上全方位,末學想林嘉發院長的原始用心,就是希望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得到身、心、靈的健康,我們當然會盡心幫忙患者,但大部份的養生,還是要由患者自身來做起。今天末學講的孔竅入與出,就是在提醒大家,壞東西避免去吃它、吸它、接觸它,壞東西即使在身體,也要讓它排出去;升降出入平和,身心安矣!

吃要吃得健康

現代之台灣人,普遍都吃得很營養,但是大部分的人,吃得不是很均衡,吃得也不是很適當!所謂病從口入,很多疾病都是吃來的,再加上現代污染嚴重,很多食物都被污染了:農藥污染、添加物污染、抗生素污染、荷爾蒙污染、藥物污染種種污染,所以大家對於自己所吃得必須慎選: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就不要吃太甜的東西;知道自己有腎臟病,就不要吃高磷高鉀之食物;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就不要吃太鹹太油的東西;知道自脾胃不好,就不要暴飲暴食或吃刺激物(冰涼品也算喔),要善待你的脾胃;知道自己肝不好,就要早點睡,不要喝酒,不要吃一些帶毒的食物增加肝的負擔;知道自己肺、氣管、鼻子不好就不要吃冰涼的東西,早上要用溫水洗臉;逆推回去,你如果常吃太油太鹹的東西,心血管疾病早晚找你報到.....其餘五臟之病,以此類推!很多病跟天生稟賦(基因)有關,自己的親人有病史(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精神疾患…..),自己就要多多留意,讓遺傳的損害降到最低!

所以末學比較建議大家要慎選自己所吃的東西,可是現代的東西,那有不污染的,OK,那我們就選擇污染較少的;不能貪吃,你一吃多,毒素累積量就大,得癌的機率就大,吃得七八分飽就好了,很多人喜歡去吃到撐吃到飽的那種地方去,沒錯,你是吃到撈本了,但是你的身體可賠大了,所以,吃虧就是佔便宜也可以用在飲食上喔!還有一些患者,自己每個月月經都會經痛,偏偏就是喜歡吃冰涼,子宮都被妳冷到收縮不良,還是要吃,這可怪不了別人,雖然經痛的原因很多,但是很多年輕的女患者,常常是因為吃冰涼而造成經痛的,而且吃冰涼容易造成氣滯血瘀及五臟受寒,真是危害甚大!還有一些男性患者也是一樣,都已經在咳嗽了還繼續抽煙,肝都硬化了,還繼續喝酒。得肺癌、口腔癌及肝癌的人,最後都後悔自己吸煙、吃檳榔及酗酒,有些病是可以預防的,為什麼不事先預防呢?最後弄得自己後悔,家人傷心難過,望大家深思!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櫻花.jpg

 

春天來了怎知道,過 去是梅花、黃鶯來報到,但現在在診所看到的,卻是過敏、頭暈來報到的比較多。

今年的 3/21,是「春分」節氣開始的時間,這個「分」是指陰陽均分的意思。在地球科學上,春分之時,晝夜的長短是一致的;而對於人體來說,春分是身體陰陽氣平 等之時。

在這個時節,人體的陽氣正要從內部散發出來,因應天時的改變。如果散發的過程,突然氣溫又降低了,散發路徑受到了阻撓,便會造成諸般症狀。像是過敏噴嚏、皮膚起疹、頭暈頭脹、失眠嗜睡等等症狀。正符合李清照的「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句話也適合于人的養生活動。春季是萬物勃發的季節,適宜的起居作息、飲食調養對一年的精氣神的充足、身體的健 康、病痛的減輕都至關重要,換言之,春季是養生的關鍵季節,那麼,春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春季的養生是這樣描述的:「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 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據此,我們把春季的養生歸結為以下五要素:

    一、減少睡眠

    《內經》要我們在春季應“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過了冬季,白天時間延長,夜晚縮短,按照《內經》的理論,我們也應該順應這種晝夜的變動 規律,適度減少睡眠,增加活動時間。

 晚睡的時間,建議最晚也應該在十一點以前(子時)。而早起,因應現代人的作息,約在五到七點左右。最晚也應該在九點前醒來。主要子丑二時是膽肝修 復的時間,人體一天所產生的毒素,在此二時排放最多,故有美容時辰之譬喻。而七點到九點屬胃經,是胃氣生發的時候,如果常常錯過這個時辰還在睡,就會使人 體的機能紊亂,陽氣生發不足。

 對於必須夜生活的人來說,儘量找時間補睡夜晚的九點到翌晨五點的時間。

    二、常常運動

 “廣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內大步地散步。建議大家可以常常到郊外踏青、赤足著地、抱抱大樹。一則可以通過運動長養 人體的陽氣,因為陽氣主動,運動可以產生陽熱之氣,適度的運動對人體的陽氣有長養的作用,運動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動也”的本意;二則通過觀賞自然環 境中的新綠,達到疏達肝氣的目的,這是春季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運動還可以幫助我們流汗,排放多餘的熱氣。只要汗排出了,身體的水腫便會減少。晚上也會睡眠改善。

    三、保持通風

    “披發緩形”之意是要披散頭發、寬緩衣著,這也是促進人體陽氣生發的一種方法。為何要專門對頭發和衣著提出要求呢?因為,按照《內經》理 論,人體的陽氣總是不停地向上、向外發散,同時又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中六條陽經均聚集在頭面部,因此,頭發和衣著的狀態便對陽氣的生發有一定的 影響。要生發人體的陽氣,就必須使頭部以及外周皮膚處于舒緩、放松的狀態。

 現代人常常坐著辦公,辦公室的門窗關著,空氣少了對流,人體少了新鮮空氣,就容易氣悶。再來因為空調的普及,人們往往不會流汗。汗是昇發陽氣的一 個重要通路,如果陽氣閉塞,人就會出現頭暈、頭脹痛、白天昏沉、夜晚失眠的狀況。這些症狀很像中了暑熱,其實是人體陽氣的散發路徑受阻。套句現代話說,是 您電腦的散熱系統不良。

 所以,穿著舒適、保持環境通風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請人刮痧,或者自行以溫毛巾重擦頸背,或用吹風機吹脖子也可行。總之,需讓頸部的 熱氣能夠散出。

    四、情緒舒暢

    作為春季的精神調攝,《內經》的要求是“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即對待小動物類,要少殺生,多放生;對待周圍的親人、 朋友,要多給予,多關愛,少索取;對待下屬,要多賞賜,多獎勵,少懲罰。通過這些行為,意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個人心情愉快,即“以使志生”。

    我們總在說“給予永遠比索取快樂”,亦是此意。事實也證明,與周圍人關係和睦者,往往心理健康、心情愉快;與周圍人的關係緊張者,心理精神 則會抑鬱。通過良好的精神調攝,可以促進肝氣的升發舒達,肝氣舒暢則對周身氣機的調暢有重要的促益作用,從而維持全身氣血的正常運行。

    在春季我們尤其要注意不要“動怒”,因為情緒與五臟之間也有對應入通關係,“怒”為肝主的情緒,暴怒最容易傷肝,迫使氣血上逆,再與陽氣升發的季節相合, 極易出現肝陽勃發,而見到頭暈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暈厥等,即相當于高血壓病,或腦中風病。從流行病學的 調查結果來看,春季確實是腦中風的高發季節。而情緒“鬱結”亦為春季的大忌,因為情緒鬱結會導致肝氣鬱而不發,加重全身的鬱滯症狀,不但使陽氣難以生發, 而且極易導致抑鬱症的發病。

 這個時節,建議大家多喝花草茶,不但可以舒暢情緒,也有助於汗液排出。最好的是茉莉花,其它如菊花、薄荷葉、馬鞭草也可以。

    五、飲食淡甘

    這裏說的綠色食物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健康或衛生的天然食品,而是指青綠色的蔬菜,因為青色、綠色是入通于肝的,為養肝氣,除眼睛多看綠色 的景色外,飲食上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綠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氣的升發。同時,春天陽氣上升,有很多人會出現一些火熱上擾的徵象,綠色的水果、蔬菜還可以 清解虛火。

    據《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載,小黃米、桃子、雞肉、大蔥等,分別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 品,除此之外,生姜、薄荷、大蒜、竹筍、豆芽、韭菜、菠菜、薺菜等亦為辛散之物,為春季的宜食之品。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除了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之外,還要多吃些甘甜的飲食:如五 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麥、大棗,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蘿卜、菜花、萵筍、白菜等皆為甘味。因此,甘味食品對于所有的人,都是適宜的春季食品。

 這個時節,並不適合再服用辛熱的補品,如羊肉爐、當歸鴨、麻辣鍋等燥熱食品。偶爾食用清淡爽口的涼拌,如芹菜、木耳等,也是養生上相當好的清涼滋 補法。

 敬祝大家身體健康!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孕婦的食補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有位患者來信如是說着他妻子的症狀…….

 

醫師,你好:我老婆剛懷孕(一個多月),因為她天生氣血虛,體力不好,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只要睡眠不足,身體就會有點不適。因為聽人家說女人在懷孕時,如果沒有把身體照顧好,會影響她一輩子,所以我想請教你,我應該如何幫她改善她的體質,是否可藉由中藥或藥膳來改善,請你多多指導幫忙!謝謝!!

