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師對處理人際關係的省思
■ 摘錄/吳宇峰.部落格文章

一、從冥想的靈性關係提升心理諮商的意識層次
          為什麼人與人的關係,常常會有誤會,或者出現問題呢?我很希望能重新認識這個問題。
          身為一個心理諮商療師,其角色與位置又是什麼?其與當事人的關係是什麼?又真正的聆聽又是什麼?

          我們好像已經忘記了,我們的存在本身,已經是一個詮釋的東西。我們就無時無刻在詮釋,在認識這個世界?這是什麼意思?也許我們可以問,我們是怎樣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用語言去認識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已經忘記了,或者說我們很多時候,都未能覺察到,我們所運用的語言,並非真實的東西。形容詞永遠不是被形容之物。如果在一個關係中,我們領聽的時候,只能停留在文字表層的東西,而看不見語言背後的心靈結構,那麼看到的,就只是陳舊語言系統的投射,無法融入對方的世界,產生同理與共鳴。因為語言建構的自我,仍然在為一個主導來聆聽。

          如果一個心理諮商師,把自己的知識當成權威,這將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能全然的聆聽,不下價值判斷、不立刻詮釋對方的說話,只是單純地把對方的說話,全然地聽進去?如果不能的話,你聽到的,很可能只是自己喋喋不休的嘈雜聲。知識當然有其作用,但只能作為一種參考的工具。看不到知識只是一種偏見的時候,我們就不自覺把自己當成知識的權威,把知識當作真理,把自己推向膚淺的道路。當知識變成一種成見的時候,知識就把學習的經驗封死了。因為我們已經把知識當為真理而去分析,其他的東西已經跑不進來,因為你的腦袋已經塞滿了東西,跟本聽不進對方的話語。又如何能有真正的關係呢?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諮商者與當事人的關係吧。在這裡,我必須感謝一位要好的朋友——呀彥。在臺灣唸書的時候,每當我有不開時的時候,都會走路到他家,把自己的心事高訴他。呀彥的全然聆聽,讓我感到自己被接受到、被同理到。因為呀彥不會用昔日的目光來看我,他每次看到的我,都是全新的我。比如說,我跟你很久沒有見面了,但當我碰見你的時候,仍然拿昔日的記憶來認識當前的你,那麼我就看不到真正的你了,我只是把昔日過去陳舊的成見,投身到當下,當下就失去了,我看不到當下的你,只看到投射出來的幻覺。而且,呀彥給我的感覺,他不把我當作一個对象來看待,當我們談話的時候,我們是如此的靠近,有一種“在一起”的感覺,讓我很覺得很溫暖,願意把所有的心事傾訴出來,不再壓抑。因為我們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會不知不覺間,把自己與他人分別開來,形成一種疆界,把真正的溝通與共鳴割裂開來。

          如果要聽到真實的東西,這意味著你的心必須非常的安靜,全神貫注地聆聽,這個時候,連“我”都消息了,一切由“自我”引起的分裂狀態與溝通的局限都一切消失了。這個時候,你就能夠聽到超越語言文字的聲音,這裡有一份空寂,這種全觀的聆聽關係,就是真正的冥想,把心理諮商提升到靈性的層次。

二、從《金剛經》看助人與條件的謎思

          讀心裡治療的人們,有時候總會想到一個問題:“我還沒有把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技巧學好,我又怎樣可以去幫助人啊?”。這個謎思,很值得去重新認識。

          這不禁讓人想到,越是學習畫畫的技巧,就覺得自己不會畫畫。正如你問幼稚園的學生:“你們有誰會畫畫?”很多小朋友都會舉手說要畫畫。到了中學,你去問問中六、七的學生,有誰會畫畫,沒有幾個舉手,因為他們都已經被教導成有一種看法,就是有畫畫技巧的才算畫畫,畫畫的熱情,與身為人類的創造力,就被理性的思維模式,不知道壓抑到哪裡去了。這也正正是,我們越是學習累積的知識,卻慢慢忘記當下的實相與真理。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嗎?當今的教育者、老師,又能看到這個問題嗎?我們的教育,香港的教育需要重新的啟蒙。

          我們總是認為,要幫助人,要一些外在的條件,然而我們卻忘記了,真正的愛,是源於我們的生命的,這是我們本身已經具備的。為什麼我們會忘記了這重要的事情呢?因為我們的生活,總是向外求,自我的欲望,總是向外滿足,卻從來沒有關懷自己的精神,以及靈性的層面,致使我們人類一些重要,或者說神聖的品質消失了,淪為社會價值下的二手貨。關懷人類痛苦的熱情,愛,在我們這個社會,又剩下多少呢?再加上理性科學,以及瘋狂宗教扭曲的時代下,能夠有清醒的意識的人,又剩下多少呢?其實,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關懷的心,那自性的心,當你自性的心已經點亮了,心中充滿了無私無執的愛,技巧已經成為一種附件了。《楞嚴經》卷六:“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真正的愛,會帶來真正的行動;自我偏執的假愛,會為帶來世界的不幸。慈悲心所發下的誓願,會帶領你走向你的道路。

          我們可以從《金剛經》看助人與條件的問題。《金剛經》談佛對須菩提所提出問題的回答。“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的回答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對現象世界無所執著,故能無條件地度眾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能體會到“事事本無礙”文字背後的意思嗎?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因為事物本身沒有定位,事物本身沒有跟你說“我是這個膜樣的”,所以我們就有空間去詮釋、描述世間一切的事物。但這種詮釋與描述,不是被我們描述的東西,因為兩者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說“形容詞永遠不是被形容之物”。正如“樹”這個詞語,永遠不是“真實的樹”本身。我們的一切看法,都只是局部、片面的看法,也就說是一種“偏見”。但我們往往都誤以為,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就是“真的”。思想的本質,就在於破壞事物的完整性,作為一種代價,來作出局部的解釋(詮釋、描述)和認知。我們記得《老子》說過什麼嗎?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助人,根本沒有“需要技巧”或是“非需要技巧”(不需要技巧)這回事。你現在能夠看清自己的問題處於哪裡嗎?這種思想的作用與局限,就是助人的愛、熱情與關懷消退的原因。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超越了現象物相、超越了人我的界分感、超越了思想的偏執制約、超越了助人效果與結果的大智慧。走進其中吧,你走進其中,就能體會到當中的運作,也就是道的運行。我們所謂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技巧,很多都是覺悟後衍生出來的。最重要的就是表層知識背後的“默會知識”——人類的心靈意識結構——人類的共苦。難道心靈上的痛苦,有香港人、臺灣人、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非洲人、印度人的分別嗎?你當下就開始走進其中吧,從生活之中出發,在一切的關係之中認識你自己——生命的實相,這比一切的技巧都來得重要。對人類生命苦難有深切體會認識的心,本已是一個慈悲的心,這本是源於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