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發(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院長)20070301發表文章

○○四年歲末,我應邀參加靈鷲山佛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會診台灣心靈研討會」,就其關懷心靈的內涵,以中醫專家的身分與會討論心靈處方的重要性。當時所報 告的題目是:「從中醫天人相應思想談回歸忘憂之道」,嘗試以中醫「天人相應」、「陰陽調合」的理論基礎,實際在臨床上運用中醫推拿、寒熱藥物,與心性導 引,統整治療憂鬱症,讓病患的陰鬱狀態能得陽和轉而健康。提供了「會診台灣心靈現況」的另一種治療角度。

韶光荏苒,冬陽 三開,在二○○六年,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份委託世新大學所作的民意電訪調查,已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整體來說,台灣人民心靈的成熟度與適應性,皆有水準以上 的健康。雖然處在變動、混亂的時代,相對於經濟、政治等因素不穩定狀態下,對於生活滿意度仍達四七%,精神萎靡者不到一四%,曾有自殺想法的僅有一 %,並且樂觀地認為工作收入仍可穩定(五二%)。在情緒的穩定程度上,在這份調查中,我們給予民眾極高的評價,即使生活滿意度不如去年(六二%), 但快樂的感覺(四五%)與脾氣的昇發(五三%)並沒有什麼改變。這顯見在政治環境紛亂的台灣,國人已逐漸發展自己適應的哲學,處之泰然,卻不失關 懷生命與期許社會的赤子之心。

只是,我們看到的隱憂是「教育」的不足。就像林安梧教授提及的,這個社會「有生活、無倫 理」,而我笑談「有健康、無教育」。如果民眾的自我教育內容乾涸,學習的途徑雜草蔓生,這樣的健康不會持久。可貴的是,民眾少以鎮靜安眠等藥物來控制情緒 (三%),但我們很懷疑這個調查結果是因電訪中,案例羞赧吐實的誤差。在臨床上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服用鎮靜安眠藥的比例相當的高。而在自我的心靈充實 上,我們看到的猶如今日的飲食內容,以閱讀、看電視的比例最高(六八%),而運用宗教、靈修等淨化人心的資源的,僅有一○%。閱讀的內容五味雜陳,電 視節目又充斥著言語暴力,如何使我們的心靈成長?這是宗教界責無旁貸的荷擔,也是佛教信眾該思考的問題:如何幫助需要的人取用這池清水、沈澱自我?

這份研究調查中,主要的面向分為心情、心理及心靈三個層面,希望能喚醒大眾關懷自己生活核心、生命價值──這也是每個心靈的共同目的。心情主要涉及的是 「情緒層面(emotional)」,心理論及「思想層面(thinking)」,而心靈在各宗教界所談的,是屬於「靈性層面(spiritual)」。 中醫眾家學說的精粹──天人合一的「全人觀」中,相對應於「精、氣、神」三個層次。「精」是物質層次,生化運作的基礎;「氣」是能量層次,生命活動與大環 境的能量交換;而「神」則是資訊層次,給予心靈或昇或潛的主控力量。簡單以電腦系統來比喻,精就是硬體,氣是插電後開始運作,而神就是操控的軟體。精、 氣、神的運作本如水的三態,在蒸氣、水與冰中循環不息,但一旦轉化出了問題,神亂、氣滯、精不足,就會構築身心障礙的藩籬,與健康漸行漸遠。

《內經》以來所揭櫫的中醫理論體系,認為人是屬於自然界的一份子,猶如一小宇宙般,身心的運作自也應符合「四時陰陽」的規則,方能健行無礙。現代人生活匆 忙失於常度,日出未起,日落未息,早與大宇宙失去自然的連繫,因而產生了許多陰陽失衡的病證。要改變這樣的狀態,我提出了「介質說」:大環境影響著人,而人們也組構了大環境。個人的精、氣、神在在藉由介質 影響周遭的人,形成社會認知的氛圍。也就是說,我們要改變社會,就必須從改變自己做起;而改變自己的陰鬱狀態,也要從大環境的能量交流開始。依照顛仆不破 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沒有外界輸入能源、能量,粒子最終都會慢慢的停頓下來,繼而不再產生熱能。」如何避免生物有機體衰亡?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讓自己成為隔 離系統,設法與外界交換能量。但問題是,能量有正面也有負面,生成與破壞隨時在進行,我們怎麼去交換適切有用的能量呢?在總能量不變的前提下,我們要學習 地球向太陽吸取的能量造化,納入黃光而釋放出紅光;也就是吸取低熵值、高次序性的能量,釋放高熵值、混亂的能量。中醫在治療上重視病機的處置,希望能將混 亂的氣機轉向高次序性,融歸至經絡的運行,用的是這一層道理。而這也正是充實心靈的唯一法寶。宗教對性靈的沈澱、昇華之功,正可收撥亂反正之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