 

林醫師回覆:

您真是位體貼的丈夫!就您所提出的症狀來說,您老婆的體質應是屬於「氣血兩虛,虛不受補」的體質,這類體質的病患對環境的適應力薄弱,所以會冬天怕冷,夏天怕熱;甚至在藥物或食物上,只要稍過寒性或是燥熱性質,則會發生不適症狀,這便是「虛不受補」的情形。

臨床上我們還可以在這類病患身上看到「肝陰不足,陰虛陽亢」或是「衝任不足」的情形。女人在懷孕時,因為身體激增了許多的負擔,要將營養給予孕育的寶寶,所以營養的補充更為重要,但是孕吐的發生、食欲的改變都會使其原本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

所以建議您平時應多加注意生活環境的溫、濕度,變化不要過大;情緒也應保持愉悅平常。食物上面宜在性味清淡甘平上多加著眼,像是刺激性食品:如辣椒、大蒜、芫荽、薑、蔥、沙茶醬;燥熱物:任何燻、炸、燒烤物,茴香、韭菜、肉桂、羊肉等;以及醃漬品、臭豆腐、咖啡、茶、咖哩、酒應該少吃。而任何冰品、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柿子,屬於寒涼太過,亦應少吃。莫讓胎兒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看舌頭的藝術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舌診】望診內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質”兩方面的形態、色澤、潤燥等變化,作為辨別病變的性質、病邪的淺深和病情的虛實等的依據。故有“辨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的說法。

【舌質】又稱“舌體”。舌診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邊侯肝膽,舌根部候腎,但也不宜拘執。舌質的望診包括形狀、色澤、動態和潤濕度等。一般來說,臟腑的虛實、重點看舌質。近人認為:舌色變化與舌的血循環關係密切。貧血及組織水腫則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則色深紅,瘀血或缺氧則色青紫。舌體胖嫩,多因血漿蛋白減少、舌組織水腫而致。若因水腫或肌張力降低,舌體增大或鬆弛,壓在齒緣上,則舌邊出現齒痕。舌燥是由唾液減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陰虛患者,常有交感神經緊張性增高,副交感神經緊張性降低,改變了唾液分泌的質和量,故舌常乾。舌上裂紋是舌乳頭融合而成,有人認為它興舌粘膜萎縮有關。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縮所致(《新編中醫學概要》)。

【榮枯老嫩】望舌質的一些基本內容。榮,指舌體明潤,說明津液充足。枯,即舌體乾涸,說明津液已傷。若舌體瘦薄乾枯,多屬久病氣血虧損。老,指舌體形色堅斂蒼老,屬實證。嫩,指舌體形色浮胖嬌嫩,屬虛證。舌體淡紅胖嫩為陽虛,舌體瘦薄鮮紅屬陰虛。

【舌紅】舌質比正常的淡紅色較深,主熱證。深紅而有黃苔為實熱,鮮嫩紅色為虛熱,舌嫩紅無苔為陰虛火旺。舌鮮紅而起芒刺,是營分有熱;紅而乾說明胃津已傷。舌尖紅,可見于心火上炎;舌邊紅,多屬肝瞻有熱。

【舌絳】舌質深紅色。多見于溫病邪熱傳入營分。苔初起絳色尚有黃白苔,是邪在氣分,未盡入營。舌質鮮絳,往往是心包絡受邪。舌絳而中心乾,屬胃火傷津。絳而光亮,是胃陰大傷。若絳而有大紅點,是熱毒乘心。舌尖獨絳是心火盛。若絳而乾枯,是腎陰已涸。若舌絡,望之似乾,用棉簽拭之而有津液的,是津液虧而濕熱上蒸或有濕痰。舌絡而有粘膩白苔,是“濕鬱熱伏”。近人從臨床觀察發現,重症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的肺、肝、腎等實質臟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質多紅絳,舌體瘦小,舌乾而有裂紋,有的舌苔光剝,舌邊尖有紅刺,後期全舌光剝如鏡(《新編中醫學概要》)。

【舌面如鏡】舌面無苔,像去了膜的豬腰子樣,光滑如鏡。多見于肝腎真陰虧損的病症。

【舌腫】舌體腫脹而疼痛,甚則使喉頭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經火盛血壅而致。

【重舌】舌下靜脈鬱血而腫脹,如多生一小舌,或與舌體連貫成花狀,伴有頭項痛、發熱等,日久可潰爛。可因心脾積熱或酒後受風而發。

【舌歪】舌偏于一側,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風內動”所致。見于中風等病。

【舌強】即舌體強硬,渾動不靈。若兼有肢體癱瘓,口眼喎斜等症,多屬中風;若舌強硬,舌質紅絡,並有頸項強直、神昏譫語者,屬溫熱病“熱入心包”,熱毒壅盛。

【舌短】又稱“舌縮”,即舌體收緊而不能伸張。可因有寒熱或痰濕所致。舌淡而苔白潤,是寒凝經脈;舌紅絳而乾,無苔或有焦黑苔,是熱病傷津;舌胖粘膩而短,是痰濕阻閉。凡舌短縮強硬、神昏不語者,多屬危重證候。

【舌蹇】蹇,遲鈍之意。指舌體捲縮、轉動遲鈍或強硬不能言語。多因痰阻心竅或熱灼陰傷所致。多見于中風或乙腦及其後遺症等。

【舌卷卵縮】舌卷,舌體捲曲不伸;卵縮,睪丸上縮。皆為足厥陰肝經氣絕證候。肝主筋,肝脈經外陰、上循咽喉。當火熱燔灼肝經,病情發展到危重時,則其筋脈攣縮,故舌捲曲不伸,睪氣上縮。可見于急性熱病的衰竭期或嚴重的腦血管病變等。

【木舌】舌腫滿口,堅硬不能轉動。多因心火過盛,或心脾積熱,火熱上沖所致。

【伸舌】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狀,多見于脾胃“內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覺熱脹,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經有痰熱的實症。

【吐弄舌】舌吐出口外,長而弛緩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下和口角左右,稱為“弄舌”。吐弄舌見于熱性病多屬心脾實熱;若舌色紫赤而吐弄,是熱毒內攻心包的重證。小兒先天不足,大腦發育不全也可出現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虛象。

【舌痿】舌軟弱無力,不能自由伸縮轉動。多因陰液耗損,筋脈失養所致。新病舌紅乾而痿,是熱灼陰傷;久病舌絳而痿,是陰虧已極;久病舌白而痿,是氣血俱虛。

【舌顫】即舌頭顫動。多因“內風”引起。舌色淡紅而蠕蠕顫動,見于血虛生風;若舌色紫紅而顫動,多見于“熱極生風”。此外,舌挺而顫動,可見于酒精中毒。

【舌胖】舌體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邊有齒痕的,多屬脾虛;若舌色深紅而腫大滿口,是心脾二經有熱,參見“舌腫”條;若舌腫胖,色青紫而暗,多見于中毒,參見“舌脹大”條。

【齒痕舌】舌的邊緣見牙齒的痕跡。多因舌胖,即舌體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齒緣所壓而致,多屬脾虛。若舌質淡白而濕潤,多為脾虛而寒濕壅盛。

【舌脹大】舌體腫脹而增大。赤色而腫大滿口,是心脾兩經有熱,舌赤腫滿,甚至妨礙呼吸的,為血絡熱盛,氣血壅滯;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腫青紫晦暗;舌色紫暗而腫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腫而質淡,邊有齒印,屬脾虛而寒濕壅盛。

【舌裂】即舌有裂紋,為傷陰的證候。若舌絳光燥而顯裂紋,多屬熱盛傷陰。若舌色淡,質軟而有裂紋,多為久病陰陽俱虛、氣血兩傷。

【舌苔】舌面上的一層苔狀物。觀察舌苔的變化,可以推斷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深淺,津液的存亡,為辨證的依據之一。正常舌上均有白色薄苔,是由胃氣所生。病理的舌苔,則因病邪外侵或內有停痰食積影響所致。診察舌苔,主要從顏色、津液、厚薄、形狀和分佈等方面的支化,並須結合舌質來分析,同時要注意由食物或藥物染色造成的假象。近人認為正常舌苔由舌的絲狀乳頭末端的角化樹及其空隙中的脫落角化上皮、細菌、食物碎屑、滲出細胞及唾液構成。舌苔敝厚可因病後食減,舌的機械摩擦減少,或因發熱失水、唾液分泌減少等,影響舌的自潔作用,引起絲狀乳頭延長所致。舌苔由白變黃,多由絲狀乳頭增生、角化增劇、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及含菌量增多所致,與炎症感染、發熱及消化功能紊亂關係最大。苔色變黑多因絲狀乳頭增生更甚,出現黑棕色角化細胞以及黑色莓菌增殖所致。此時的病理改變多擴展到粘膜下層。高熱脫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腸功能紊亂,霉菌感染以及長期應用廣譜抗菌藥物等,都與黑苔的發生有關(《新編中醫學概要》)。

