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中西醫治療與保健之道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王先生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尿酸過高的毛病,直到有天應酬,喝多了啤酒。半夜突然覺得腳趾頭像被老虎啃噬般的痛楚。痛醒發現自己的大姆趾關節紅腫熱痛,只要輕輕移動就痛得要命。現在經醫師建議已經戒酒了,但痛風還是經常發作;在萬般苦惱下來到林醫師處尋求治療。

 

痛風是一種令人非常苦惱的疾患,尤其在現代社會,營養豐富、應酬又多,開始發作的年齡層有愈來愈年輕化的現象。發作的首次,多半是在腳趾的大姆趾的趾蹠關節(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其它好發的部位,常見的有足背的中段、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與肘關節;而臗關節與肩關節則較少見。初次發生時,多以單一關節急性發炎為表徵,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對稱性地發作。

 

痛風的發生原因主要是血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超過了尿酸溶解的飽合度,因而在關節結晶累積,造成白血球的吞噬與發炎反應。依據統計,在原發性的高尿酸血症中,有百分之十是因為尿酸的過度製造所致;而百分之九十都是因為尿酸排泄不良所造成。另外,長期使用利尿劑、細胞性毒劑(像治療腫瘤的化學藥品),或是影響腎功能的抗生素等(如治療肺結核),都可能次發性地導致尿酸過高。有些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不足、多發性骨髓瘤,或是骨髓增生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會併發痛風。

 

由於長期未經治療控制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會使得關節變形突出,形成「痛風石(tophi)」,更可能導致尿酸性腎結石症與腎臟的病變,治療實是當務之急。

西醫的治療原則是,先處理急性的關節發炎,再治療尿酸過高的問題。在急性發作期時,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發炎藥物(NSAIDs)、口服秋水仙素,或是關節內或靜脈注射類固醇,常有立即且具戲劇性的治療效果。而慢性長期的預防痛風發作,除了飲食控制之外,使用減少尿酸製造與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便是首選,像是allopurinol, urinorm, probenecid等藥物。而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白血球的趨化與吞噬作用,亦常用在預防性的藥物治療。Allopurinolurinorm雖然可以有效地降低尿酸濃度,可惜在長期服用下,可能造成藥物性肝炎,使得這種藥物的使用受到了副作用的限制。長期服用的患者應該定期檢驗肝功能,以確保安全。

 

平常痛風沒有發作時,即應在醫師指示下積極服用尿酸排泄劑來控制血中尿酸值;一有發作的預兆時,即服用秋水仙素或消炎止痛藥以避免進一步的發炎傷害。急性發作時不可服用尿酸排泄劑,因為突然的血中尿酸值降低,會影響關節局部的尿酸結晶平衡性,可能因此而激發白血球的活性,反而加重發炎反應。這些原則在看診時即應向醫師詢問清楚,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一般痛風患者很容易發現,在喝大量酒(尤其是啤酒)後,常常在半夜就讓你痛得驚醒。那是因為酒精會減少體內尿酸的排出,而尿酸結晶正是痛風的成因。但是神奇的是,單以酒精來看,應該是酒精濃度愈高的酒會更容易造成痛風;但是以病人實際的狀況來看卻非如此。常常一杯啤酒下肚,關節就開始酸痛起來,但是同樣一杯米酒頭還不一定會有疼痛的反應。這表示啤酒中含有其它非酒精的成份,對於痛風發作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發酵的酒類所含的嘌呤成份較高,但亦不能完全解釋病人「立即」的酸痛感受。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病人食用甜食(如巧克力)之後的立即性發作,或是生活壓力大的情形下的反復性發作。這些問題給我們一個較全面性對於痛風的看法:它雖然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但是和免疫系統的激發、血液循環系統的微細狀況都有關係。以現代醫學的了解,痛風發作時,血中的尿酸濃度很可能在正常的範圍。但為什麼尿酸仍會累積於關節局部?這和關節附近的血循與溫度變化有所關聯。又為什麼不同濃度的尿酸皆可能引發白血球的積極吞噬?這和免疫系統的激活又有密切的關係了。

 

以中醫的描述,痛風應屬於「痺症」的一種。風、寒、濕、(化)熱都會造成痺症,而烈酒為濕熱,啤酒為寒濕;皆易造成痺症的復發。本草備要也說:「酒過飲則傷神耗血,損胃爍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慾,致生濕熱諸病。」但是,並不是只有酒才會造成痛風的發作。很多的食物也會助長體內風、寒、濕、熱等邪氣之滋生與貯留。如蟹能寒胃動風,鵝能發風動瘡(本草備要),蝦為助濕熱之品等,這些食物以現代的成份分析看來,多具有高單位的嘌呤,在體內可轉化為尿酸。另外,魚類及內臟、肉湯中皆含有高嘌呤,患者應該限量食用。但就如上文所說的,飲食只是促發痛風的因素之一,情緒與生活壓力其實是一個重大的致病因子。所以,中醫對於痛風的治療法則甚為靈活,並無一定的模式可尋。主要根據患者的狀況,從本身原來體質、飲食與生活作息、精神與心理壓力三者來全面了解發作的病機,再依橫斷面的現狀來作階段性的治療處置,方能有最佳的效果。

 

一般常用的處方有加味二妙散、當歸拈痛湯、龍膽瀉肝湯、溫膽湯等,再配合體質的虛實來加減處方。但是,中藥的消炎速度並沒有理想中來得快,針灸對於急性痛風的減輕,療效亦難評估。所以在急性痛風發作之時,仍建議應以西醫的抗發炎藥物快速地抑制炎症反應,因為發炎一旦開始進行,要控制下來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藥物,也增加了關節變形的機會。然而,慢性期的治療則是中醫擅長的部份,在臨床上實有明證可以降低痛風的復發率。

 

平日保健方面,除了飲食控制之餘,在您出外旅遊時尤應注意:長途跋涉加上睡覺時未作好保暖腳部,常是外出時痛風發作的原因(因為溫度降低會促使尿酸結晶析出)。可能的話,睡前先用熱水泡腳,再蓋好棉被保暖,是照顧痛風關節的不二法門!多寶貝寶貝可憐的痛腳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