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靜思語(二)》釋證嚴 著;慈濟文化,民88

【一根小螺絲釘】
做人固然不應將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輕己靈。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螺絲釘,也要注意有沒有鎖上、鎖緊,以便充分發揮功能。

【將「我」看淡些】
人都因為有一個「我」作中心,才有病態、有麻煩,所以要將「我」看淡些。

【勿隨順逆起伏】
人常會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順境時,就高興地得意忘形; 遇到逆境則煩惱悲泣,這都是心隨境轉,被境界所牽制而喜怒無常、起伏不安。

【我是誰?】
人往往不知道自謙,懂了一點點,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動念沒有一刻離開「我」,凡事以「我」為中心,自認「我」說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時時把「我」填滿了自心。
若將「我」仔細分析一下:在未出生之前,我是誰?出生在人間,我又是誰?今天與人計較,又能得到什麼?到底哪一天、哪一刻的我,才是實實在在的「我」呢?其實,每一個「我」都是虛幻不實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林醫師將於 4/19 於苗栗縣中醫師公會,以民眾為對象開講。
主題是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憂鬱症」。
會中將實際教各位如何方便檢測憂鬱程度,
如何預防憂鬱症的發生。
歡迎各位鄉親好友前往參加。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宗門實修第二天,元旦下午的課程,法王從開放提問的問題箱中選取其中一個具共通性的問題:我們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怎麼還有時間修行?如果降低工作品質,在這個不景氣年代,很可能會被裁員,請問法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法王針對這個問題回答說,這是個常見的問題,可見得提問的人重視修行和上師的交代。法王說:「一般人常把修行留在佛堂裡,佛堂門一關,修行就沒了。」這樣的修行是不夠的。

法王舉自己的修行經驗說:一開始,一般人為什麼要修行?有兩個原因──

一是順緣造成的壓力,一是逆緣造成的沮喪。有些人很能幹,上司喜歡交給他一大堆事,他對自己要求也高,沒日沒夜的做,結果引起家人抱怨。而有壓力的人忙起來,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激怒、有情緒,就會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生活和自己,結果身體病了、心理也病了、得憂鬱症,最後是自殺「乾脆不要這個不能帶給自己幸福的自己」。像這些,就要靠修行的方式解決。

法王進一步開示,「所謂修行,就是修心,然後放到行為上用。」「心需要一個家,這個家不在外面,如果心裡有個家,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都會覺得滿足、安定,內在有個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輕鬆輕鬆。」法王說,在藏文裡,修行有兩個意思,「修」是指心中的慈悲、關愛,「行」是付諸身語的行動。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字,都是「動詞」,就是要付諸實際行動。有行持,就會牽動整個社會,引起改變。「只有發願是不夠的,要展現於行為,修行的力量才會顯現出來。」

■你的心,聽話嗎?

「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久了它就會不聽話。」法王說,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會死,光明的心也不會死,死亡時也許會失去一切,色身、財物都會消抓,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而如果不修行、沒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就會覺得什麼事都衝著你來,連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負面的,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生命中難免有逆緣,法王說,消除逆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心的本質,是清涼、透澈、喜樂,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有種內在的寂靜(此處法王說英文inner peace)。」即使在死亡時,有了心的光明,就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心的清涼、喜樂、寧靜,是不會和我們分離的。而所謂修行,就是恢復心的光明、清涼、溫暖。問題是,怎麼做呢?

■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此處,法王提到,要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一 不要把修行當成有時間性;

二 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

三 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

對這三點,法王進一步開示──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班、下班時間,法王半開玩笑說:「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

修行有「時間性」、有「下班時間」的人,平常不修,進了佛堂,勉強去修也行,但會覺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墊,發覺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裡想:「菩提心你在哪裡呀,快過來快過來…」平常生活中不觀修,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就像沒有暖身,就要開始激烈運動,是會傷身的,「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修行要自然、平靜、習慣,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決!」「修行,是慢慢熟練的過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決。」

譬如觀修慈悲,平時不修,修法念誦法本到「願眾生皆具足一切樂及樂因,願眾生皆淨除一切苦及苦因」時,就會覺得很奇怪,連小慈悲都沒有了,又如何能對一切有情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們就要有次第、由近而遠的,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

第二點,不要把修行當功課:法王說,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數字,連做大禮拜也去找一塊比較滑的板子,心想這樣滑得比較快,趕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領受什麼特別本尊法,上師也會覺得我好棒。這樣拚命趕功課的結果,數字是進步了,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重點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數字的增加。」