【潤燥腐膩】望舌苔的一些基本內容。潤,指舌苔潤澤,說明津液充足,但若兼有病理上的舌苔,則多屬濕邪;燥,即舌苔乾燥,不論見于何種舌苔,均屬陰津已傷。腐,即舌苔如豆腐渣樣。膩,即舌苔粘膩。參見“腐苔”、“膩苔”條。

【白苔】舌苔白色。正常的舌苔也呈白色,但薄白而淨,乃由胃氣所生。病理上的白苔,主風、寒、濕邪,亦主表證。若苔薄白而滑,多因內有寒,或外感風寒;若苔薄白而乾,多因津液不足;如見於外感病,多為外邪開始化熱傷津。若苔厚白而滑,多由濕濁內盛;如兼有表證,是外寒引動內濕。若苔厚白而乾,為熱傷津液而濕濁不化。若苔白滑粘膩,多屬內有痰飲、濕濁。

【黃苔】舌苔黃色,主熱證,熱邪在裡。若苔薄黃而滑,主濕熱;外感病出現此苔,衰示外邪化熱入裡,但津液未傷。若苔薄黃而乾,表示熱邪已傷津。若苔厚黃而滑,多由於胃腸濕熱滯積。若厚黃而乾,多屬積熱傷津。若苔黃而膩,為脾胃濕熱,或痰濕、食滯。若舌質淡苔微黃而潤,多屬脾虛而濕。若苔黃白相兼,仍屬濕熱,或外感風寒化熱入裡。

【老黃苔】舌苔深黃而粗糙。多見于胃腸熱結,津液受傷。

【灰苔】舌苔灰白,多見于濕濁內困。

【黑苔】舌苔灰黑,主裡病,病情一般較重。若苔灰黑而滑潤,舌質淡白的,是陽虛內寒或寒濕內伏;若苔灰黑而乾;舌質紅絳的,是熱極傷陰。又據近代研究,阿狄森氏病也可見黑苔。

【腐苔】舌苔如豆腐渣堆舖舌面,鬆而厚,可以拭去。多見于宿食化腐,但患者胃氣末傷。

【苔潤】舌苔濕潤。若苔潤澤而不膩不厚,為正常舌苔,屬津液充足。若苔濕潤而厚膩,多屬濕病。

【苔滑】舌苔濕潤而光滑。苔薄白而滑,主內有寒濕。厚白而滑,主濕濁內盛,白滑粘膩,內有痰濕。若苔薄黃而滑,多屬濕熱;或外邪開始化熱入裡,而津液末傷。若苔黃厚而滑,屬濕熱重或痰熱盛。

【膩苔】一層渾濁而光滑的粘液蓋于舌面,不易拭去。多見于濕濁內困,或食積、痰飲內阻。

【白霉苔】舌面生白衣或糜點如飯粒。多因胃中熱極,津液化腐,蒸騰而上所致。一般先見于舌根部,後則滿舌,甚而滿口,病屬嚴重。

【苔垢】舌苔上混雜污垢。多見于宿食不化或濕濁內停。

【染苔】舌苔被食物或藥物所染而改變了原來苔色。診察時須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剝苔】舌苔剝落。若苔長期剝蝕如地圖狀,多屬蟲積。若在熱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內全部消失如剝,變為無苔的光絳舌,或如鏡面,多是正不勝邪、肝腎真陰虧損而邪氣內陷的重證。

【光剝舌】舌原有苔而突然消失,如剝脫樣。多屬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證候。如見舌的後半部剝苔,是病邪入裡未深而胃氣已傷。舌前半部剝苔,是表邪雖減,但胃腸有積滯或有痰飲。舌心剝苔是陰虛、血虛或胃氣受傷。

【舌起芒刺】舌苔隆起如刺狀。是熱極的證象,苔色多焦黃或黑。熱邪越盛,芒刺越多。根據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區分病位,如舌尖芒刺為心熱,舌中芒刺為脾胃積熱。

【舌上起瓣】舌苔隆起成瓣狀。瓣多見黑色,亦有黃膩瓣或焦黃瓣,瓣少,病較輕,多則病重。多由臟腑實火熏蒸所致。可見于“濕溫”、“瘟疫”等病。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服用人參對身體有益嗎?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肺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臨床應用】1. 用於氣虛欲脫、脈微細等症。人參功能大補元氣,所以常用以挽救氣虛欲脫之症。臨床上如遇氣息短促、汗出肢冷、脈微細,或大量失血引起的虛脫等危急的症候,可單用一味人參煎服,以補氣固脫;如陽氣衰微,又可與附子等同用,以益氣回陽。 2. 用於肺虛氣喘。肺氣虛則呼吸短促、行動乏力、動輒氣喘。本品能補肺氣,可用於肺虛氣喘,常與蛤蚧、胡桃肉等同用。 3. 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胸腹脹滿,以及久瀉脫肛等症。人參能麩舞脾胃的元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也用為要藥。用於倦怠乏力,氣虛脫肛等症,常與黃耆、白朮等配伍;用於納呆、腹脹、泄瀉等症屬於脾虛的,可與白朮、茯苓、山藥、蓮肉、砂仁等配伍同用。 4. 用於消渴,熱病耗傷津液等症。人參能生津止渴,故可與生地、天花粉配伍,用於消渴;如高熱大汗後,氣傷液耗而見身熱口渴者,還可與清熱瀉火藥如石膏、知母等同用,這是取它的益氣生津作用;如屬熱傷氣陰,口渴汗多,氣虛脈弱者,又可用本品與麥冬、五味子相配伍,以達益氣養陰而斂汗之功。 5. 用於神志不安、心悸怔仲、失眠等症。人參功能益心氣、安心神,凡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等屬於氣血兩虧、心神不安之症,往往用為要藥,常與養血安神藥如酸棗仁、桂圓肉、當歸等同用。此外,人參與袪邪之藥同用,可用於邪未清而正氣已虛的病症,以起到扶正怯邪的功效。

【處方用名】1. 野山人參、野山參、吉林參(係野生者,生長時期甚長,功效較佳。然產量較少,價格甚昂,非症情嚴重者一般少用。) 2. 移山參(即栽培者,用冰糖汁灌制而成,色白。功同野山參而作用較弱,適用於氣陰兩虧的病症)。本品的斷枝、小枝及鬚根,通稱“糖參”,功同移移山參而作用較弱,價也較廉。 3. 生曬參(即移山參不用冰糖汁灌制而曬乾,功用與移山參相似。幼小者曬幹,叫“皮尾參”,功能益氣養陰,現常用代西洋參)。 4. 紅參、石柱參(即栽培者,經蒸制而成,色呈暗紅。藥性偏溫。功同移山參而作用較強,適用於氣虛及陽虛體弱者。本品的小枝及鬚根,叫“紅參鬚”;功同紅參而作用稍弱,價較低。) 5. 別直參、朝鮮參(產於朝鮮,形似紅參而枝大。性味、功用與紅參相似而作用較強,價較貴。)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三錢,用文火另煎,單獨服(先飲汁,再食渣),或將   參汁加入其它藥汁內飲服;如用於急救虛脫,大劑可用五錢至   一兩,煎汁分數次灌服。如研粉或制成片劑,吞服,每次三分   至五分,或三片至正片,每天一次至三次。

【附藥】1. 人參葉:一稱參葉,即人參的葉片,性味甘苦寒。功能生津袪暑,降虛    火。適用於熱病傷津,暑熱口渴,胃陰不足,虛火牙痛等症。    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    本品市場所售較為混亂,或以大葉三七的葉、或以竹節三七的    葉應用,須進一步研究。

        2. 人參蘆:一般稱參蘆,即人參根部頂端的根莖部分,經蒸煮或用糖汁浸    泡後應用。性味苦微溫。功能湧吐,升提。過去主要用於體虛    的痰飲病症,近又用於治療泄瀉日久、陽氣下陷等症。一般用    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 人參能大補元氣、生津、安神,既能用於久病氣虛,又可用於急救虛脫,故為補虛扶正的要藥。如婦女崩漏失血過多,頭暈腰瘦,消瘦虛弱,用之能補氣益血,易於康復;又如年老體衰,在勞累過度之後,即感不思飲食,睡眠不安,心悸乏力,似患重病,用之能益氣補脾,寧心安神,增進飲食,恢復體力。根據實踐體會,功用確屬顯著。在臨床上如遇氣虛而兼有津液不足現象者,可用移山參;如屬氣虛而兼有肢冷畏寒、陽虛症狀者,可用紅參。至於參的小枝及參鬚,雖作用較弱而價較廉,功效也頗可靠。

        2. 本品補氣作用較強,一般不用於實症,如外感初起,或裡熱熾盛,或肝陽上亢,以及濕阻、食滯等引起的胸悶腹脹、便溏泄瀉等症,都應忌用。如體質壯實之火,並無虛弱現象,則不必再進服補藥,妄用本品,如誤用或多用,往往反而導致閉氣,而出現胸悶腹脹等症。此外,一般認為服用人參時,不可同時服食蘿蔔、茶葉等食物。

【方劑舉例】參附湯(《世醫得效力》):人參、附子   治大出血或大吐瀉引起的虛脫,上氣喘急,冷汗淋漓,手足厥逆等症。  

 

