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在佛法中之位置

                            恭錄太虛大師講無量壽佛經要義

 

  一切淨土通義

 

土即國土,亦即世界依住之義。所謂淨者,即清淨無垢義。謂此國土,其受有樂無苦,其行有善無染,乃極莊嚴淨妙無上清淨之依處也。又淨為洗淨污穢之動詞。此云淨土,謂菩薩因中依眾生心修種種清淨之行,而使眾生世界清淨,以嚴淨此不淨國土令淨。具此二義,故名淨土。

 

  嚴淨佛土

 

一切大乘佛法,都是嚴淨國土之行。

以諸菩薩最初發大乘心,乘大悲願,不同小乘專為自了。

而菩薩初發心,即為普度一切眾生。發此心已,然後修行。完全依眾生之心為心而修行,無自身想,即攝諸眾生以為自。

維摩經云:若菩薩修淨佛國行,當何所依?依眾生心;所謂眾生心淨則國土淨。

    譬如現在國家人心不淨,遂成此多災多難之國土,皆由眾生煩惱惡業增長之所成故。而諸菩薩為轉惡業成淨行故,乃發大心,率眾同修淨行。一國如此,一國安全。世界如此,則全世界和平。

是故菩薩修行,不為己利,即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心而修行也。

    此行即為淨佛國土之行,能淨一切眾生心故。一菩薩行如是,一一菩薩修行亦復如是。何以故?

    譬如一燈在室,其光遍照;一一燈在室,光光遍照。故諸大乘菩薩發心修行,皆為淨佛國土;而諸大乘佛法皆是淨土法門,此嚴淨佛土之義也。

 

 

 

2  清淨國土

 

清淨國土,及種種清淨世界,與種種清淨依處,皆名淨土。則此淨土之義甚為普遍,較前尤廣。今可分二言之:

 

一、豎顯三種淨土之義  

 

一者、變化淨土。

    在天台教,即所謂凡聖同居與方便有餘淨土是也。此為佛菩薩應六道凡夫與二乘賢聖之機,所示現之清淨佛土也。故名曰變化淨土。為六道凡夫而現者。如佛應在天則天有淨土道場,乃至地獄、鬼、畜無不有佛示現其中,亦即有佛所安居之佛土在故。佛變化身應在人道,則變化土亦在人中。而變化佛非僅應於六道,即應二乘聖者及三賢、四加行菩薩之機者,亦為變化身土;唯轉增勝妙,謂之勝應身土耳。故此云變化土,攝凡聖同居淨土及方便有餘淨土也。

二、受用土:

    此之受用,即受用果報之謂也。所謂造何種因,受何種報。在佛菩薩之果中,為實報莊嚴淨土。此亦分二:一者、自受用,二者、他受用。他受用者:即菩薩所緣無邊相好之身,無邊莊嚴之土,若華嚴經所明華藏世界是也。此乃佛隨菩薩所證、非佛自受。然亦唯有登地菩薩能可了知,地前及餘可知也。自受用者:謂佛果上自所受用,故此清淨佛土,唯佛與佛乃能證之。然則其體為何如耶?謂以無垢清淨菴摩羅識、四智相應為其體性。若欲自心親證了知,非至成佛時不能也。

三、法性土:

    他處亦名常寂光土,此即諸法平等真如法性。此之法性,入初地時能證少分;至於佛位證乃圓滿。蓋諸法從本以來之清淨自性,非從佛淨而淨,是故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此之淨土,乃名法性淨土。

     凡愚如此,菩薩、佛亦如此,乃至一草一木一微塵,亦無不如此,無不自性清淨。然必佛智乃能圓證,故亦名佛淨土。

    上之諸義,統攝一切佛法,故以法性等三種淨土而言之,世出世法無不攝入淨土法門。

    入此法門,則一切法無不包含。修天人法,則得凡聖同居淨土。修二乘法,則得方便有餘淨土。果修大乘菩薩之行,則得實報莊嚴淨土及常寂光淨土。

    隨其修入之門不同,修法華行則成法華淨土,修密宗行則入密嚴淨土,修禪宗行入自性清淨土。

    概言之:即無論人天、小乘、大乘,所修者是何淨土行,則得何淨土果。而此淨土一門,故能統攝大小乘世出世法因果,罄無不盡。由上來所說二義以觀之:一為最勝佛法之大乘不共法;二為無所不攝之普遍一切法。