「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是給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法王提醒,「重點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數字,譬如做一萬遍四加行,累積了很多個「0」,心性上卻沒改變,結果還真是個「0」。

第三點,不要把修行當儀式:法王說,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觀修本尊時,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

譬如四臂觀音,華人都覺得很奇怪,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法王用中文開玩笑說,是不是觀世音菩薩「幹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欽此』,多賜給祂兩條手臂?」多出來那兩條,「也不是藏人裝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幹的」……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重要的是,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什麼,那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象徵,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

■你看到生活裡,熱呼呼、香噴噴的佛法嗎?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種錯誤的修行狀況,接下來要怎麼做呢?

就是直接去觀修生活裡、人世間熱呼呼、香噴噴、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乾乾的文字。「所謂佛法,不只聽到,還要看到,要有直接體驗」,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門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靜之樂,那就是悉達多王子直接體驗到的「法」,那種對生命本質的直接體驗,對修行歷程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在生活裡怎麼修呢?法王說,「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裡,就看你用不用。」當你設計或販賣一樣東西時,可以帶著「布施之心」,讓它的品質更好一點。「布施,不一定要真的給一樣東西」,帶著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對社會的布施,這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布施。就像佛陀圓滿了布施波羅蜜,但世間還有那麼多貧困的人,他到底給了什麼?法王說:「佛陀給了他的未來,他的證悟是未來眾生無盡的資糧。未來無量,眾生也無量,豈不剛剛好?」

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起來,要憶持皈依戒,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發願「今天的一切身語意,都要利他,不傷害任何眾生」,這就開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

有工作的人,要發願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幫助別人,讓辦法讓品質提高,這就是工作裡的修行和布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養成慈悲利他的人,「這樣養孩子本身就是一項修行」。

有伴侶的人,擴大對伴侶的感情,就成為對眾生的愛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會自然影響伴侶,法王說,當一個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園裡澆水,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很溫馨呢。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空海法師於馬來西亞9日禪開示-1

時間:2009.2.26.
先閉目一分鐘,把你的心,拉回到當下。
問候語「大家好,我們會更好,世界會更好」一方面期許我們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一方面也把我們大慈大悲之心,回饋整個世界、整個宇宙。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們,大家好!…「師父好,我們會更好,世界會更好」!

一、與馬來西亞的因緣
因為有不少菩薩們、法師們大家的發心,大家同心協力的合作,才有今天的殊勝因緣,我們能夠在這裡一起來進行心靈的淨化、智慧的開啟。要能夠在馬來西亞辦一次心靈淨化的禪修,不容易!上星期我是第三次來到馬來西亞。第一次是15年前到馬來西亞,純粹是為觀光而來;第二次是幾年前到檳城極樂寺受戒,我受三壇大戒是在馬來西亞受戒,跟馬來西亞也結下很深的緣;第三次就是上個禮拜,這是第一次來馬來西亞弘法、帶禪修。
這幾天我們到過二處馬來西亞華僑所主持的南傳佛教叢林道場去參訪,一般馬來西亞的華僑大部分還是接受北傳的佛教比較多。在馬來西亞能夠成立南傳的叢林修行道場,也是很不容易!他們也算是在默默的拓荒。這二處道場的長老都表示,這是第一次遇到北傳佛教地區的法師,來馬來西亞教導「四念處」禪修方法,他們一方面很高興、也很驚訝,北傳地區終於有人在重視「四念處」的禪修方法,而且也來到馬來西亞跟大家廣結善緣。
前天我們就在馬來西亞的怡保舉辦一場演講,講題就是「心靈成長‧開啟智慧」,參加的人數大約有八、九百人,主辦單位向我表示:這一次的弘法大會,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會有人來參與。我覺得這都是很好的現象,因為大家真的要來到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範圍,我們真誠真心的來交流,大家能夠用真誠真心、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學習的心來交流,這樣我們彼此都會更好,我們每個人都會不斷的成長,我們的世界也會越來越淨化,越來越團結、越和諧。