黨參 :(附: 明黨參)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桔梗科植物黨參或川黨參的根。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

【臨床應用】用於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脾虛食少,面目浮腫,久瀉脫 肛等症。 本品為臨床常用的補氣藥,功能補脾益肺,效近人參而為較弱,適用於各種氣虛不足的病症,在臨床上常與黃耆、白朮、山藥等配伍應用 ;如血虛萎黃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氣血兩虧的病症,本品又可配補 血藥如熟地、當歸等同用。

【處方用名】黨參、潞黨參、台黨參(洗淨,曬乾,切片用。) 炒黨參(麩皮拌炒至微黃色,藥性和潤,健脾力佳。)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焙乾,研末吞服,每次三分至五分。

【附藥】明黨參:一名粉沙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性味微苦微寒。功能潤 肺化痰,和中養胃。適用於病後虛弱、食少口乾,肺熱咳嗽、咯痰不爽等症。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1. 黨參既可補脾胃而益肺氣,又能益氣以補血,主要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兩虧等症。又可用於虛實相兼之症,如虛火外感,可與解表藥同用;體虛裡實,可與攻下藥配伍,都是用以扶正怯邪。

        2. 黨參的補氣作用,與人參相似,但功力較弱;不過本品產量較人參為多,價亦較廉,故在一般補益劑中多用黨參;但是如遇虛脫危重之症,急需補氣固脫,因黨參力薄,當用人參為宜。

【方劑舉例】代參膏(驗方):黨參、炙黃耆、白朮、桂圓肉   治氣血兩虛。

【文獻摘錄】《本草從新》:「主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           補,甚為平安。」 《本草正義》:「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           甚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           濕,潤肺而不犯寒涼,並血而不偏滋膩,麩舞清陽,           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

 孩兒參: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塊根。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平。入脾、肺經。

【功效】補氣養胃。

【臨床應用】用於病後虛弱,倦怠乏力,飲食減少,心悸,自汗,津少口渴及小兒 消瘦等症。 本品功似人參而力薄,為補氣藥中一味清補之品,用於病後氣陰兩虧等症,可配合沙參、山藥等同用。在邪未去盡,而見氣虛不足、津少 口渴等症,也可應用。

【處方用名】孩兒參、太子參(洗淨,曬乾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二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1. 孩兒參是一味益氣清補的藥品,功近人參而為較薄弱,在痰熱鬱肺、咳嗽痰多,日久不愈而見氣陰不足、口乾乏力等症時,可用本品與清熱化痰的藥品如魚腥草、蒲公英、金銀花、前胡、瓜萎皮等配伍同用,其療效較單用清熱化痰藥為好。

        2. 近代臨床上所用的孩兒參,是石竹科植物,而古代所用的“太子參”,與本品不是同一植物。如清代《本草從新》說:「雖甚細如參條,短緊堅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人參」。又如 《本草綱目拾遺》說:「味甚苦,功同遼參」據上所述,都是指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幼根而說的。

 

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則性溫。功能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元氣。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搶救虛脫:凡久病氣虛,或大量失血, 或急性暴病所致的突然氣微欲絕,四肢厥冷,虛汗淋漓,神昏不語,脈象微、散似有似無等氣脫危證,急用人參五錢至一兩,煎水灌服(名獨參湯),可大補元氣、挽救虛脫。四肢冰冷明顯者,可配附片三、四錢(名參附湯)以增強回陽救逆的作用。出虛汗較甚者,可加用麥冬、五味子(名生脈散)以益氣養陰、止汗固脫。近些年來,常用獨參湯或參附湯、生脈散,搶救各種休克,取得了此較滿意的效果(後兩種,有的藥廠已製成注射劑)。

    2. 治療氣虛:脾為後天之本,為人體生氣之源。 肺主一身之氣,為人體真氣之海。脾肺氣虛則氣短懶言,說話聲低,四肢倦怠,食慾不振,面色恍白,精神萎靡,動作氣喘,脈虛無力。可用本品補脾肺之氣以治氣虛,常與白朮、茯苓、甘草、黃耆、山藥、五味子等配合使用。例如四味補氣湯(舊名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補肺湯(人參、黃耆、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皮)等。由於“氣之根在腎”,如因肺腎氣虛所致氣短而喘,吸氣困難,咳而無力等症,可與蛤蚧同用(參蚧散)。

    3. 扶正祛邪: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抗病能力, 故對正氣虛而邪氣盧的證侯,在祛邪的藥方巾,加用人參,可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例加配紫蘇、前胡、桔梗、枳殼等(參蘇飲),可治體弱氣虛之人而患感冒咳嗽等症。配生石膏、知母、粳米等(人參白虎湯),可治氣分高熱,熱邪傷正,正虛熱盛之證。

在一般情況下,常用黨參來代替本品(參閱“黨參”條)。在搶救急症時(加虛脫、休克等)及治療重病時,以用人參為宜。

目前市售的人參,有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兩種。野生的稱野山參或老山參。人工栽培的又分為紅人參、白人參和生哂參。產於朝鮮的又稱高麗參。

紅人參補氣之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能振奮陽氣,適用於急救回陽。生哂參性較和平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能養津,適用於扶正祐邪。白人參(也叫溏參)性最平和,但效力也相對地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高麗參也有紅、白、生晒之分,效力與用法同上所述。野山參大補元氣,無溫燥之性,補氣之中兼能滋養陰津。但貨源較少,價較昂貴;故一般此較少用。    太子參益氣健脾,但補力小。適用於氣血不足、病後虛弱、津乏口乾等症。    人參蘆味苦,性上升,可致吐。身體虛弱而須用吐法者,可用此以代瓜蒂。另外,虛人脫肛者,在所用的方劑中加人參蘆一、二分,有升提的作用。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獨參湯等救急時,可用三錢至一兩。

凡肺氣壅滯、胸悶慾氣、表邪未解及一切實證、熱證均忌用。本品反藜蘆,畏五靈脂。如服人參後腹脹太甚者,可用萊菔子或山楂解之。

據近代科學研究,人參能增強大惱皮質興奮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提高對複合刺激的分析能力,從而增強條件反射。有強壯作用,使身體對多種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強,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體重,減少疲勞,并有強心和促進男女性腺機能的作用。另外還有降低血溏、抗毒、提高對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可結合辨證論治參考應用。

黨參性味甘平。主要功用為補氣健脾。常作為人參的代用品以治療氣虛證。

臨床上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健脾胃:脾胃之氣不足, 可出現四肢困倦、短氣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軟等症。本品能增強脾胃功能而益氣,可配合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五味異功散)或白朮、山藥、扁豆、芡實、蓮肉、 苡米、茯苓(參苓白朮散)等同用。

    2. 益氣補血: 氣血兩虛的證侯(氣短、懶倦、面白、舌淡、甚或虛胖、脈細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湯),以達氣血雙補的作用。再者,前人經驗認為益氣可以促進補血,健脾可以

幫助生血,所以在治療血虛證時,也常配用黨參益氣、健脾而幫助補血。例如配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白芍、遠志、五味子、陳皮等為人參養榮湯(黨參代人參);配黃耆、白朮、當歸、白芍、陳皮、龍眼肉、木香、遠志等為歸脾湯,都是常用的益氣補血的方劑。據近代實驗證明本品能通過脾臟刺激增加血色素和紅血球。近些年來常以本品配合當歸、白芍、生地、熟地等,治療各種貧血。

    3. 治療氣虛咳喘:肺為氣之主, 肺虛則氣無所主而發生短氣喘促、語言無力、咳聲低弱、自汗怕風、易患感冒、咯痰無方等症。對氣虛咳喘常以本品配合麥冬、五味子、黃耆、乾薑、貝母、甘草等同用。

    4. 代替獨參湯:急救虛脫時,一般多用人參(獨參湯), 如一時找不到人參,可用黨參一至三兩,加附子二、三錢,生白朮五錢至一兩,急煎服,能代替獨參湯使用。

黃耆補氣、既能升補脾氣,又能益肺固表。黨參補氣,只能健脾補氣,無固表之力,但黨參還能益氣生津,黃耆則無生津之效。黃耆兼能利水,黨參無利水作用。

白朮補氣主要是補脾氣,并能健脾燥濕。黨參補氣,脾肺俱補,但燥濕之力不如白朮。

黃精補氣兼能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但其性質平和,其效緩慢,久服才能見效。黨參補氣,其效迅速。

因產地不同,黨參有“台黨參”(台參)和潞黨參兩種。藥效差不多。目前藥房已無此分別。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重病或急病時,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或更多些。禁忌和注意事項同人參。據近代研究,本品有強壯作用,能增強身體抵抗力;能使紅血球增加,白血球減少;能使周圍血管損張,降低血壓,并能抑制腎上腺的升壓作用。可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神結合使用。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蘆薈靈芝知多少,健康食品何時了?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坊間常不時找個中藥材來炒作,在一連串的研究後,聲稱某種藥物有神奇的療效;接下來便有了這種藥物的各種製品。在日本,這類的著作特別的多。但我們可以發現,過一段時間它又消聲匿跡了。蘆薈、靈芝都曾是健康食品的寵兒。我們在這兒就以中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這兩種神奇的藥物吧!