 

二、橫論十方淨土之義  

如大乘經中所說義:西方極樂淨土,東方藥師琉璃淨土,上方眾香淨土,乃至十方世界種種淨土。即極樂亦為十方淨土之一,不過總集十方淨土之勝,而現為西方淨土耳。此則淨土通義之所以包含內外,普攝無餘者也。

 

 

  彌陀淨土別義

 

阿彌陀在因中即法藏比丘,曾多劫觀察無量清淨土,統攝發願,修成彌陀淨土,為勝方便,廣度眾生。如是由上通義,歸到十方中之西方彌陀淨土,則諸通義皆攝入於彌陀淨土。

故此進辨別義:法藏比丘因中發願,即願攝十方諸眾生,共生極樂,永出輪迴。而諸大菩薩於因中之根本願雖同,但如何度生,則方便有異。

阿彌陀則專示現莊嚴功德無邊之清淨土,引諸眾生起深仰慕,持名往生,入正定聚,即於菩提得不退轉。就漢土一般人而言,每不知此娑婆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但阿彌陀佛則無人不知,可見阿彌陀佛與一切眾生於過去劫中結緣非淺鮮也。

今阿彌陀佛既由因中發願而成此勝果;而十方諸佛於攝受眾生法中,亦以彌陀淨土為最勝妙方便,勸導眾生,往生不退。

又此淨土,眾生固能深信稱念,自然一一得生極樂,乃至成佛。故此方便為根本之方便,一信信入,即決定成佛無疑也。然此彌陀淨土法門,置之佛法總聚之中,位置如何,今制一表為嗢柁南,後解說之。──淨土宗十住心論表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1 談淨土與修學報告讀書會

■ 文/ Amy.流程表


830-900    播放--大地和風音樂--

900-930    老師引言

930-1000   主持人開場 –一枝草一點露

1000-1100  討論淨土

1100-1200  修學報告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修學報告

1500-1530  成長  電子感恩卡 頒發全勤獎

1530-1600  下學期課程討論

 

. 工作分配

  剪輯大地和風3首-兆翔

  收集修學報告-肇嘉

  電子感恩卡-阿城

  香積-收集菜單不重覆-環保3寶-收拾乾淨—自然 JEN  覺勇 

  手語隊-小金魚 覺勇 JEN 心星 吱吱 隨喜興趣者

  當天所有電腦播放—肇嘉

  讀書會記錄-阿城

 

.細項說明

   1.大地和風CD  一枝草一點露DVD  成長CD 三首歌詞如附件

   2. 大地和風 : 菩薩雲來集—即環境感受淨土氛圍

   3. 一枝草一點露:開場—體會心中淨土

   4. 成長—感恩老師的教導

   5. 頒發全勤獎等獎項與優秀學員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心淨則土淨

■ 摘錄/證嚴法師靜思晨語


人類所依止的世界,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人們最大的幸福。
然而聰明智識的擴展,卻為世間帶來許多危機。例如科技發達,對社會文明水準有提高的作用,對物質生活的享用也有所幫助;但是卻也造成許多後遺症,並潛伏著破壞自然環境的高度危機。

此外,部份人的自以為聰明、投機取巧,導致怪、力、亂、神的充斥與氾濫,製造許多社會問題,也發生許多暴力現象。這類人以文明功利創造者自居,殊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損人不利己,小則毀滅人我,大則毀滅家國世界。

『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古聖先賢憂道不憂貧,能時時刻刻秉持仁心正道,未生惡念之前,先防患未然;心不生惡,則身不犯錯造罪。
人人少慾知足、安貧樂道,思想純正不偏邪、生活樸實而無華,即可長保太平安樂的日子。

若急功近利,不擇手段、爭取計較,為圖謀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日後的安危,則破壞了自然的美態,毀掉了人生的真善美感,造成險惡的醜態。如此逞一時之快,將禍患無窮,到最後才亡羊補牢,則為時已晚矣!