二、扮演和平天使
所以,我很樂意扮演和平天使,促進我們的社會、促進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祥和、越來越和諧,各種界線、各種衝突,能夠逐漸的大化小、小化無。我也樂見於更多的學員,大家一起來扮演和平天使,讓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越來越淨化,越來越祥和,因為你是你的世界的源頭,我們是我們世界的源頭、源流。大家不要錯解以為這是我慢,以為這個世界就是從你們開始做源頭、源流…,不是那個意思!講這種話是讓大家了解,我們每個人,你都在創造你的世界;我們的世界、命運,也都決定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我們有權利、也有責任去改變我們自己,我們也有責任讓我們的人生、讓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好。
空海今天雖然出生在北傳地區,但我是歷經了卅年的時間,才融會貫通南北傳佛教的教理教義及修行方法。因此,空海弘法所講的範圍,會是超越宗教、超越宗派的範圍,我不是專門弘揚某個宗、某個派,也不是專門在弘揚某個大師所傳授的法門,因為我不侷限在某一宗、某一派裡面。有些人認為我是生長在北傳地區,應該就是弘傳北傳地區的法,那樣也是不對的。
如果有人把我界定為:你是講阿含經,你是講小乘的…,那是完全錯誤。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界定,真的是完全錯誤。如果把我界定是完全弘揚南傳佛法,這樣也不正確,因為我所講的範圍是北傳、南傳佛教的優點,都把它一起講,一起來跟眾生分享,並沒有地理區域之隔。如果你把我認定為只是以佛教的身分出現,就以為空海所弘傳的只是佛教的範圍,這樣的認定也是不正確,因為我所講的範疇,並不只是侷限在一般傳統佛教徒所認知認識的範圍。空海所講的是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實相,所要回饋大家的,是協助大家早日了悟真正的宇宙真理,了悟生命的實相,所想回饋給大家的是讓大家早日認清你自己,認清你的生命的實相,早日真的讓你能夠了悟真理實相,來到安心自在。
我所要回饋大家的,就是協助大家成就你自己,讓你能夠早日做你自己生命的主人。我不是來弘傳教理教義,我也不是來收信徒,我不是要成立宗教事業,那些對我都不重要,我也不是要那些,空海就是以一顆感恩回饋的心來回饋大家,把我所知道的宇宙真理、生命實相,無條件、無保留的來跟大家分享。所以,請大家先有一個認識,我所講的範圍是會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範圍;我所講的範圍是以宇宙的真理實相為依歸,以真正能夠實質來幫助大家了悟真理、了悟生命實相,實質的讓大家能夠感受到受益、受用,逐漸的在脫胎換骨。我所希望的是能夠幫助大家真的能夠早日開啟智慧,遠離顛倒夢想,就這樣很單純。

三、歸零
因此,請大家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暫時統統放下;把過去所修的法門,也暫時把它放下。不是說我們在排斥,空海不會排斥任何法門,不會排斥任何大師,為什麼我們在禪修時要暫時把這些知見、方法放下呢?因為如果你沒有放下,就沒辦法一心一意的來吸收到解脫道的方法跟精華、精髓。如果你沒有一心一意的用功,那你所學到的、聽到的,都會只是在淺層的皮毛,你會用過去的觀念知見來理解,這樣你的生命不斷地在混淆之中,你也不知道。所以,不要用過去的觀念知見來理解,不要用過去的方法來解讀,暫時讓那些統統放下。
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歸零」,讓自己以一顆清淨的心,來開始聽聞、開始學習,一歩一腳印的去聞、思、修,一歩一腳印腳踏實地認真的實踐、練習,讓自己的身心在幾天內,就能夠寧靜沉澱下來,後面的幾天我們就能夠回饋大家更多的法寶,真正活生生的法寶。四念處的修行,希望在這幾天內,讓大家完整的歷練過,身、受、心、法,能夠協助大家整套完整的修練過。
如果具足前面的聞思基礎,而且又能夠歸零,又能夠身心柔軟,一歩一腳印的去練習、去修,你隨時都會有開悟、見法的可能,你的生命隨時都會有脫胎換骨的可能。這就是佛陀以前所講的,你只要是聽聞正法,之後認真的去聞思修,什麼時候能夠開悟見法,那是不待時節因緣,問題就在於我們能不能歸零,這是每個人的第一課所必須要做的。如果你不能歸零,以為自己是老修行,以為自己已經參加過很多次的禪修,以為自己已經懂了,你只是來參考、來比較看看,這樣的話,你還會繼續停留在你原來的世界裡面。
如果你真的能夠自我挑戰,讓自己從零開始,讓自己從不知道開始,讓自己從不會開始,能夠這樣的話,你的心就已經準備好接受「無上甚深微妙法」,你能夠把瓶子清洗乾淨,就有因緣接受到純淨的甘露水。空海所講的不是教條,不是宗教信仰,所講的是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範圍,所講的是來自於靈山純淨沒有污染的聲音,也希望大家能夠用純淨的心靈品質來聽、來看、來修,不要帶有成見,不要帶有預設立場,更不要有比劍、挑戰的那一種心態。「滿招損,謙受益」,你真的能夠把自己騰空、清淨,先讓自己的瓶子保持清淨、乾淨,那無上甚深微妙法、甘露水就會傾倒進入你的心靈裡面,讓你品嘗、讓你體會。