 

蘆薈是百合科植物,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南非洲附近。自古以來就一直是深受眾人的喜愛的民間藥草。蘆薈的種類高達三百多種,但被檢驗出有藥效成份的只有數種,所以並非所有的蘆薈都可以拿來吃。由於蘆薈的種類多又可愛,很多人都把它拿來當作觀賞植物。藥用蘆薈中,以吉拉索蘆薈(Aloe Vera)最為高級,療效也最廣。

 

蘆薈所含的營養成份,主要有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ECB群及單醣與多醣等,能提供能量及所需的輔脢,調節脂肪和蛋白質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而特殊成份有蘆薈素及蘆薈大黃素(Anthraquinone Complex),主要含於葉皮及內面的膜,具有消炎、止癢、瀉下、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酵素可幫助腸胃消化,故有健胃作用。木質素(Lignin)為強滲透物質,能幫助營養素滲透進入肌膚。另含皂角甘(Saponins)天然皂素,有強力清潔與抗菌效力。

 

在中醫古方中,蘆薈是一個少用的藥物,多用在五官科。蘇頌曰:「古方稀用,今口齒家多用為要藥。」在《本草備要》中提到,蘆薈能治小兒驚癇,敷齒濕癬,除鼻癢。功專清熱殺蟲,涼肝明目,鎮心除煩。在中醫內科中使用,最有名的是《宣明論》中的「當歸龍薈丸」。其成份是由當歸,龍膽草,梔子,黃連,黃蘗,黃芩,大黃,青黛,蘆薈,木香,麝香所組成。治一切肝膽之火,神志不寧,肝移熱於肺而咳嗽。方中的蘆薈主要是用其「大苦大寒,氣燥入肝,能引諸藥同入厥陰(肝藏象)」的性質來清熱瀉肝火。

 

另外,蘆薈含的蘆薈素及蘆薈大黃素(皆屬Anthraquinone類),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內服小量能刺激膽汁的分泌,促進腸管蠕動排便,故可用於習慣性便秘及發炎性的熱積便秘。它的好處是:通便後,不會像大黃一樣又引起便秘。

一般坊間在介紹推廣蘆薈時,很少提到它的副作用,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蘆薈為刺激性瀉下藥,服大量時能使腸壁和盆腔充血而發生腹痛的情形。因此,月經來潮、妊娠、腹痛、痔瘡便血和脾胃虛弱者,尤其是小孩脾胃虛寒,容易拉肚子者不要服用。不過,若使用時只用葉肉,則腹瀉的副作用便會減少,但是也失去了中藥使用蘆薈以瀉肝火的目的。

 

在坊間的著作中,常常過份誇大藥效。諸如:腎炎、膀胱炎、低血壓、貧血、胃潰瘍、肝病、糖尿病、結石、止泄、便秘、失眠、高血壓、腦中風、氣喘、自律神經失調、寒症、更年期障礙…等,皆可處理,尤其常見於翻譯書籍中。其實,大家只要記得蘆薈是一種寒涼瀉下的藥,便不致於眾多的適應症中失去了方向。一般性的便秘是適用的,用來治療拉肚子就離譜了。至於低血壓、寒症常有體質上「陽虛」的現象,用蘆薈更是不適合。即使去掉了葉皮,減少了瀉下的作用,但是葉肉本身還是寒性的。

 

但是若利用蘆薈來作外敷藥就有許多妙用了,可將整片葉片切碎研磨成漿,並保留葉肉,因葉肉中的木質素有助於皮膚滲透。對於蚊蟲咬、曬傷、溼疹、斑疹、汗疹、預防口臭、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都有幫助。我們應適才適用,發揮這神奇的植物的功能。

 

而談到靈芝,更是長壽藥物的代表。近代的研究顯示,靈芝含有鍺等微量金屬,對於癌症腫瘤、慢性腸胃炎、及過敏體質等均具有療效。然而,各種藥物皆有其寒涼溫熱的屬性,靈芝也不例外。長期以來,靈芝不是用作仙家長生之藥,便是作為治病之劑,鮮少用來當日常食品的。這是因為其氣味較偏盛,不像五穀性味和平,可以長期食用。換句話說,靈芝是有療效的藥物;既有療效,就有適應症。如「本草綱目」中所載:靈芝有分為青、赤、黃、白、黑、紫六大類。隨著顏色不同,療效亦不同「青芝主治明目、補肝氣…等;赤芝主治胸中結、益心氣…等」。不可能萬病皆治,寒熱可調。

 

若要服用這類的健康食品,我們的建議是:先找醫師了解症狀背後真正的原因,查看是否有潛在的疾病未處理。另外,請教醫師診斷自己的體質型態;一般來說,蘆薈與靈芝皆是屬於寒涼性質的。若您為陽虛體質,平日易感寒冷者,便不太建議您長期服用。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該怎麼補呢?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談起補養的講究,中國人首屈一指;從炎夏的涼補「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四季不分的「四物雞」、「羊奶雞」、「山藥燉豬腳」,到寒冬的溫補「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等等,中國人似乎全年都在進行食補。

 

但是時至今日,現代人的營養充足,甚至有營養過剩、攝取過多垃圾食物的營養不良情況。我們在藥膳補益上面,又應該做些什麼修正呢?隨著年節的即將來臨,我們特地介紹兩道清心妙味的健康佳餚,以饗網路的讀者!

 

第一道健康年菜-清萱忘憂:

 

一、選用材料:

1.    藥材:

酸棗仁………二錢                         茯神…………三錢

柏子仁………二錢                         蓮子…………五錢

2.    食材:

金針花(新鮮、乾燥各一把)     香菇…………五朵

芹菜…………一把                         牛奶…………一杯

金珍菇………二兩

3.    調味料:

生薑…………適量                         蔥……………適量

香油…………少許                         食鹽…………適量

 

二、調理作法:

1.    將酸棗仁與柏子仁壓碎,茯神折成小片,一起放入紗布袋中綁緊,連同蓮子放入砂鍋中,加水二碗,用小火慢煎剩八分藥汁蓮子,放一旁備用。

2.    將香菇泡軟切片、金珍菇洗淨分絲;乾金針泡軟備用,芹菜洗淨切段。

3.    熱油鍋後先下蔥、薑爆香,放入香菇炒香。

4.    放入其他食材伴炒(除牛奶),並加入藥汁蓮子收汁。

5.    加入適量調味料即可盛出。

6.    喜歡奶焗味道者,可加入牛奶,以增菜色,且有鎮靜功能。

 

三、藥物療效:

1.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主要功效是養肝、寧心、安神、斂汗。本品能補養心肝之血而安神定志。最常用於肝膽血虛不能養心而致心煩不眠、多夢、易驚等症。據近代研究證明,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催眠作用。

2.    柏子仁:味甘、性平。主要用為養心安神、潤燥通便藥。本品能補心氣養心血而安神。對思慮過度、心脾受損而出現心慌不安、鷘悸失眠、夜間盜汗等症皆有療效。

3.    茯神:茯苓味甘淡,性平。 主要功用有三:1. 利水除濕;2. 寧心安神;3. 益脾止泄。抱松根而生者,稱茯神,它的效果較偏於寧心安神。

4.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養心、健脾、補腎、固澀等作用。蓮子能入心定驚,對心虛或心腎不交而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有療效。

5.    金針花:俗稱「忘憂草」,因其能令人忘去憂鬱、消除焦慮緊張。

6.    牛奶:內含有鈣質,有鎮靜神經的效果。輕度失眠的人士,其實可以在睡前喝下一杯加果糖的溫牛奶,對於和胃安神有不錯的療效喔!

 

四、適應人士:

本道年菜是針對時下生活步調匆忙、壓力繁重的現代人所設計,尤其對於患有失眠、多夢、焦慮、憂鬱等精神官能症的人士,有令其清心忘憂的功效。

 

 

第二道健康年菜-四方補魚:

 

一、選用材料:

1.    藥材:

黃耆…………二錢                         玉竹…………二錢

當歸…………一錢                         桂枝…………六分

生薑…………三片                         紅棗…………八枚

2.    食材:

石斑魚(或鱸魚)約一斤重……一條

3.    調味料:

食鹽…………適量                         米酒…………半杯

 

二、調理作法:

1.    將石斑魚(鱸魚)洗淨去鱗片與魚腸,放入鍋中。

2.    桂枝以布包,其它藥材一併放入鍋中。

3.    加入適量清水以淹過魚身,放入電鍋中燉煮至熟。

4.    體質虛寒或喜食酒者,可酌量加入米酒。

 

三、療效:

1.    黃耆-為補氣藥,味甘性微溫。功能固表止汗、補中益氣,對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出現體倦、懶言、食欲不振、大便久溏者,可用本品補益中氣,升提清氣。據近代報導,黃耆有保肝、強心、降壓、抑菌等作用,可對腎炎的水腫有效,并對消除尿蛋白有一定的療效。

