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二.修行並不禁絕情感

■ 出處/何富雄.
武禪書院



修行並不是要禁絕情感,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提昇情感的精純度。
男女之間的戀情,要能幫助彼此進入實現自我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在大愛與私情間,應該有一個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清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情」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修行現象,所謂的有情眾生已點出修行上必須依賴藉緣,因為宇宙萬物本為一體,既為一體,當然沒有分別;但在沒有分別的狀態下,萬物互動在冥冥中實有一種心靈牽引,這種心靈牽引就稱之為「情」。所以情的發生其實是宇宙間自然的存在,而且是最美好的事;既然是最美好的事,同學也許質疑,何以世間有如此多人為情所困?甚至因為情關過不了而喪命?因此為師拈出「為情所困,必失清靜果」作為此次主題所欲闡釋的修行之理。

  人活在天地之間,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由於人際間的牽引,自然產生許多類型的情感: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兄妹之情、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同事之情……,這些情感涵蓋了所有的人際關係,也是人類七情六慾的總合;七情六慾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擁有肉身以後必須承認、也必須接受的實相,所以修行的基礎必須真實面對這些七情六慾,處理這些七情六慾所引發的煩惱。面對才有轉化的可能,煩惱即菩提的究竟意義也在這裡。一般人對密宗可能有錯誤的理解,即因密宗修行法中運用了許多「慾望」作為修行的快速法門,或因許多密宗佛像似乎顯得「怪異」,譬如憤怒尊,不但不是慈眉善目,反而可能是青面獠牙,令人恐懼;又如雙身佛,不但不「清靜」,反而似乎引動人無限的遐想及慾望;又如馬頭明王,竟然是蓮花生大士的化現!從蓮花出生,已經是奇蹟,竟還混合著獸相!……,這些佛像似乎和中土佛教,無論是天台、淨土,抑或是禪宗,都有非常大的不同,甚至也許有同學懷疑密教系統可能是異端,並非佛學正宗。在此,為師提出一點參考:當同學在面對密宗佛像時,如果心中有各種懷疑、慾望、妄念……紛飛時,不必恐懼,不必自責,更不必退縮,各種意念紛飛就是這些佛像在原始設計時希望引動的「方便性」;所謂方便並非隨便,是釋迦牟尼佛更大悲願的化現,是聞聲救苦的徹底實踐。七情六慾是煩惱的根源,又是肉身存在的必備條件,在斷滅與轉化間其實存在一個巨大的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修行;這個基本道理其實人人皆知,問題是如果連自己肉身存在的七情六慾都不認識,只是高唱修行滅渡,高唱清靜無慾,這個高唱只是唱給自己聽罷了,對修行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因此為師所談的情關,必須結合認識人類實存的七情六慾立論,希望在空性性存在與肉身實存間取得一個更究竟的平衡點,以消弭世人對「慾望」的扭曲並提出真正的情感修行路。

  再回到密宗那些「特殊」的佛像。當我們面對美麗的事物時,經常產生陶醉或陷溺的情感,因為美麗是宇宙真善美的基礎,無論是美麗的人或物容易令人親近,這是個實存現象;但如果當「美」被認知的時候,其實「醜」這個相對概念也隨之升起,美、醜本就是同一件事。同樣的道理,「慈悲」的概念產生時,「殘忍」的概念也同時存在,只要在相對概念中,我們必須體認相對性的實存性;也唯有同時接受相對性的實存性,修行上所謂的無二無別才有可能真正企及,空性的真知也必須站在這個基礎點,否則體認的那個「空性」,根本是假的。因此,當同學質疑密宗佛像的「怪異」時,為師反而想問同學:佛像為什麼一定是慈眉善目?憤怒尊引動你什麼樣的恐懼?你為什麼恐懼?你為什麼不敢直視雙修佛?害怕什麼?害羞什麼?其實這些更是同學應該時時反問自己的問題,而非密宗佛像單獨存在時的問題。「問題」的產生是互動的,必須有一方「動了」,問題才有產生的真實性,否則都是空性性存在,根本沒有問題。所以慾望並不可怕,它本來就是肉身存在的一部分,既然是肉身存在的一部分,就是修行的本體,禁絕慾望是一種法門,但面對慾望也是一種法門(面對慾望並不等同於縱慾,二者有非常重要的辨析,千萬不可混淆);所謂「肉身艱難」,意謂著修行上最基本、也是最大的障礙便是肉身,我們的民族傳統恰好是最忽視肉身功課的。忽視並不代表不存在,止慾並不代表已經超越;正如古訓有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但我們仍天天得面對不同的色情污染、八卦新聞,甚至同學也可能在不自覺中,探人隱私或說人閒話,這些都是修行嗎?為師肯定地說,這些都是修行的過程。如果繼續漠視自己其實有想聽八卦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看美麗事物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批評人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造業的衝動……等「其實」,我們又如何藉著起心動念來修正行為呢?為師不斷強調「其實」,主因一般人都忽略自己內心生出的渴望,都未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內在的慾望、內在的聲音其實很自然、真實,也很可愛;聽到了,覺察到了,如果發現落入貪、嗔、癡,很簡單,導正就好。正如將淤塞的河道疏浚流暢即可;如果不面對,正如在已經淤塞的河道上再覆蓋土壤,最後淤塞的情形只會更嚴重而已。同學們,每天臨睡前,不妨花點時間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吧!