孔子曾說過:『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良禽亦擇善枝而棲止,何況是人?人人心中都有一塊淨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明淨無染,則雜草亂麻不生於心田,而且會常開智慧之花,永結菩提善果;不僅美化自己的人生,也淨化社會人心。

心淨則國土淨,要時常保護心念,不要讓貪瞋癡等邪惡毒害侵襲;要積極救護世界,不要讓災難破壞家園、讓暴力充斥社會、讓禍害污染大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莫短視近利,造下永遠都無法挽回的錯誤,而千古遺憾啊!
身處寶島樂土,人人應當知福、惜福、再造福。『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一念惡心起,種種災難生』,祈願大家彼此鼓勵、去惡向善、仁民愛物,為後世留下和樂淨土與優良典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淨土同修法門

■ 摘錄/印光大師開示



◎【目標】:捨識用根、淨化心地
◎【揀擇根器】:持戒修福者
◎【《彌陀要解》】:
1.『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2.『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你先事上念,然後就自自然然變成理念了,那就是實相念佛了,所以即凡心成佛心。
3. 『一心亦二種: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
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種顛
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印袓開示】: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
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
不知法者多受損也。

(一) 念佛功在制心                                (摘自智諭老法師《師父的話》P185)
□今天告訴大家念佛用功的辦法。念佛,不是空空念一句佛號。有用功的法門,
要點在制心。
。如果你念佛不攝心,沒有用。你發現你的心跑掉了、散掉了,趕緊把它捉回來,
安置在一聲佛號上。
。天天這麼用功,久久用功,若干年以後,你的心才慢慢地、漸漸伏下來了。
。那時你會開兩種慧:開無漏慧,近小乘法;開中道慧,近大乘法。
。我們不夠資格,大略能開無漏慧已很知足。
。各人觀察自己,我的心跑掉了、散掉了,到別處去了,趕緊念佛,教你
的心制於一聲佛號。如果你的心散掉了,那是太可憐了。
□平時,什麼樣的人可以得成就呢?不用心機的人。
。你們出坡做事,當然要用心;事過無心,不可記在心裏頭,憶持不忘,那總被
六道輪迴所限制。
。如果有一輩人喜歡用心機,這個不得了,遲早要到業鏡臺前去。所以大
家記住,事過無心,這樣才能得成就。
。還有一個要點,「制心禪」,並不是呆呆地無想,那錯了,走入外道了。制心要怎樣呢?要使你的心朗朗(就是清楚明白)而寂寂(不散亂);雖然是你的心寂寂,而朗朗。如果僅僅的什麼都不想,那是愚癡法,是六道根。
□記住,念佛功在制心。你久久用功,可知道你念佛功夫深淺。我們看出來,
四種念佛:觀像、觀想、持名、實相,唯有兩種念佛制心最好,就是【持名
與觀想】,都在制心。
。如【觀像】,教你心不亂啊;
。【觀想】,不是教你隨自意亂想,要按照《十六觀經》,一步一步觀,還是一心
不亂。
。可是最方便的是【持名】。
。【實相念佛】直接入一心,沒有方便;【持名念佛】有方便。
。所以,你的心假使感覺散亂掉,隨外面的環境轉了,趕緊念佛,用功。
□我特別提出這法門,大家要留神用功,救你自己。
。譬如你們做事的人-執事僧,難免用心機。如果發現心有負擔了,心散亂了,
心被繫縛了,趕緊念佛!念幾句佛號,把它住於一句佛號。佛號【念清楚聽清
楚】以後,叫【朗朗寂寂】,朗朗一定是寂寂,事中不留心。
。希望大家,各自用功,千萬不可用心機。用心機,遲早自己受害。閻王老爺殿
裏的業鏡臺上,那都是用心機的人,到閻王那裏還用心機:「我沒有做那些事!」
好!到業鏡臺去,就現了。現出來的,你自己做的自己看,跑不掉的。所以千
萬注意到!
□制心法門是無上法門,佛所傳。大家還記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吧?
。天臺家立【凝心襌、制心禪】,再進一步就【體真禪】了,那入聲聞四果道了。
所以,制心一門很重要,希望大家本此而修。
。大家不相信自己觀察,如果你如此用功,會感覺你的心好像獼猴一樣,沒有一
剎那停止。
。如果要教它停止,唯有停止在【一聲佛號】上。
*它沒停止叫什麼呢?生死流。
*停止在一聲佛號上,叫涅槃流。
。不相信你現在觀察,現在你的心就沒有停止。
……………………………………………………………………………………………
(二)  般若、淨土同修法門,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
義亦復相應。
◎◎◎◎◎◎◎◎◎◎◎◎◎◎◎◎【一心】◎◎◎◎◎◎◎◎◎◎◎◎◎◎◎◎◎◎
☆放下亂想。閉目澄慮。想身坐蓮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我面前。
☆竭誠盡敬。口念佛名。【攝耳諦聽】佛念。自不思議自性本體中流出。
☆不在快與多。貴能時時返照自心。方能句句分明。不昏不散。念而不念。
☆念到不念自念。念念真空。外不見世界。內不見自心。
☆因於念佛之事。從而契寂光之理。心口一如。事理相應。一念想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
◎◎◎◎◎◎◎◎◎◎◎◎◎◎◎◎【一心】◎◎◎◎◎◎◎◎◎◎◎◎◎◎◎◎◎◎
『一念相應』:即「淨念相繼」之根,淨念相繼,即從一念相應而來。