四、觀念知見要正確
修行路上有很多很多的岔路,每個人都在追求解脫,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自在、安心、安祥,問題是你所使用的方法是正確還是錯誤,你對於邁向究竟解脫,你的認知是否正確。所以,同樣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追求安心、追求解脫,但時間卻有快慢之分,慢的話,要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三大阿僧祇劫,換算出來至少一百億年。這不是在說天方夜譚,如果觀念知見不正確,確實是要修個好幾百萬、好幾千萬年。如果你的觀念知見正確,就能夠選擇正確的方法,觀念知見正確、方法正確,你要邁向解脫的彼岸,佛陀就跟我們開示,那是不待時節因緣,隨時都有可能。
所以,為什麼佛陀2500年前在帶領大家修行之時,大家要修行證果,都是那麼快、那麼容易,因為佛陀就是直接講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實相,佛陀講經說法不是依據著某一部經、某部論在講,佛陀講經說法都是講宇宙的運轉法則、宇宙的真理、宇宙的實相、生命的實相。他們都是現觀身心內外、宇宙的實相,然後了悟出原來宇宙它非常深奧的運轉法則。如果我們不了解,那就處在「無明」的情況,你的所作所為就會背道而馳。
如果你了解了宇宙的運轉法則之後,你把「無明」轉為「明」,這時候很自然的,你的所作所為,就會合乎宇宙的運轉法則,合乎宇宙的特徵特性。小的範圍而言,你會開發出你的清淨本心,沒有污染的清淨本性,也就是佛教所稱為的「佛性」、「佛性」。當你能夠開發出你的清淨本心本性,所流露出的一定是大慈大悲、大愛,所作所為一定跟宇宙的運轉法則一致的。
所以,修行~~就是你是在苦海,還是來到解脫,就在於如果你不清楚「三法印」,不清楚宇宙的運轉法則,那你就會背道而馳,而且是一直在練功夫的世界裡面練功夫,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連自己也覺察不到,結果越修越行,或是越修、脾氣越古怪,或是越修越孤僻,越是看不起別人,因為他自認他是個清淨者、聖者,像這樣就是因為觀念知見不正確。真正的修行,是回來修正我們自己的身行、口行、意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自己的身行、口行、意行,絕對不是越修越行。當你認為你越修越厲害、越修越行,你是走在「世間法」上面,你在「世間法」裡面修,在「世間法」裡面練功夫,你不知道,你認為你練就十八般武藝,練就一身高強的功夫,但是不要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當你認為你越厲害之時,敵人就越多;當你認為你越厲害之時,你的苦海也就越大。這個含意很深很深。