2.    當歸-為補血藥,味辛甘、微苦,性溫。它的主要功用為補血、活血、通經活絡。可治療各種貧血、月經失調,以及風寒濕痺、臂腿腰足疼痛等症。

3.    玉竹-為補陰藥,味甘性平。功能滋養氣血,平補肺胃,益陰潤燥。常用於肺胃陰傷或燥邪傷肺而致的咳嗽少痰、咽乾舌燥、燥熱口渴等症。對於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具有療效。

4.    桂枝-為補陽藥,性味辛溫,有散寒解表的作用。桂枝還能溫經、祛風寒、活血通絡。據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揮發油,有緩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排除消化道積氣,緩和胃腸痙攣性疼痛。

5.    大棗性味甘溫。能補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有止瀉,生津、補養強壯等作用。并能緩和藥性、解毒、保護牌胃。連同生薑具有暖身、調和營衛的效果。

 

四、適應者:

本道年菜顧名思義,以四種主要藥材來補益人體所需的「陰陽氣血」。對於平素體質氣血不足、虛寒怕冷的人士具有相當好的補身療效。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臨床上有許多病患在家自行煎藥服用,所謂「水藥」-這在現在健保制度之下未納入給付的部份,必需由病患再自行負擔費用。但是相較於科學中藥,它有藥材齊全、品質看得見、療效確實的優點。當然,符合GMP的優秀藥廠所生產的科學中藥亦有相當不錯的療效。為了使病患自行花錢購買的中藥材能真正達到它的效果,正確煎煮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為文向各位介紹,煎煮中藥應該注意那些項目。

 

(一)關於煎藥的用具和用水問題:一般來說,以用砂鍋、搪瓷器皿為宜,忌用鐵、銅、鋁等金屬製品。根據臨床研究證明,陶瓷材質器皿具有傳熱和緩均勻、且耐高熱的優點,其成分主要由 酸鹽類燒製而成,不含有可溶性雜質,在中藥湯劑高溫煎煮過程,不會影響藥劑某些成分的合成和分解,離保煎出藥劑質量穩定,藥效更容易發揮。忌用鐵、銅、鋁等金融製品。用水以潔淨為原則,如自來水或清潔無雜質的山泉水,另外蒸餾水也可以,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將藥物浸泡半小時後再煎,使有效成分釋出更完全,增加湯劑的療效。

 

(二)關於火候問題:根據藥物的性質而定。凡氣味芳香、容易揮發的藥物,須武火(大火)急煎,煮沸3-5分即可停火,再燜5-10分鐘即可過濾服用。否則煎煮時間太長,反使藥效降低。凡滋膩、質重,不易煎出有效成的藥物(如介殼類、礦物類等),一般須文火(小火)久煎。

 

(三)關於煎藥的時間問題:一般煎藥,頭煎把藥材放入鍋內,適當加壓後,加水水量以沒過藥面二橫指或手掌為宜(約三、四碗的水量),再加熱煮成一碗。次煎因可免去頭煎藥材吸水量的部分用水,因此,二次煎水只要浸沒藥材飲片即可(約2 1/2碗或31/2的水量),再加熱煮成八分碗的量。一般解表藥(感冒、咳嗽藥)煎煮15-20分即可,補益藥(如十全大補、進補藥材)煎煮時間宜長,煮沸後再以文火煎30分~2小時,有些藥物處方會註明〝先煎〞如磁石、龍骨、牡蠣,這些礦物、介殼類藥材,需打碎先煎,煮沸後10分鐘,再下他藥。註明〝後下〞如薄荷、木香等氣味芳香,取其揮發油,一般在藥物即將煎好時方下,煎四、五分鐘即可。註明〝烊化〞如:阿膠、鹿角膠,應於其他藥煎好後,置於去渣的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另外有些藥只需〝沖服〞,如麝香、冰片等,無需煎煮,也是煎煮中藥時應當了解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速修復身體的注意事項

■ 文/林醫師
-->


人體有自我修復的力量!

以中醫臟象理論來看,肝、心、脾、肺、腎,那裡虛就補那裡,身體的復原力就會很快提昇,病情也會跟著改善。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不能補。一吃四物、十全,馬上口破、痘出、燥熱、便秘、頭痛頭暈,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不能補的原因,除了諸火熾盛之外,最常見的是「虛不受補」、「上盛下虛」。主要是因為現代人思想繁雜、欲望壓力都多,氣就往上集中於頭腦,加上運動很少,汗出不多(不能排廢物)、血脈不暢,造成身體的「有效容積率」降低。補藥一下,吸收不良,馬上就滿了出來。補藥溢出時,自然會造成後頸緊繃、頭暈頭脹、腹滿便秘,及有餘化火的痘瘡、口破等症狀。

要讓身體成為一個好的容器,可以承接補藥的好處,我們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少喝冷飲:

冰或冷飲料入腹之時,會先經過心臟與肺,劫奪心肺陽氣(就像引擎極熱之時,潑上冷水的結果)致使心肺功能失常。如果心臟還夠強,就會更為用力地、快速地跳動,以製造身體更多的熱能來抵禦冰品寒氣的傷害。但冰品一溶即不復存在,這些多餘的熱能沒有欲對抗寒邪,就會成為多餘的「火」,造成頸部及後背的熱能阻滯,也是「痧」的來源。有火當然不好補,故要少喝冷飲。

二、早點睡覺:

晚上九點至翌日五點是最好的睡眠養生時間。尤其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經氣復原時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足少陽膽經」的經氣復原時間。此時氣血在此二經絡宣發最盛。

如果此二個時辰不能睡覺,會造成「少陽經氣不發」。少陽是身體「初昇的太陽」,如果早上朝陽不現,代表一天都會陰雨綿綿。全身的氣血無法順利調度,一開始會鼓動肝氣、蒸發腎陰以代償,讓身體代謝活動仍能正常行使;久之,則肝氣有餘化火,腎陰不足而燥熱,人就會開始疲倦。一樣會讓我們補不進去。

三、止想多動:

多想無益,徒增焦慮!面對、接受、處理、放下,讓我們每一天都活在當下。自然腦清神明、降低心火。適量運動,增益氣血運送及廢物排放,又可以通行經筋,讓經脈舒通。好處多多!不方便多運動者,可以自行在家拉筋、按摩與泡澡,幫助經脈運行。自然有效容積會提昇。

希望大家都能了解養生原則,儘量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休養生息,快速提昇復原力量。畢竟,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請大家多愛惜它!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草茶的正確飲用方式(四)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有關洋墨水才能說清楚、講明白的事了。這些花草材料廣為西方人所愛用,在平日生活保健上,可稱得上是「健康食品」,亦各有療效。在此我們會盡量作個說明。但是由於在「本草備要」等中藥傳統專書裡面並無記載,其性味我就不能貿然寫入啦!其實要辨明自己體質適不適合飲用某種花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喝喝看」。夠敏感的人,會在飲用幾口後察覺自己身體舒適不舒適;再粗線條的人,若喝下一壺後,覺得腸胃脹氣、頭暈目眩、或是拉肚子等症狀出現時,就代表您不適合飲用此種花草茶。這是簡單判別的方法。

 

    薰衣草

本品為唇形花科薰衣草屬的各種植物(共有二十八種)的紫藍色穗狀花序,可作花草茶的也有數種,但是以「法國薰衣草」以及「狹葉薰衣草」的精油品質最好。它的功效也是來自於揮發油的成分,雖未經臨床醫療採用,但流行於坊間的使用療效有:治療焦慮症、頭痛、頭暈、腸胃脹氣、噁心…等,並可治療口臭。和我們上面所提到的三種花草茶,效用有類似之處。

 

    紫羅蘭

紫羅蘭又稱為堇菜,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屬(Viola)植物,共有五百種,一年生或多年生。原產於大部分溫帶地區,許多種為高山種。葉多為心形,花兩側對稱,五瓣,藍、黃、白色或一朵花兼具幾種顏色,有的種類花芳香,包括常稱為三色堇、香堇菜的種類。這裡我就不了解您所飲用的是否為「三色堇」,若是以三色堇來說,它的功效有激活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的作用,常用來治療慢性皮膚病。而香堇菜則具有治療咳嗽、頭痛以及失眠等症狀的療效。也有人用它的葉子泡茶來治療靜脈曲張。(以上純屬參考,因現行醫療中未證實其療效)。

 

    茉莉花

本品是屬於木樨科(Oleaceae)茉莉屬(Jasminum)纖細的灌木或木質攀緣植物,共有三百種。。冬茉莉(J.nudiflorum)即迎春,原產於中國,葉具三小葉,花黃色,鮮艷;冬季開放。夏茉莉(J.officinale)為落葉攀緣植物,原產於亞洲,葉為羽狀複葉,花白色,味芬芳,夏季開放。一般說來,芳香治療師認為茉莉花所提取的精油可以使人放鬆、消除抑鬱心情,對於乾性及敏感性肌膚有滋潤效果。坊間常用茉莉花製成茉莉香片,飲用能令人心情舒朗、放鬆。這裡介紹一種本人親身體驗的飲品-「冷凝香片」,於夏日飲用倍增舒暢。方法則是用上好香片,放入冰水後置冰箱一夜,再取出飲用。這種方式不會將茶中所含有的鞣質釋放出來,茶味也就沒有一絲一毫的苦澀;但是茉莉花及茶葉的芳香味道,卻可含攝於冰水之中,不致於被熱水發散。飲用一口,淡淡花香留於齒頰,久久不去。介紹到這裡,花草茶大概也說得差不多了。如果您自己確定是屬於寒性體質(大約相當於陽虛體質)的,玫瑰花就蠻適合飲用。但是菊花、馬鞭草因其性質較寒涼,不適合您長期飲用。建議您如果要喝菊花茶,可以加些枸杞,不但增添美味,又可化解菊花稍寒之性。各位網友可自行試用看看喔。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草茶的正確飲用方式(三)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玫瑰花