  慾望和情感的純粹度有關,任何情感的付出如果純粹度越高,情感的精純度就越高,越精純、越不帶雜質的情感就越接近修行應保持的情感高度。修行並不禁絕情感,諸佛菩薩救渡眾生即需巨大能量的情感,此種巨大能量的情感就稱為大悲心,大悲心是一種精純度極高的情感;沒有情感,根本沒有悲心,更沒有悲願,所以同學不需懼怕情感的保有或發展,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提昇情感的精純度。何謂情感的精純度?任何起心動念不以物質上的佔有、不執著永恆的持有、不沾帶個人的私慾,這就是情感的精純度。舉例分析,父母愛子女的情感並不望回報,尊重子女是獨立個體,父母只是圓成新生命的藉緣;老師教育學生並不望回饋,尊重學生是宇宙的唯一,透過不同的善巧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不以個人的專業主導學生的不同發展;男女之間的戀情,能以雙方的理想提升為依歸,藉著情感的深度完成生命的深度,幫助彼此進入實現自我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在大愛中圓滿私情,在私情中擴充大愛。如果情感的精純度夠,怎會有「關」的問題;所謂的「情關」是因為情感中夾雜了其他目的,包括因我執引起的貪、嗔、癡,因沉迷於假合現象引起的永遠保有、佔有的妄念妄動。只要對方或外在環境產生變化時,個人便落入無名的痛苦狀態中;因為情感的陷落引動七情六慾,此時清靜心與清靜境受到著染,內在心性與佛性的根,也產生巨大的挑戰。如果明白七情六慾也是空性性存在,可以隨情亂竄,也可以隨情進入修行,也可以因情而產生轉化,甚至進入滅渡的清靜中,此時情關反而成為焠煉菩提智的方便法,何來恐懼?所以佛陀四萬八千教法中,重視因時、因地、因資質,因文化、因種族……等不同的眾生情態,做不同的殊勝設計;因此當面對生命中不同的事物時,仍請同學謹記,修行是反省而非批判,修行是內觀而非外較,一切都需回歸於生命本身的清靜。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遇是緣起,相識是緣續,相知是緣深,相契是緣轉,相處是緣滅。緣起性空是修行上必須認真思維並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印證的真理,因為萬物的存在是空性性存在,是假合的遇合,都沒有具足的實存性,但就在這種世事流轉、物物生滅的過程中「相遇」,這是因緣,這是牽動,這更是修行的契機。在諸般因緣中,能因更具足的當下進一步了解彼此,多一些宇宙磁場中更深的牽引,這是相識的「化機」,生化各種善、惡因緣的互動,這也是修行的契機。在善、惡因緣的互動中,尋覓到能尊重自己、包容自己的因緣,這是「相知」;如果這個相知的時間點不對,使君有婦或羅敷有夫,在二人的世界中還夾雜了許多「其他人」,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在此,「情關」也因此產生,但為師仍必須拈出,這還是修行的契機!提昇自己情感的精純度,任何付出本不帶目的,珍惜每一分相遇,都是幸福、幸運,都是美好,都是修行;以出離慾望的清靜心面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以更大的斷滅念面對每一分因緣,希望對方因自己的出現而開展更平坦的修行之情,這是所謂的「相契是緣轉」。所謂「相處是緣滅」,是提醒同學空相的實際意義,也提醒同學注意無常的存在意義;如果任何因緣都在生滅之中,都在變化之中,我們為什麼不能坦然面對它的出現都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都是唯一,都是千載難逢,都是一種暫留!既然無法天長地久,曾經擁有的意義何在?該是自己的,任何人都搶不走;不該是自己的,最後還是會失去。在得失之間,我們應該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藉著這個因緣的出現,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隨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則所有的因緣都是修行上的善因緣,私情大愛都在同一個方向。放下對生命「最愛」的執著,因為「他」早已存放在記憶中最安全的位置;放下對私情的恐懼,因為玫瑰很美、很香,只要不動手摘,它也不會刺人;放下對大愛的漠視,因為萬物皆為一體,從沒有分別的角度而視,一切的愛都是圓成;放下對大愛的執著,因為沒有私情,大愛只是空洞的修行。在大愛與私情間,應該有一個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清靜。

愚師與各位同學共勉!

  私情與大愛  修行與圓成  一己與萬物
  諸般皆問己  差別在何方  無二無別矣
  萬事萬化空  難成真空相  化緣才究竟
  喜怒哀樂情  實纏諸動念  化念清靜樂
  眾生皆為友  相契在緣起  止念便性空
  孤高獨自行  終難進解脫  尊重整體昇
  落俗媚俗野  著染名利心  放下諸相空
  情關實無關  皆是修行因  轉化在己念
  念念精進行  時時觀動念  清靜自在趣
  花開結果成  落土真究竟  佛國真歸園
  花謝徒奈何  草根有韌性  淨土萬花筒

問題討論﹕

問題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你對這個畫面有什麼樣子的勾勒?請問比翼雙飛與千山獨行,你喜歡哪一種生活型態?為什麼?如果萬物一體,獨與雙的究竟意義為何?

問題二﹕「為情所困,必失清靜果」,請問你的清靜果何處尋?在山上?在海邊?在情人身上?還是在心裡?抑或是你的生命中,早已失去了對「情」的需求,那請自問對眾生的愛是否需要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