五、出世間法的修行觀念
一位真正了悟真理實相的人,就像佛陀所講出的解脫之路,那一種觀念知見,那是一種「出世間法」,那一種觀念知見跟一般眾生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是180度相反。我再強調一遍,真正智慧者所講出的出離苦海、解脫的次第方法步驟那一種修行方法,跟一般世間人所認定、所認知的是180度相反。所以,要真正聽聞到「出世間法」,讓你這一生、這一世就能夠出離苦海的「出世間法」,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是形容,而是真實,因為你要接觸、要聽聞真正的「出世間法」,不容易!
如果你的決心、魄力不夠,你的身心不夠柔軟,就算你遇到真正的「出世間法」,因為它不是要讓你越來越厲害,它反而是讓你的功夫全部要自廢,瓦解你的那些我是、我能、我慢。如果你的魄力、決心不夠之時,你會害怕、你會脫逃,你會用習以為常的認定、認知,來找你所要的方法,但眾生看不到。很多修行人,他一樣是在構築夢幻世界。如果你的觀念知見不正確,用世俗的觀念去修,就算你成為修行人,跟世俗人所作所為,同樣的你到後來會發現,還是一場夢一場空。
真正的解脫道,真正的「出世間法」,它的方向、它的方法、它的觀念知見,跟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認知是180度相反。一般眾生如果你的決心、魄力不夠,你是隨著你的習氣、習性、認知而做下去,所以會繼續在苦海裡面浮浮沉沉。邁向修行、出離苦海,你真的想要出離苦海,邁向「出世間法」,邁向真正的解脫道,那是唯有回來反觀我們自己,淨化我們自己,改變我們的觀念知見、習氣習性。
所以,「出世間法」的修行,不是越修越行。「出世間法」的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也就是修正我們偏差、不正確的那些觀念知見、行為,具體的展現出來就是,你會不斷的在改變~~改變自己。你會發現自己不斷的在脫胎換骨,生命一直在成長、成長;你會發現昨天之前,原來自己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原來自己是活在「世間法」~~有為、有所求的世界。
「出世間法」的修行,我套一句老子的名言跟大家分享,就是「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太棒、太厲害了,短短的幾句話告訴我們,世間法的修行,世間法的觀念知見,是覺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抓取越多,得到越多,世間法的修行觀念,你會越來越厲害。但是到後來你會發現,你是在苦海裡面浮沉。「出世間法」為道,講的就是真正的修道,真正的修行,真正的邁向「出世間法」,真正的返回到返璞歸真、生命的源頭,也就是要邁向我們的究竟歸依處。
「為道日損」,你是要不斷的放下、放下,不斷的把那些我慢、固執的習氣習性,把那些深厚的觀念知見軟化、淨化。「為道日損」也就是佛陀所講的,要不斷的放下、放下、放下。過去習以為常的認知要放下,過去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要放下,過去習以為常的審判、認定、判斷要放下,給自己有無限的空間。如果你不放下過去所擁有的那些,你的生命就不會成長。你沒有自我挑戰、沒有自我突破,你的生命就不會成長,它會停留在以前過去的水平世界裡面。
所以,真正「出世間法」的修行,就是不斷的放下。把那些你根深蒂固所抓取的觀念知見,也要把它放下。還有,你也要把你所不可能放下的,也要放下。這一句話很深、很深,因為一般人你說「放下、放下,我已經放下什麼、放下什麼…,我放下了,我已經放下很多了…」但是一般人還是只能放下你所能放得下的,你深層裡面放不下的,你還是放不下。
修行邁向解脫的十個結縛,總共十個結縛,證到三果的人還有「五上分結」沒有斷除。「五上分結」就是一般人很不容易放得下的生命核心,那個「自我」、「我慢」還存在,「無明」還存在。證到三果的人,還有我慢、還有無明,那是很微細的,因為那是觸及到、深入到「自我」它所能夠存在的、所要抓取的那個生命核心技倆。如果你這方面沒有反觀深入到這深層裡面去看到那個自我的問題,就算你再怎麼放下,都只是放下你所能放下的。如果你這個自我沒有突破,「我慢」跟「無明」~~屬於「五上分結」這部分,你是沒辦法淨化、沒辦法看到、沒辦法斷掉。只要你沒辦法斷掉,你還是不知依歸何處。真正的究竟歸依處在哪裡,你還是不知道。
以上所講的,都是非常重要的。邁向解脫不是去跟別人比較,不是去跟人家較量,更不是去跟人家見諍,那些都是在修我慢,那些都是在世間法裡面修。真正走在解脫道上,真正走在「出世間法」上,唯有回來反觀自己、淨化自己,看能不能早日把我們自己內心的種種結縛一一的照見到,然後一一的淨化掉。你要邁向修行,邁向解脫之路,唯一最需要挑戰的是自己,不是別人、不是外境,不是所謂的天魔…,不是那些!