本品為薔薇科灌木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花蕾。它的性味為甘、微苦,溫。所以對照上表,大概除了「陰虛體質」不適合外,其它的體質都可以飲用。像是發問的網友,說自己是屬於寒性體質(大約相當於陽虛體質)的,玫瑰花就蠻適合飲用。

 

玫瑰花的功效如下:

(一)治療憂鬱情緒:本品氣味清香,善能疏肝理氣而解鬱,主要適用於肝氣鬱結、胸部悶痛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平日容易覺得心情鬱足的看官們,不管您是從小就這樣悶悶不樂的「憂鬱性人格」,還是經濟危機所造成的「適應障礙症」,抑或工作一整天,愈來愈不快樂的「輕度憂鬱症」,都可以用玫瑰花茶當作平日的飲品喔!

(二)治療痛經: 對於經前乳房脹痛、容易月經疼痛的婦女朋友,平日也可飲用保健。

(三)治療腸胃不適:對於常常胸悶不舒、不思飲食、嘔噁想吐、脘腹脹痛、噯氣則舒等症狀的病人,也有改善效果。

 

●馬鞭草

 

本品為馬鞭草科草本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地上部份。其性味為苦,微寒。所以陽虛與氣血兩虛體質的朋友較不適合飲用。但是對於那些身體常感燥熱難耐、口乾口渴、手心足心熱得受不了的陰虛體質,馬鞭草就是蠻適用的飲料。基本上,馬鞭草的揮發油喝起來和薄荷的口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夏天因天氣炎熱,各種體質的人偶爾來一壺都會令人覺得舒爽的。記得這些可作為食療的藥材性味都尚稱平和無礙的。

 

馬鞭草的功效如下:

(一)治療水腫:馬鞭草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有輕微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症狀時,有改善的效果。所以也有人用之來當清爽瘦身茶配方。

(二)治療關節疼痛:馬鞭草入肝經血分,具有活血祛瘀、通經的作用,可以治療關節酸痛。痛風的病人平日也可用馬鞭草作為飲品,另外「七葉蘭」具有降尿酸的作用,附帶一提。

(三)治療經痛:馬鞭草的通經活絡效果,能治療婦女瘀阻經閉、改善痛經症狀。但要注意的是,若月經過多、容易經來淋漓不盡者,以及孕婦,都是不適合使用的對象。

(四)治療咽喉腫痛:對於急慢性咽喉炎,以及感冒症狀都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草茶的正確飲用方式(二)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飲用了不同的花草茶,無非是想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若喝了沒感覺,或是反而有副作用產生,那就糗大了。雖然食療藥材的藥性平和,但是就像胃酸多的人吃了麵包等發物會非常不舒服一樣,它也有它的特性。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有兩點:

一是各種花花草草的療效與特性,一是他們的副作用(即是那些人不適合飲用)。

 

要談到這點,就不能不稍提「體質學說」。大家從「中醫天地」的體質檢測簡單量表中,應該可以大致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了。大家便可「對號入座」一番,了解食療保健時所適用與避免的性味了。在此與各位簡要介紹一下各類型體質所適用的「食物性味宜忌」:

 

一、氣血兩虛體質:宜食甘、辛,溫平;忌食苦,寒、涼之品。

二、陽虛體質:宜食甘、辛,溫熱平;忌食苦,寒、涼之品。

三、陰虛體質:宜食甘,涼、寒、平;忌食辛,溫、熱之品。

四、氣滯血瘀體質:宜食辛、甘,溫、平;忌食苦、酸,寒性之品。

五、痰濕體質:宜食淡,溫、平;忌食酸,寒、涼之品。

 

其實花草茶大多取其芳香氣味,才會雀屏中選、大家愛喝。這也就是說,它的主療效成份多為其中的「揮發油」,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精油」成分。有些科別的植物精油含量特別多,例如菊科的洋甘菊、唇形花科的薰衣草,便容易被取用來作為花草茶的原料了。我們先介紹現今中醫治療上仍常用的藥材,有關它的性味特性以及療效。

 

●菊花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及其變種的頭狀花序,洋甘菊亦是其中一種植物。它的性味為為甘、苦,微寒。所以對照上表,以「陰虛體質」最適合日常飲用了。但其實痰濕與氣滯血瘀體質的人,容易會有頭痛、頭脹的問題,也可以注重點放在它的療效,一樣可以使用。只是用量不要太大即可。

 

菊花的功效如下:

(一)治療頭痛:菊花清肝火,又能散風熱。而肝火與風熱在中醫上,正是偏正頭痛的兩大要因。

(二)治療眼睛問題:若閱讀過甚,或是打電腦大久,眼睛乾澀、視力模糊時,可用白菊花;而急慢性結膜炎、季節性結膜炎則可用黃菊花。

(三)治療眩暈:菊花能平降肝陽,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頭脹有很好的療效。

 

其實若要細說,藥用菊花又分為白菊、黃菊與野菊。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熱力稍弱,長于平肝明目;黃菊花味苦,泄熱力較強,常用于疏散風熱;野菊花味甚苦,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一般坊間所見的洋甘菊,多是白菊居多,治療偏頭痛、眼睛乾澀的效果較好。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草茶的正確飲用方式(一)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提高,常有人用天然花草茶作為日常生活保健飲品。但是,一般民眾對於所飲用的花花草草,其中的有效成份、作用大都一知半解。如果再加上每個人不同體質的衡量,問題就更複雜了!應網路上網友之問題,陸續會寫幾篇文章來說明花草茶的正確飲用方式,祈望大家都能成就健康人生。

 

其實花草茶的飲用,在中國古代就蔚為風行。菊花枸杞茶、菊花普洱茶、茉莉香片、決明子茶…等,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時至今日,科技的發達將地球變成一個地球村時,人們更有機會嘗試到各國、各民族特有的花草茶配方,它們雖不同於我們傳統的配方,但是依舊有它的療效。所以在問題中有提到數種花草,其中:洋甘菊、玫瑰花、馬鞭草在中醫治療中,一直是屬於具有藥用性質又可作為食療的生藥,茉莉花雖少入藥,但民間飲用甚多;另外的薰衣草、紫羅蘭等品項,則屬於外來的藥用植物。我們將就此二項分別說明。

 

中醫素有「藥食同源」與「藥食同性」的說法,使用來治病的中藥與平時能進食的食療中藥其根本的趨性並無不同。有很多中藥是食物,如山藥、粳米,也有許多的食物可作為治病的中藥,如生薑、大棗等。中藥有分四氣五味,所謂四氣,指的是「寒、涼、溫、熱」,而五味則是指「酸、苦、甘、辛、鹹」。一般治病所用的藥材其性味趨性較為強烈,是有病才使用的。古代醫聖張仲景就曾說過:「人體和平,惟須好將養,勿妄服藥」,這是說明無病之時不必吃藥。但是可作為食療的藥材,其藥性多為平和,常用亦無妨,且有健體養生之效。故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在此,我們將一般用的花草茶定位在「食療藥材」之中,若體質沒有特別的偏勝,偶爾飲用是無妨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如何補陰陽?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上文我們介紹了中醫對於「氣、血」的看法與補養方式,以下我們還要繼續來介紹一般民眾較不明瞭,也容易誤解的「補陰、補陽」的知識。

 

中醫在談到陰虛與陽虛時,雖然五臟皆有可能陰陽不平衡而導致各種症狀,甚至產生病變;但在其中乃是以「腎陰虛、腎陽虛」為調理重點。這也是民眾最容易誤解的地方,尤其中醫的傳統觀念裡,「腎」(此為「臟象」,並非單指腎臟)與性功能、老化等問題密不可分,所以大家對於補腎的藥物趨之若騖。補腎大法之中,不可不分陰陽。有一位性功能障礙的病患,因勃起困難而來就診,明顯是腎陰虛患者,本以滋養腎陰的方法來治療,功能慢慢恢復;後為求速效而酌加補腎陽的藥物(如鹿茸、淫羊藿、巴戟天等),結果服用不久即出現「見色流精」的情形。雖說腎陰與腎陽密不可分,每每相互影響,但是在下一帖「猛藥補劑」時,一定要注意到藥性的不同。

 

(1)    補陰方藥

中醫所談的陰虛,是一個常見而不易解釋清楚的問題。大致上我們舉個例子就容易了解:如果你去跑幾圈操場,大汗淋漓之後會口渴口乾、全身發熱,這就是體液虧損之後所發生的必然現象。體液分佈不適、不夠,電解質濃度不平均適可,都會出現陰虛的現象。這種情形也有可能發生在慢性疾病中,或是遺傳體質上。在許多過敏性體質的小朋友身上,都可能見到陰虛有熱的情形。

