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事無心

■ 文/華東藏


「睹境不動」是指對於外境不分別愛惡取捨,這是修「假觀」;
「觸事無心」是指對心內事不分別愛惡取捨,這是修「空觀」。

進一步說,觸事無心要比睹境不動更難。
因為人的心念繁瑣難盡,

往往遇境只是剎那,
但是之後心念思緒翻攪,久久不能自制。

這些心念總是在評論、計較、有意強化、有意忽略某些議題,
確保自我的存在有價值、有成就、有意義、安全無慮,
或是全有全無地彰顯它無存在價值、無成就、無意義,
以再再保證「殘破自我」的存在有理。

明明境界已過、往事已遷,
但念念不忘的,卻是著之又深的前塵觸影。
或憂或喜,讓人如瘋子般心不得安靜。

這樣的心念,對人的生存沒有幫助,
對生活卻是莫大的困擾,對於生命更是無法體會其真義。
所以有必要修正。

修正的方法,不是告訴自己過去的心念不對,
這是頭上安頭,以念止念,再多的評論只會引來更多的念頭。
修正的方法,只是簡單…「放下」。
對於無用的多餘的念頭,僅僅學會-「丟掉它」!


引用 證嚴上人談「人有二十難」:

佛陀說『睹境不動難』,意思是:處身在順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動,確實不容易。 若能徹底了 解苦受樂受的真諦,則不會被境界所轉。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惡而上下流轉不停;心若為善,便是天堂;心若為惡,便容易墮入地獄。這六種境界,都是由心所 造,也因此心受外界所轉動而無法解脫。 心為什麼會被境界所轉?簡單的說是因為有貪、瞋、痴而產生。

而為何『觸事無心難』呢?佛陀是要啟 示我們,人生本來是可以在很單純;很逍遙自在的情況下生活。可是,凡夫無明一起,就會把最簡單、輕安、逍遙的生活複雜化,因之產生煩惱痛苦。『天下本無 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人人 都會說,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儘和一些人與事過不去。時間分秒不停地流 逝,而我們的心卻常記掛著以往的人我是非,直在那兒不停地打轉,這就是煩惱的凡夫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難中說『觸事無心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