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語言的溝通障礙-從「脾臟象」與「脾臟」談起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家發院長

 

 

 

 

 

 

壹、前言:我沒有聽過「脾臟象」…

王太太最近常鬧肚子,只要不小心吃多了,就覺得腹脹難舒;上廁所的次數增加,而且常拉肚子,平常又覺無精打采。於是前往中醫院就診,醫師告訴她有「脾虛」的情形;但是在一次全身健診中,發現除了血液淋巴球數量略低之外,脾臟功能並沒有明顯的問題。「奇怪!為什麼中醫師說我脾臟不好呢?」對中醫的診斷能力也產生懷疑。類似的疑問也發生在:「肝氣鬱結」的病人發現他的肝功能正常。到底問題出在那裏?原來中醫所說的脾是指「脾臟象」,並非現代醫學的「脾臟」(spleen)。要釐清「脾臟象」和「脾臟」的分野並不容易,我們試著以中醫「脾臟象」的性質:「脾喜燥惡濕」來討論中西醫觀念之不同點。

 

貳、中醫的想法﹕「脾臟象」不是「脾臟」!

根據研究,中醫的脾若以解剖單位來看,指的是現代解剖學上的脾臟和胰臟。但若以「脾臟象」的生理功能來看(運化、升清、統血)應是指消化系統(主要是胰和小腸)、血液,以及能量代謝和水液代謝的一切器官和有關系統(包括神經、體液調節機構)之綜合功能單位或機構。中醫認為脾之喜惡,和脾主運化功能密切相關。脾主運化功能又分為﹕

1.運化水穀:指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特別是胰臟消化液的分泌和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吸收,容下文討論)。

2.運化水液﹕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排泄作用;脾喜燥惡濕之性即是指此功能是否能正常運作而言。《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可見脾在機體水液的代謝過程中,起著轉輸的重要作用。若脾氣健旺,則水液循環正常,不會在體內貯留而形成濕、痰、飲等病理產物。但若是外界環境或體內環境水濕過高,超出正常脾所能運化的範圍(外界環境﹕如長期水中作業或氣候濕度太高;體內環境﹕如飲食不當、過飲冰水等);或是脾本身機能不正常,均可致脾虛生濕或脾虛水腫。即所謂「濕淫於內者,脾土虛弱不能制濕而濕內生也。」

 

參、現代醫學的看法﹕誰說「脾虛」是「脾臟」不好了?

我們先來看看大陸對於脾虛患者所做的幾項實驗研究結果﹕1.發現脾虛者血中的澱粉酵素含量下降、胰腺分泌消化酵素功能減弱。2.以D–xylose test,顯示小腸吸收功能障礙。3.胃竇C細胞分泌之胃泌素(Gastrin)減少。→以上三點顯示﹕脾虛患者有胃、腸、胰、唾液腺等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和紊亂之現象。代表中醫脾和消化系統功能(消化和吸收)直接相關。4.體溫調節中樞或血管運動中樞功能失調。→這表示汗液分泌機制不能正常運作。身體瀦留水份不能由此途徑代謝。5.甲狀腺功能低下,物質代謝降低。24小時總尿量減少。→代表水液代謝失常。

 

肆、討論﹕「脾喜燥惡濕」不是脾臟喜歡乾燥的環境…

綜合上述中西醫的看法與研究報告,我們試著討論﹕

一、以水分運化功能來說﹕

「脾主運化水濕」指的應是小腸吸收水分的功能,而「脾喜燥惡濕」則是小腸吸收水分功能可正常運作的條件。根據 Guyton 生理學,小腸對水分的吸收每日可達20升或更多,吸收機轉為自然擴散;端賴腸道的乳糜滲透壓高低(主要和離子的濃度有關)。當乳糜的滲透壓較低時,水分就自動地從腸黏膜滲透到絨毛的血流中(即吸收水分);而當高張溶液自胃排入十二指腸時,水即可由血漿向腸腔反向運動。這種調節能力在十二指腸特別明顯。故我們考慮脾所惡之濕可能是飲食物或是外界的濕氣所造成;亦可能已是一種病理產物。

讓我們分三方面討論﹕

1.飲食入胃:過食膏粱厚味,可能攝取太多鹽、糖,致乳糜成高張溶液,水分由十二指腸反向泌出,造成泄瀉(脾虛泄瀉)。而過飲冰水,抑制副交感神經之興奮性,且血循環亦不良,使十二指腸之分泌、運動功能減弱,胰腺分泌胰液減少,導致消化不良(脾虛腹脹)。攝取水分過多還會造成乳糜酸度不夠,而累積於胃,造成停飲;或大量沖淡胰、小腸之消化酵素,造成消化不良。