『一念清淨』:淨心無相,無人得知,惟有「如來」能知能見,
『如來是法身』:是人「一念相應」,即與如來「心心相印,光光相照」。
如來悉知,是「性中知」,正是「悟徹佛性」。
如來悉見,是「性光照」,正是「初開佛眼」。
…………………………………………………………………………………………………………………………………………..
【方法闡述1】:
……………………………………………………………………………………………………………………………………………
☆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然於一切有對待的塵境之外。
☆即復提起一句佛號,令佛與念水乳交融,與虛空法界成一大光明海。
☆但如是驀直念去,
☆心少昏散,便振作而融攝之。
……………………………………………………………………………………………………………………………………………
【釋義】:
1.    超出塵外者:
「性體」本如是故,「虛空」無相不相故。
常作此觀,令此心空空洞洞,則念佛時便易得力。
2.    水乳交融者:
*即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令「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也。
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故今如此
一念「念佛」,便念念上與諸佛菩薩「光光相照,同生歡喜」;下與一切眾生,
「息息相通,同蒙攝受」。則是「念念上求,念念下化」,故同成一大光明海
也。
*又復我心佛心,即同一性海,則亦不分別「極樂世界在虛空法界外,在虛空法
界內」;亦不分別「極樂世界在心內,在心外」。故同成一大光明海也。
3.    但驀直念去者:
*不分別「有好相,無好相,得速效,不得速效」。(緊要)但如是所向無前,
至誠念之而已。
4.    更須勤提「應」字,以振作之,不令懈怠。
*常作念曰:所發何心耶?「眾生待救方殷,諸佛相期甚切,若少懈怠,則所發
心,便成妄語,努力努力」。以為策勵。此是「應」門。
*若起他念,前將「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二語,懇切提撕,綿綿密密,不令間
斷。
……………………………………………………………………………………………………………………………………………
【方法闡述2】:
……………………………………………………………………………………………………………………………………………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
☆如鏡當臺。隨境映現。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
☆妍媸自彼。於我何干。
☆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1.常使其心。虛明洞徹。
*心要虛、要明,「洞徹」兩個字是形容虛明的。
心裡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牽掛,不可以有執著。凡是心裡有牽掛、有分
別、有執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裡面沒有這些。
2.如鏡當臺。隨境映現。