六、自我挑戰、自我突破
邁向修行,邁向解脫之路,唯一要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你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判斷,那些很容易讓你形成「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那些觀念知見,讓你習以為常的在原來所認知的範圍裡面運作,就是在這個世間~~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運作。如果你沒有自我挑戰、自我突破,沒有辦法超越這個層次上來,這個層次以內把它稱為、權說是這個世界人類的思想的範疇或範圍。
人類習以為常的思想範疇,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運作。只要你還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你的衝突、你的苦海,就會繼續存在,就沒辦法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涅槃。只要你二元對立的觀念還存在,就無法找到生命真正的和諧、真正的解脫。所以,真正的「出世間法」,就是把我們的觀念知見要出離,出離這個世間層次的範圍之內,你要超越出來,超出這個世間的範圍範疇,這個叫做「出世間」。出離苦海、出離六道,就是出離這個習以為常的範疇、範圍。
所以,錯誤的觀念知見就以為說:「我們要出三界、要出離六道、要出世間,結果就變成消極悲觀…」絕對不是這樣的。真正的解脫道,真正的「出世間法」,就是協助大家心靈不斷的成長、成長上來,比如說,原來人類的思維層次,是在整個宇宙心靈品質的40%以內,20%~40%的這個心靈品質層次,這個品質層次裡面是二元對立,身見、我見、我慢、衝突,因此會有很多的痛苦、會有很多的苦海。
「出世間法」的修行,就是協助你超越上來,邁向高等的心靈世界。大家所了解、所崇拜的那些佛、菩薩、解脫者、智慧者,他們就是心靈淨化、成長上來,來到比較高等的心靈世界。因此,修行就是幫助我們心靈淨化,心靈品質的提升,邁向高等心靈品質的世界,讓我們成為具有高等心靈品質的眾生,你可以把他稱為幾地幾地菩薩,或是幾果幾果的聖者。如果他完全的淨化,貪瞋癡、我慢完全的止息,來到「大圓鏡智」,你要把他稱為解脫者、稱為佛陀、稱為聖者…,那都無所謂。
因此,修行絕對不是否定生命,絕對不是往消極悲觀。如果你的修行觀念是消極的、悲觀的、等待死亡…,表示你的觀念知見還有待校正。修行就是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放下、超越、淨化,讓我們的心靈品質不斷的提升、提升上來。當你的心靈品質不斷的提升上來,自然就會開啟我們生命的潛能,智慧就會不斷的開啟,而且你會發現心靈裡面是越來越豐富,於是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富有。這時候你就是在不斷開啟本自具足的寶藏,這種寶不是世間的金銀財寶。

七、開啟本自具足的寶藏
世間再多的金銀財寶,沒辦法讓你真正的安心自在;世間再多的金銀財寶,當你兩眼一閉、呼吸停斷,一毛錢也帶不走,一塊磚、一塊土,你也帶不走。當你在死亡的時候,你帶不走的,這些東西叫做「身外之物」,是屬於「世間法」,是屬於「方便工具」、「方便法」。解脫道要送給你的是真正的寶,真正的寶財、財物。真正的法寶,真正的寶藏,當你緣盡要離開這個世間之時,您一定可以帶走。
當你緣盡離開世間,能夠帶得走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如果你沒有開啟智慧,你就繼續處在「無明」的世界裡面,處在苦海的世界裡面。如果你能夠開啟智慧眼,你就能夠開發你生命無盡的寶藏,因為這時候你會感受到、發現自己真的很富有,你沒有欠缺什麼,這時候你才會來到真正的知足。你說要知足常樂,到很多地方都會看到「知足常樂」四個字,問題是你要來到「真正的知足」,那不是說人家告訴我們,我們就應該這樣,就能夠做得到,不是這樣啊!
你要真正能夠知足,一定是要你真的發現你真的很富有,這個不是自我暗示、不是催眠,也不是說我賺了很多金銀財寶,不是啊!而是當你心靈淨化之後,當你智慧眼開啟、法眼開啟,你會發現到你真的是很富有的人,這時候的知足,才會是真正的知足。當你知足快樂,這時候你內心就絕對不會起貪、貪心,那些結縛才會真正的脫落、斷除。當你不會起貪,當你覺得很富有、很知足,你不但不會起貪,而且由於你覺得自己很富有,你還會到處跟眾生送法寶,廣結善緣,因為你發現自己確實有很多的寶。
所以,你到處都可以跟眾生送禮物,而且所作所為,自然的是無條件、無所求,這就是佛教所講「三輪體空」的佈施,不管是世間的財佈施或是法佈施,那都是「三輪體空」的佈施,無條件、無所求,沒有主宰欲、沒有催眠、沒有意思食。因此,佛教所講的那些高等的境界,那都是真實的存在。問題是,怎麼樣來到真正「三輪體空」的佈施呢?怎麼樣來到真正的知足常樂呢?怎麼樣來到《心經》所講的「無所住」又能夠「生其心」呢?