2.外界濕氣:外界濕度過高會令排汗不正常(和體溫調節中樞可互為因果),所有的水分代謝便必須借重腸→腎途徑由尿液排泄,增加腎的負擔,若代謝不良亦可造成水腫。另汗液有排出代謝廢物作用,不排汗亦將導致代謝物累積於組織間隙,造成水腫。

3.小腸吸收問題:a.小腸蠕動過盛,如激躁性腸道症候群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對一般食物(如乳糖、小麥粉、茶葉)即會引發腸道蠕動紊亂,近代中醫多歸納為「脾胃虛弱」、「肝木乘脾」、「脾胃陰虛」三種證型;此乃副交感神經過於敏感,蠕動過速致小腸來不及吸收水分,造成泄瀉。(脾虛便溏)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促使 5–HT (Serotonin) 分泌增多,5–HT會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使大量蛋白質漏出到組織間隙中,使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組織間膠體滲透壓升高,因而液體由血管流到組織間隙,出現水腫。 b.濕熱毒素﹕如霍亂弧菌毒素 cholera toxin 會造成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內的 cAMP 增加,cAMP 會活化氯離子通道,使 Cl–泌入腸道中,並抑制 Na+ 的吸收,鈉離子即由 Paracellular path 進入,使管腔電解質濃度增高,水分即伴隨泌出,造成大量水瀉(即所謂的濕邪)。 中藥的馬錢子含 Strychnine,亦具有類似作用,可使腸道黏膜充血,cAMP↑,少量可健胃,劑量稍高即會造成中毒。這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想法﹕食入會造成 cAMP↑的食物、藥品,均可以導致程度不一的泄瀉,或許這也是生濕之品的另一種機轉。c.小腸靜脈回流不佳:腸道若是鬱血,則黏膜細胞吸收水分的功能勢必低下,故會造成下利。此時應從心論治,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來強心、促進血液循環。

 

二、若以臟器實質來討論﹕

相對於「胃喜濕惡燥」來看。我們認為,此處的濕指的是正常的消化液。胃為受納之器,欲腐熟水穀就必須有足夠的黏液、消化液(生理之濕)在腑中運作,故喜濕惡燥。而脾屬實質器官,分泌消化液至腸道中以行使其運化功能;設若總膽管或胰管因故阻塞不通(如膽石症結石阻塞,或腸道緊張致 Oddis' 括約肌收縮),使胰臟所分泌的消化液不能注入十二指腸,造成胰液逆流,產生自體消化(Autolysis)作用;或是胰臟本身之 Proteolysis & Lipolysis Enzyme  被活化,二者均會造成急性胰臟壞死。臨床上表現為發燒、噁心、嘔吐、腹痛、休克等症狀,相當於中醫「濕氣挾邪熱」證。如果這種胰臟炎是慢性發生的,則臨床上僅表現消化不良、瀉泄、腹部腫脹等症狀,少見發熱或休克,我們稱之為「濕氣過旺」。這裡所謂的「濕」原本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產物;但由於濕之瀦留,造成了胰臟的實質病變,故曰「脾喜燥惡濕」。中醫有云﹕「脾主濕而惡濕」也正是這個道理。胰液分泌不足時,亦會造成消化不良、腹脹等脾虛症狀。從這兒,我們可以更了解脾的特質─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用現代化的語言來說﹕「胰臟主分泌,不喜分泌液瀦留」。庶幾可乎?

 

伍、消弭因名詞產生的誤解吧!

民國初年,因西潮的湧入,使得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連帶的,護愍我民族達三千多年的中醫學亦被冠上了「不科學」的外號。現代醫學是傳進來了,但是翻譯名詞總要用中國固有的醫學名詞吧?於是翻譯的準確度就產生了問題。「spleen」這個字並不能確切地代表中醫在使用「脾」時所傳達的意義;但是它的中文翻譯卻借用「脾臟」這兩個字,使得接受現代醫學概念的人對中醫的描述常產生誤解,而出現中西醫間啼笑皆非的爭執。現在中醫學正被全世界先進國家熱切地研究討論,在填補現代醫學空缺、突破治療瓶頸有彌足珍貴的貢獻。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怎可屈居人後?行筆此文,不敢奢求中西誤解從此冰釋;只是希望大家能摒除偏見,來了解事實真象。這才是民眾之福啊!下一次當你(妳)聽到中醫師說:「你(妳)有腎虛的病證」時,你(妳)該不會直接把它翻譯成:「醫師說我腎臟功能不好」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