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淨土同修法門

■ 摘錄/印光大師開示



◎【目標】:捨識用根、淨化心地
◎【揀擇根器】:持戒修福者
◎【《彌陀要解》】:
1.『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2.『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你先事上念,然後就自自然然變成理念了,那就是實相念佛了,所以即凡心成佛心。
3. 『一心亦二種: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
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種顛
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印袓開示】: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
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
不知法者多受損也。

(一) 念佛功在制心                                (摘自智諭老法師《師父的話》P185)
□今天告訴大家念佛用功的辦法。念佛,不是空空念一句佛號。有用功的法門,
要點在制心。
。如果你念佛不攝心,沒有用。你發現你的心跑掉了、散掉了,趕緊把它捉回來,
安置在一聲佛號上。
。天天這麼用功,久久用功,若干年以後,你的心才慢慢地、漸漸伏下來了。
。那時你會開兩種慧:開無漏慧,近小乘法;開中道慧,近大乘法。
。我們不夠資格,大略能開無漏慧已很知足。
。各人觀察自己,我的心跑掉了、散掉了,到別處去了,趕緊念佛,教你
的心制於一聲佛號。如果你的心散掉了,那是太可憐了。
□平時,什麼樣的人可以得成就呢?不用心機的人。
。你們出坡做事,當然要用心;事過無心,不可記在心裏頭,憶持不忘,那總被
六道輪迴所限制。
。如果有一輩人喜歡用心機,這個不得了,遲早要到業鏡臺前去。所以大
家記住,事過無心,這樣才能得成就。
。還有一個要點,「制心禪」,並不是呆呆地無想,那錯了,走入外道了。制心要怎樣呢?要使你的心朗朗(就是清楚明白)而寂寂(不散亂);雖然是你的心寂寂,而朗朗。如果僅僅的什麼都不想,那是愚癡法,是六道根。
□記住,念佛功在制心。你久久用功,可知道你念佛功夫深淺。我們看出來,
四種念佛:觀像、觀想、持名、實相,唯有兩種念佛制心最好,就是【持名
與觀想】,都在制心。
。如【觀像】,教你心不亂啊;
。【觀想】,不是教你隨自意亂想,要按照《十六觀經》,一步一步觀,還是一心
不亂。
。可是最方便的是【持名】。
。【實相念佛】直接入一心,沒有方便;【持名念佛】有方便。
。所以,你的心假使感覺散亂掉,隨外面的環境轉了,趕緊念佛,用功。
□我特別提出這法門,大家要留神用功,救你自己。
。譬如你們做事的人-執事僧,難免用心機。如果發現心有負擔了,心散亂了,
心被繫縛了,趕緊念佛!念幾句佛號,把它住於一句佛號。佛號【念清楚聽清
楚】以後,叫【朗朗寂寂】,朗朗一定是寂寂,事中不留心。
。希望大家,各自用功,千萬不可用心機。用心機,遲早自己受害。閻王老爺殿
裏的業鏡臺上,那都是用心機的人,到閻王那裏還用心機:「我沒有做那些事!」
好!到業鏡臺去,就現了。現出來的,你自己做的自己看,跑不掉的。所以千
萬注意到!
□制心法門是無上法門,佛所傳。大家還記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吧?
。天臺家立【凝心襌、制心禪】,再進一步就【體真禪】了,那入聲聞四果道了。
所以,制心一門很重要,希望大家本此而修。
。大家不相信自己觀察,如果你如此用功,會感覺你的心好像獼猴一樣,沒有一
剎那停止。
。如果要教它停止,唯有停止在【一聲佛號】上。
*它沒停止叫什麼呢?生死流。
*停止在一聲佛號上,叫涅槃流。
。不相信你現在觀察,現在你的心就沒有停止。
……………………………………………………………………………………………
(二)  般若、淨土同修法門,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
義亦復相應。
◎◎◎◎◎◎◎◎◎◎◎◎◎◎◎◎【一心】◎◎◎◎◎◎◎◎◎◎◎◎◎◎◎◎◎◎
☆放下亂想。閉目澄慮。想身坐蓮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我面前。
☆竭誠盡敬。口念佛名。【攝耳諦聽】佛念。自不思議自性本體中流出。
☆不在快與多。貴能時時返照自心。方能句句分明。不昏不散。念而不念。
☆念到不念自念。念念真空。外不見世界。內不見自心。
☆因於念佛之事。從而契寂光之理。心口一如。事理相應。一念想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
◎◎◎◎◎◎◎◎◎◎◎◎◎◎◎◎【一心】◎◎◎◎◎◎◎◎◎◎◎◎◎◎◎◎◎◎
『一念相應』:即「淨念相繼」之根,淨念相繼,即從一念相應而來。