八、做到真正的知足
如果沒有透過方法次第,逐漸的去落實、實踐,縱使誦千百萬遍的《金剛經》,還是沒辦法真正的了解,還是做不到。說要「三輪體空」的去佈施,但是一遇到歷緣對境之時,馬上又被境界所吸引了。所以,真正要做到那些境界,是要透過真正腳踏實地的聞、思、修、證,聽聞到真正的「出世間法」,了解什麼是「世間法」,清楚了解什麼是「出世間法」,它的分水嶺在哪裡。
當你的觀念知見正確了之後,你的修證就會正確。注意喔!你的觀念知見在引導你的行為的方向。如果你的觀念知見不正確,你的行為、你的修證,就不可能正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如果你的觀念知見正確,你的修證就會正確,不斷的邁向、邁向究竟解脫。佛教所講的「八正道」,以什麼為首?以「正見」為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強調要來參加解脫道的禪修,要有「阿含解脫道」的聞思基礎,要有「四念處」的聞思基礎,否則會不容易分辨出自己現在是走在「出世間法」上面,還是在「世間法」裡面修,不容易對照得出來。當你有所走偏差,也不容易對照得出來。所以,我們不是只告訴大家修行方法、法門。
如果只是要傳授某個修行方法,那很簡單,我也很輕鬆,只是要告訴大家一些修行方法,然後大家按照著這些方法去修、去練,那這樣很簡單、很輕鬆。但解脫道的重點,不是只是在傳授你一些修行的方法,我認為方法越簡單、越單純越好,這些是幫助你身心寧靜、沉澱下來,這些都還只是方便前緣。「身念住」的開發很重要,「受念住」的開發很重要,「心念住」的開發都很重要,但最珍貴的是「法念住」的開發。
解脫道是要協助大家早日見法,早日「明心見性」,早日開啟智慧。法門、方法容易學,智慧非常不容易學到。畫畫、雕刻、美術、設計,那些技巧容易學到,但是神韻生命力不容易學到。要傳授一些修行的方法、某個法門、某個方法,這個很容易!但是能不能幫助你真正的開啟智慧,能不能協助你、讓你的生命真正的活過來,生命脫胎換骨,這是不容易!修行要證果、要解脫,說證初果、二果、三果,那個都不是在方法你應用得多熟練,把四念處應用得多熟練,然後從那裡來界定你有沒有證果…,不是這樣!

九、放下包袱、放下成見
如果你的觀念知見錯誤,就算你很認真用「四念處」在修,還是在「世間法」裡面修,「八正道」那一章節就有在講出來,連「八正道」、「四念處」都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區分。希望大家能夠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放下,如果你認為你已經會了,如果你認為你已經知道真理實相,我就沒辦法告訴你真正的真理。所以,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自我挑戰、自我突破,把過去的統統歸零、放下,讓自己用一顆清淨、無污染的心,回復到像一個小孩子的赤子之心。
小孩子學習東西很快,因為他沒有包袱、沒有成見,因此小孩的學習能力很快、吸收能力很快,而且小孩子的快樂也特別多,因為他們沒有包袱、沒有成見。今天第一節跟大家勉勵的就是把那些包袱放下,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如果你們讓自己先有這樣的準備,在這短短的九天之中,你就會有無限的可能,讓你的生命大大的突破。

十、開發明覺‧安住在每個當下
從現在開始,請大家安住在每個當下,動作慢下來、慢下來,輕柔明覺~覺察你每個當下的動作,「四念處」的修行,那是全面的開發,明天開始我們會講述具體的方法,協助大家逐漸的深入。從現在開始大家禁語,一方面禁語,一方面讓自己的身心逐漸柔軟下來、穩定下來,記得!動作要輕、柔、明、覺,每個腳步都要清楚的覺察到,你的舉手投足要清楚覺察到,從現在你就開始進入24小時的修行方法。
「四念處」的開發,嚴格來講,沒有禪堂內、禪堂外之分,「四念處」的開發,那是全面性的在修行。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屈、伸、俯、仰,都在修行,明天會跟大家做比較詳細的解析,現在大家只要掌握一個原則~~輕柔明覺,活在每個當下,注意你的每一個腳步,注意你的每一個動作。第一天先開發我們的「身念住」,把明覺的程度要逐漸的開發出來。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華東藏

所謂混亂與寧靜,都只是心的一個相貌。
觀看心的相貌,專注於觀看,就會泯除對於相貌的執著。
既已不執所觀的相貌,相貌即成空;
那麼能觀者沒有對待,觀看者亦成空。
這是假觀與空觀齊修的法門。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