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靈芝知多少,健康食品何時了?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坊間常不時找個中藥材來炒作,在一連串的研究後,聲稱某種藥物有神奇的療效;接下來便有了這種藥物的各種製品。在日本,這類的著作特別的多。但我們可以發現,過一段時間它又消聲匿跡了。蘆薈、靈芝都曾是健康食品的寵兒。我們在這兒就以中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這兩種神奇的藥物吧!

 

蘆薈是百合科植物,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南非洲附近。自古以來就一直是深受眾人的喜愛的民間藥草。蘆薈的種類高達三百多種,但被檢驗出有藥效成份的只有數種,所以並非所有的蘆薈都可以拿來吃。由於蘆薈的種類多又可愛,很多人都把它拿來當作觀賞植物。藥用蘆薈中,以吉拉索蘆薈(Aloe Vera)最為高級,療效也最廣。

 

蘆薈所含的營養成份,主要有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ECB群及單醣與多醣等,能提供能量及所需的輔脢,調節脂肪和蛋白質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而特殊成份有蘆薈素及蘆薈大黃素(Anthraquinone Complex),主要含於葉皮及內面的膜,具有消炎、止癢、瀉下、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酵素可幫助腸胃消化,故有健胃作用。木質素(Lignin)為強滲透物質,能幫助營養素滲透進入肌膚。另含皂角甘(Saponins)天然皂素,有強力清潔與抗菌效力。

 

在中醫古方中,蘆薈是一個少用的藥物,多用在五官科。蘇頌曰:「古方稀用,今口齒家多用為要藥。」在《本草備要》中提到,蘆薈能治小兒驚癇,敷齒濕癬,除鼻癢。功專清熱殺蟲,涼肝明目,鎮心除煩。在中醫內科中使用,最有名的是《宣明論》中的「當歸龍薈丸」。其成份是由當歸,龍膽草,梔子,黃連,黃蘗,黃芩,大黃,青黛,蘆薈,木香,麝香所組成。治一切肝膽之火,神志不寧,肝移熱於肺而咳嗽。方中的蘆薈主要是用其「大苦大寒,氣燥入肝,能引諸藥同入厥陰(肝藏象)」的性質來清熱瀉肝火。

 

另外,蘆薈含的蘆薈素及蘆薈大黃素(皆屬Anthraquinone類),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內服小量能刺激膽汁的分泌,促進腸管蠕動排便,故可用於習慣性便秘及發炎性的熱積便秘。它的好處是:通便後,不會像大黃一樣又引起便秘。

一般坊間在介紹推廣蘆薈時,很少提到它的副作用,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蘆薈為刺激性瀉下藥,服大量時能使腸壁和盆腔充血而發生腹痛的情形。因此,月經來潮、妊娠、腹痛、痔瘡便血和脾胃虛弱者,尤其是小孩脾胃虛寒,容易拉肚子者不要服用。不過,若使用時只用葉肉,則腹瀉的副作用便會減少,但是也失去了中藥使用蘆薈以瀉肝火的目的。

 

在坊間的著作中,常常過份誇大藥效。諸如:腎炎、膀胱炎、低血壓、貧血、胃潰瘍、肝病、糖尿病、結石、止泄、便秘、失眠、高血壓、腦中風、氣喘、自律神經失調、寒症、更年期障礙…等,皆可處理,尤其常見於翻譯書籍中。其實,大家只要記得蘆薈是一種寒涼瀉下的藥,便不致於眾多的適應症中失去了方向。一般性的便秘是適用的,用來治療拉肚子就離譜了。至於低血壓、寒症常有體質上「陽虛」的現象,用蘆薈更是不適合。即使去掉了葉皮,減少了瀉下的作用,但是葉肉本身還是寒性的。

 

但是若利用蘆薈來作外敷藥就有許多妙用了,可將整片葉片切碎研磨成漿,並保留葉肉,因葉肉中的木質素有助於皮膚滲透。對於蚊蟲咬、曬傷、溼疹、斑疹、汗疹、預防口臭、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都有幫助。我們應適才適用,發揮這神奇的植物的功能。

 

而談到靈芝,更是長壽藥物的代表。近代的研究顯示,靈芝含有鍺等微量金屬,對於癌症腫瘤、慢性腸胃炎、及過敏體質等均具有療效。然而,各種藥物皆有其寒涼溫熱的屬性,靈芝也不例外。長期以來,靈芝不是用作仙家長生之藥,便是作為治病之劑,鮮少用來當日常食品的。這是因為其氣味較偏盛,不像五穀性味和平,可以長期食用。換句話說,靈芝是有療效的藥物;既有療效,就有適應症。如「本草綱目」中所載:靈芝有分為青、赤、黃、白、黑、紫六大類。隨著顏色不同,療效亦不同「青芝主治明目、補肝氣…等;赤芝主治胸中結、益心氣…等」。不可能萬病皆治,寒熱可調。

 

若要服用這類的健康食品,我們的建議是:先找醫師了解症狀背後真正的原因,查看是否有潛在的疾病未處理。另外,請教醫師診斷自己的體質型態;一般來說,蘆薈與靈芝皆是屬於寒涼性質的。若您為陽虛體質,平日易感寒冷者,便不太建議您長期服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