『一念清淨』:淨心無相,無人得知,惟有「如來」能知能見,
『如來是法身』:是人「一念相應」,即與如來「心心相印,光光相照」。
如來悉知,是「性中知」,正是「悟徹佛性」。
如來悉見,是「性光照」,正是「初開佛眼」。
…………………………………………………………………………………………………………………………………………..
【方法闡述1】:
……………………………………………………………………………………………………………………………………………
☆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然於一切有對待的塵境之外。
☆即復提起一句佛號,令佛與念水乳交融,與虛空法界成一大光明海。
☆但如是驀直念去,
☆心少昏散,便振作而融攝之。
……………………………………………………………………………………………………………………………………………
【釋義】:
1.    超出塵外者:
「性體」本如是故,「虛空」無相不相故。
常作此觀,令此心空空洞洞,則念佛時便易得力。
2.    水乳交融者:
*即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令「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也。
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故今如此
一念「念佛」,便念念上與諸佛菩薩「光光相照,同生歡喜」;下與一切眾生,
「息息相通,同蒙攝受」。則是「念念上求,念念下化」,故同成一大光明海
也。
*又復我心佛心,即同一性海,則亦不分別「極樂世界在虛空法界外,在虛空法
界內」;亦不分別「極樂世界在心內,在心外」。故同成一大光明海也。
3.    但驀直念去者:
*不分別「有好相,無好相,得速效,不得速效」。(緊要)但如是所向無前,
至誠念之而已。
4.    更須勤提「應」字,以振作之,不令懈怠。
*常作念曰:所發何心耶?「眾生待救方殷,諸佛相期甚切,若少懈怠,則所發
心,便成妄語,努力努力」。以為策勵。此是「應」門。
*若起他念,前將「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二語,懇切提撕,綿綿密密,不令間
斷。
……………………………………………………………………………………………………………………………………………
【方法闡述2】:
……………………………………………………………………………………………………………………………………………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
☆如鏡當臺。隨境映現。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
☆妍媸自彼。於我何干。
☆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1.常使其心。虛明洞徹。
*心要虛、要明,「洞徹」兩個字是形容虛明的。
心裡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牽掛,不可以有執著。凡是心裡有牽掛、有分
別、有執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裡面沒有這些。
2.如鏡當臺。隨境映現。

*心好像明鏡一樣。隨著境界而現象。古人所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外
國人走到鏡子的前面,鏡子就現一個外國人的影相。中國人在鏡子面前,現的
是中國人的影相。事實上鏡子裡,並沒有漢跟胡,鏡子裡面空空洞洞,什麼都
沒有,它可以雖隨著境界現象。
3.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
*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並不能轉變它。因為它永遠如如不動、乾乾
淨淨、一塵不染;心地裡頭,一物也沒有,無牽無掛。
*如果說看到鏡子的相,覺得這相不錯,把它畫上去,那就染上了,就為境界所
轉了。
我們現在很可憐,眼見色,為色所轉;耳聞聲,為音聲所轉。一點都作不了主。
我們不知道,「真心」是不動的,是空寂的、湛然的、靈虛的。換句話說,我
們自己不認識自己。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裡,迷失了。
*外面境界相與我們有沒有干涉呢?沒有干涉,正如同明鏡現相一樣。
4.妍媸自彼,於我何干。
*鏡子照的相,美也好、醜也好,與鏡子何干呢?並不相干。所以我們自己的心
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我們這個心像明鏡一樣,照雖然照,一塵
不染。好、醜、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的心如鏡子實在不染,如如不動,初
學能夠這樣用功就不錯了。雖然這不是第一義,也算是第二義,與第一義就相
差不遠了。
*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塵」的境界,確確實實與自己心性,沒有關
係。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了。
5.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這有多自在,多自由。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
心裡也沒有煩惱,不留戀。就像明鏡照物一樣,來的時候,明鏡沒有歡喜;去
的時候,也沒有煩惱。
◎幾時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能做到如如不動,我們在佛法裡面,基礎算是
打好了。
當然我們都想得到這樣的功夫,可是話說回來,這個功夫真正的修學起來,又
談何容易。難與易,在於我們自己的誠心,如果我們誠心的去做,就不難;假
如我們放縱的去做,那就難了。
…………………………………………………………………………………………………………………………………………..
心喻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彿,非真也。試舉一二:如喻心以鏡。
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
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
*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
云妙明真體?或喻寶珠,或喻虛空,種種之喻亦復如是。(ⓞ離念靈知者,了
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
………………………………………………………………………………………………………………………………………….
【方法闡述3】
…………………………………………………………………………………………………………………………………………..
☆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
☆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
☆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