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自我」的樣貌-假我
■ 980412 談自我(下)會議記錄
像淨土中的行者,他們在臨終時會放棄假我,追尋極樂世界的法身-真我。淨土中的行者每個人能證到的法身、報身、化身不同,但是他們只有一念要去極樂世界,會把要去極樂世界的念頭當作當時可持的我,以這個可持的我去極樂世界,但這還是指我的一個部分。如果你持我有一個念--我要去極樂世界,那是持比較清靜的我的我,而不是一般五蘊和合的身為我,但憑這一念你就可以去極樂世界,但境界是不同的,所受的果報也不同。如果我們現在就可以把此看透,去一分我執就證一分法身,但要先了解這個概念,這個我是很多東西的組成和互動所成就的,他沒有一定的定性,沒有一定的定性而你又去執持為實有,那就是執迷不悟,實質上我是不存在的。」
華東藏:「假設一個天生具有缺陷的我,因外界的異樣的眼光就會產生一個假我來捍衛自我,也因別人刺激而使得自我更固執、堅強。」
空城計:「剛才說死亡是五蘊崩解的過程,但因我們都持著受想行識的一念而去輪迴,淨土的人都有一念往生極樂世界,那如何再輪迴?」
華東藏:「是問從淨土再輪迴?就是起一念我要去輪迴,就是所謂的乘願再來。」
乘願再來的意思-他起一念可能環境可能是安逸的、挑戰度不夠,所以無法驗證自我修證的如何?故發願再次進入娑婆世界廣渡群迷累積功德-消減自我的持著。
小鸚:「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也沒有真正的解脫?」
華東藏:部分的人已經解脫,不是每一個人都解脫,極樂世界裡面確定有三個人解脫(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般能證到常寂光土,就是真正解脫了。極樂世界的化城是阿彌陀佛的心願所創化而成,可見祂的心念有多強,證佛後,若要渡眾還是要回歸前六識的作用,運用祂的意識去創美好的世界,強建的意識所產生的力量的根底就是佛性。在修行中真實的意涵一定要懂,才不會做很多不必要的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