*心好像明鏡一樣。隨著境界而現象。古人所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外
國人走到鏡子的前面,鏡子就現一個外國人的影相。中國人在鏡子面前,現的
是中國人的影相。事實上鏡子裡,並沒有漢跟胡,鏡子裡面空空洞洞,什麼都
沒有,它可以雖隨著境界現象。
3.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
*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並不能轉變它。因為它永遠如如不動、乾乾
淨淨、一塵不染;心地裡頭,一物也沒有,無牽無掛。
*如果說看到鏡子的相,覺得這相不錯,把它畫上去,那就染上了,就為境界所
轉了。
我們現在很可憐,眼見色,為色所轉;耳聞聲,為音聲所轉。一點都作不了主。
我們不知道,「真心」是不動的,是空寂的、湛然的、靈虛的。換句話說,我
們自己不認識自己。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裡,迷失了。
*外面境界相與我們有沒有干涉呢?沒有干涉,正如同明鏡現相一樣。
4.妍媸自彼,於我何干。
*鏡子照的相,美也好、醜也好,與鏡子何干呢?並不相干。所以我們自己的心
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我們這個心像明鏡一樣,照雖然照,一塵
不染。好、醜、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的心如鏡子實在不染,如如不動,初
學能夠這樣用功就不錯了。雖然這不是第一義,也算是第二義,與第一義就相
差不遠了。
*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塵」的境界,確確實實與自己心性,沒有關
係。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了。
5.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這有多自在,多自由。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
心裡也沒有煩惱,不留戀。就像明鏡照物一樣,來的時候,明鏡沒有歡喜;去
的時候,也沒有煩惱。
◎幾時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能做到如如不動,我們在佛法裡面,基礎算是
打好了。
當然我們都想得到這樣的功夫,可是話說回來,這個功夫真正的修學起來,又
談何容易。難與易,在於我們自己的誠心,如果我們誠心的去做,就不難;假
如我們放縱的去做,那就難了。
…………………………………………………………………………………………………………………………………………..
心喻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彿,非真也。試舉一二:如喻心以鏡。
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
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
*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
云妙明真體?或喻寶珠,或喻虛空,種種之喻亦復如是。(ⓞ離念靈知者,了
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
………………………………………………………………………………………………………………………………………….
【方法闡述3】
…………………………………………………………………………………………………………………………………………..
☆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
☆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
☆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淨土與佛陀五智對談

■ 文/ Amy.華東藏


Amy 來信:
靜中突想起那天的對話,念佛-非貪著境也。
 
凡夫無法無念,是已以執有之習,以佛念轉妄念,讓其生處轉為熟處,熟處轉為生處。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
既是無法擺脫善惡念,以佛念轉善惡念,真是高超一絕!
 
往生第一條件是發菩提心,未以佛心為己心,頻道不同,無法成就。
非未貪著境享福而去,是為了最有效、最快地,實現度眾的願望。
 
**彌陀要解**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
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
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
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
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華東藏回答:
善哉善哉!您說的甚是。
念佛即使起貪著念,至少亦可下品往生無疑。這也是西方阿彌陀佛的慈悲-轉貪心為妙觀察智的究竟法門;亦是『法華經』與『維摩詰經』所闡述「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

只是,在覺知自己念佛是否貪著境界,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
若要澈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無分別智」,必須轉動凡夫的「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
其中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淨化「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因為,只有心念真實平等,才能無所分別、無所造作。
心中自然映現法界真實相貌,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而證語空性。
此時,眼、耳、鼻、舌、身的種種作業,皆任運自在而成度生的方便,是為「成所作智」。

Amy 回答:
真是太優秀了!!  路是無限的寬廣!!!
 
「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這兩種是因地轉,真正用功在這上面用功夫。
 
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不用分別心就是妙觀察智,一切不執著就是用平等性智。“看得破、放得下”功夫才能得力。

 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才起,馬上換成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裡面沒有任何分別執著,所以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
 
真正轉過來,前五識就是「成所作智」,阿賴耶就是「大圓鏡智」,就統統轉過來了,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