 

有人說「陰虛就是血虛加上熱象」,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因為許多陰虛表現的患者,在臨床上並沒有血虛的現象。倒是臨床上易有口渴咽乾、皮膚乾燥、身熱煩渴、大便秘結的症狀表現者,會呈現陰虛的現象。常見的疾病有:糖尿病、停經或更年期症候群、乾眼症、慢性支氣管炎等。

 

在中醫專業中【陰虛】指陰液不足。臨床表現有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紅或絳乾無苔,大便燥結,小便黃短,脈細數等。中醫的陰陽學說裡面,陽氣代表的是器官所行使的功能(就像軟體),而陰質則是器官的「實質」正常與否(就像硬體);當硬體不夠健全,自然便無法行使功能。也因此在中醫臨床上,尚須辨識陰虛是位於那一個臟腑,如肺陰虛、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心陰虛及脾陰虛等。以後有機會再另文介紹陰虛的治法與諸種症狀。

 

常用的補陰代表藥物有:沙參、西洋參、麥門冬、玉竹等等。而常用的方劑則有:生脈飲、沙參麥冬湯、六味地黃丸等等。

 

(2)    補陽方藥

陽虛的表現,通常是氣虛的症狀再加上寒性表徵,像是精神疲倦、怕冷畏寒、四肢冰冷等等。陽虛可以說是氣虛的進一步虧損,造成了全身功能衰退,如同陰虛一般,各個臟腑都可能表現陽虛的症狀,但是臨床上以腎陽虛及脾陽虛最常出現,而補脾腎之陽的藥方也大多相類,是以補陽方劑可以用補腎陽方來做代表。針對腎陽虛病人,曾有許多大型研究嘗試揭開它的神秘面紗,目前可得的幾個研究發現,補腎陽藥物不是本是就有雄性激素類似的作用(像淫羊藿),就是能夠通過下視丘、腦下垂體系統,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而增加腎上腺皮質腺體的c-AMP,這種成份能刺激腎上腺合成及分泌皮質類固醇,使機體的新陳代謝率提高。

 

在中醫專業中【陽虛】指陽氣不足。臨床表現有面色白,手足不溫,容易出汗,大便稀爛,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無味,舌質淡,苔白潤,脈虛弱等。臨床上常見的陽虛臟腑有:心陽虛、脾陽虛,以及腎陽虛等。心陽虛的症狀多為心悸、走幾步路就呼吸困難而喘、面色青紫或灰暗(缺氧表現)、四肢冰冷、出冷汗、水腫多現於身體上半部,亦可能有「杵狀指」的表現,即指尖會呈水腫肥大。脾陽虛的症狀,除了大便易稀軟、疲倦沒力氣外,有些病患還會呈現腹部發冷、口水多而清稀、小便清長的症狀。至於腎陽虛的標準症狀是極為怕冷、腰酸腿軟、夜尿頻繁、面色白而虛弱,男性可能有陽萎早泄的問題,女性或有白帶清稀、不易受孕等問題。

常用的代表藥物有:鹿茸、杜仲、冬蟲夏草、淫羊藿(即仙靈脾)等等。而常用的方劑則有:右歸丸、濟生腎氣丸、二仙湯等等。

 

補益藥物與方劑,在中醫治療的領域中具有不言可喻的重要性。古醫名言:「不能補虛,何論其它!」意思是如果不能使身體有一定的抵抗力與體力,如何能進行破壞性的治療(如攻、消、下)。在今日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對於病原體的了解描述多有進展,自從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一一被發現後,西方醫學建立了治病的法則-即將致病原除去,則病可癒。在這之下所研究發明的各種抗生素、干擾素、以及其它抗病毒藥物種類繁多,一代接著一代發明,也治好了許多當年不能治療的疾病。現在能有效治療肺結核、梅毒、淋病,都是這些藥物的功勞。但是,其中有一點卻長期以來被忽略,那就是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功能。我們知道,營養與免疫功能習習相關,如果抗生素或其它殺病原劑的副作用,也具有細胞毒性,則攻下不成反受其害。在今天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中藥的補益劑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所以在破壞性的治療前後-如抗腫瘤化學製劑的注射、手術摘除病灶治療,如能配合中藥調理將身體的抵抗力提高,可使得病患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獲得提昇,這不也是中、西醫結合的美事一件!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中醫如何補氣血?

文/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什麼是補藥-談補養藥的類別

 

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期望想去達成;追求各種的成就,或是負起各式的責任,甚至只想好好玩一玩,那都有個前提:就是身體要健康。而健康的指標之一,也是最容易為人所感受到的-那就是「活力」。於是,不管中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種「補養」的方法。外國人吃生牡蠣,因為裡面含有豐富的鋅,可使人精力旺盛。日本人每隔一陣子,就會炒熱某種單味藥:如過去的人參、蘆薈、小麥草、綠藻、靈芝、西洋參、冬蟲夏草,到現在的山藥能防癌……等等。其他的中外補養藥品不計其數,而人們也不斷地追求使身體更強壯的補品。

 

中華民族所傳承下來的補養藥物與方劑,更是卓然成家。主要的補養方藥,大略可分為以下四種:

 

(1)    補氣方藥

中醫所說的「氣」,一般是指人體各系統器官的生理功能。氣虛則是人體各系統器官的生理功能不足之意。這種說法可能會讓一般人一頭霧水,受過現代醫學訓練的西醫師更難體會。因為有太多因素會讓系統器官的生理功能不良了,諸如先天結構不良、機能不足、實質病變等;這種分類似乎沒有實質的意義。但是其實這只是看法之爭,西醫是由結果去處理原因,而中醫則是由原因去預防結果。氣虛為病變前的指標,如果能洞燭機先,在氣虛現象出現時便開始用藥,便不致於病情惡化、一路深陷了。這也是中醫「補養」的哲學,在現代研究中,不乏補氣藥能提昇免疫能力之報告,常用以合併治療癌症病患以提昇抵抗力。我們的網站名以「元氣」,可見「氣」在一般人心目中所代表的健康活力意義!

 

在中醫專業中【氣虛】指的是“氣少”、“元氣虛弱”。多由于臟腑虛損、重病久病損耗元氣所致。一般症狀有面色白、頭眩耳鳴、心悸短氣、動則汗出語聲低微、倦怠乏力等。中醫提到五種臟象,代表的是各系統功能,這在「中西醫語言溝通的障礙」一文中有提及。氣虛主要出現在「脾臟象」與「肺臟象」中,造成的是脾氣虛與肺氣虛,當然其他如心氣虛、腎氣虛也在所多見。

 

補氣方藥可說是補養劑中的重要角色,在治療免疫功能失常、過敏體質的調整、久病患者的生活品質提昇,這類藥物的使用常是重要的一環。常用的代表藥物有:人參、黃耆、黨參、白朮等等。而常用的方劑則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玉屏風散等等。

 

(2)    補血方藥

中醫所談的血與西醫的觀念就大致相合了。主要是指血量充足不充足、血流順暢與否、血之滋養功能正常否(血紅素的品質)。但有一點特別要提出來討論的:西醫在判斷貧血與否,主要靠的是血液檢驗中的血容比、血紅素的量以及紅血球的數目;但中醫的觀念中,還要考慮的是血液在各臟器分佈的量是否充足。這也是心血虛、肝血虛分類的原因。我們透過生理觀察知道:身體的微血管約只有三分之一是富含血液的,身體自然會輪流開闔血管,調節血管之含血量。中醫有一些引經藥,可使不同部位的血液充血量增多,進而改善病狀。大自然的原材是充滿奧妙的,不同的藥材具有不同的性質與效果;像揮發油同樣能使血管擴張,但是薄荷與老薑,便會使人有涼與熱的感覺。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桂枝與芍藥,桂枝能使動脈擴張,而芍藥則使靜脈擴張,在「天下第一方」桂枝湯中便善用這種互補特質而治療疾病。

 

在中醫專業中【血虛】指營血不足出現虛弱的病理。由于失血過多(或慢性出血)、臟腑虛損。化生精血機能減退或障礙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虛,出現貧血症狀。臨床上一般分為心血虛、肝血虛、心脾兩虛等証型。

 

補血方藥常用於貧血症、眩暈症與各種的婦科疾病等。而補血劑也常與補氣藥合併使用;中醫有云「氣行則血行」的說法,指的是新陳代謝功能如果推動,則貧血也易於改善,像「當歸補血湯」便是用大量的黃耆,配伍少量的當歸而成。現代的研究雖然發現當歸內含維生素B12,可以治療惡性貧血,但亦不足以說明當歸的作用。因為當歸也有擴張血管、增強血循環的作用,而維生素B12則沒有;當歸也不能替代B12的注射,因為它的專一性沒有那麼強。這只是稍舉一隅,說明中西藥物之間的同異性罷了!

 

常用的補血代表藥物有:當歸、熟地、白芍藥、阿膠等等。而常用的方劑則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氣血雙補)等等。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