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生活模式《遠離極端》
引用/2009.04.07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今天講一個比較簡單的題目,叫《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內容雖然簡單,但對修行人來說還是很重要。作為一個佛教徒,究竟該怎麼樣生活,釋迦牟尼佛早就給我們制訂了一個模式,作為佛陀的後學者,無論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都應該遵循這個共同的生活模式。如果按照這套模式去生活,人生就會很有意義,此生也不會很痛苦,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不墮兩邊:


   那是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呢?釋迦牟尼佛在律藏裏面對出家人說:生活不能墮兩邊,也就是陷入兩個極端。


   中觀也提到兩個邊,是指常見和斷見。生活的兩個邊,是指太艱苦和不知滿足的兩種生活方式。


   太艱苦的生活,就是故意過非常貧窮、非常困窘的生活。當然,這是對一般人而言的,像米拉日巴那樣的少數修行人,貧窮對他們來說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緣,反而是修行的順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作為一般的人,如果過得太貧困,經常為了生活考慮太多,操心太多,就沒有時間考慮出離心、菩提心、解脫等等,雖然艱苦生活也許對有些人的出離心生起有一些幫助,但僅僅因為生活艱苦而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活在人間沒有意義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這種人也不一定會去尋求解脫。真正的出離心,是要尋求解脫。日子過得苦也不一定有出離心,只有精通佛法,並將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備出離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過得太艱苦,不能故意去過很苦的日子。


   很多去過印度的人知道,印度有些外道的生活很艱苦—不穿衣服、不吃飯、不洗澡等等,有各種各樣的戒律,他們認為這樣苦行就會獲得解脫;有些外道非常崇尚五火—四周燃起熊熊大火,再加上空中的烈日。他們認為,修行人應該跳到五火中被焚燒,在肉體燒壞之後,就有可能得到解脫。


   因明”裏面也講過一個外道宗派的觀點,認為精神和肉體都是輪回的因,其中任何一個受到破壞,都有可能解脫,可以擺脫輪回。我們一定要清楚,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


   佛教認為,眾生流轉輪回的因不是身體,而是業力,如果業力存在,即使肉體一再地消失、完結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上留下了很多以前的習氣,當這些習氣成熟的時候,肉體隨時都會產生。可以這麼說,從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到眾生的肉體,都是阿賴耶識的產物,就像唯物主義所說的精神是大腦的產物一樣,只要阿賴耶識上有業力,再怎麼折磨肉體,也無濟於事,所以,釋迦牟尼佛要求佛教徒不要故意去過艱苦的日子。因為無論多麼艱苦,也只是自己痛苦而已,不可能從中看到解脫的曙光。


   不可否認,如果不是不想過好日子,而是因為福報不夠,沒有條件過好日子,那是另外一回事。釋迦牟尼佛不是說學佛的人不能貧窮,必須富裕,不是說窮人不會解脫,或過苦日子的人不會解脫,只是說沒有必要故意去做窮人,不要故意墮入一個邊,故意過貧苦的日子。


   假如有些人本來經濟很寬裕,卻誤以為生活富裕就不會解脫,必須吃苦才會解脫。佛就不贊同這些觀點,佛陀認為,哪怕一輩子不吃、不喝、不洗澡,也不能獲得解脫。


   順便插一句,有的外道又認為,在恒河裏面洗澡可以獲得解脫。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身體上的污垢,不會使我們流轉輪回。如果心裏的我執、貪、嗔、癡的煩惱洗不掉,那外表洗得再乾淨,都跟解脫沒有關係;如果真正要洗,也是洗精神上,也即阿賴耶識上面的污垢,只有洗掉這些污垢,我們才會解脫。


   不少人看過密勒日巴的傳記,他在山洞裏沒有吃穿,更沒有條件洗澡。還有很多以前藏地的修行人也像他一樣,是在艱難困苦中獲得解脫的。很多人在知道他們的事蹟後,就想當然地認為,想解脫就要過苦日子。


   其實,真正的苦行,是要有耐心,有精進心,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不畏艱險地認真修行,這才是苦行的意義。如果僅僅誤以為不吃、不穿、不講衛生就是苦行,就會解脫,那乞丐豈不是會率先成就了?


   佛告訴我們,在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和不太在乎的前提下,也可以過很富裕或很優雅的生活。


   第二個邊,也即第二種極端,是通過付出很多的代價或依靠不正當的手段,不知滿足地享受奢侈生活。


   為什麼這是一個邊呢?因為,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大多數人必須為奢侈的物質享受付出巨大的代價—時間、體力、腦力,所以佛認為不值得,修行人應該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這四個字,是佛給我們制定的一個生活法則和原則。這四個字的內容有很多的層次—對密勒日巴那樣的修行人,對一般的出家人,對普通的在家人,都有不同的解釋。


   對一般人來說,少欲知足這四個字並不意味著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而是說不能太奢侈,應該過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該有的不能缺少,但不能欲望太強,以致超過一定的界線。


   譬如,有些人認為,穿名牌衣服、開名車、住洋房等等是身份的象徵,高層次的人物就應該如此,這樣在社會上就會很有面子。其實這些都是不需要的,佛說的奢侈就是這些。作為普普通通的凡夫,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光是靠外面的物質來滿足自己,是不可能的。因為欲望會沒有盡頭、無休止、無止境地無限膨脹,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不管任何人的身邊,總是會有人超過自己。如果因為不甘落後而去奮鬥,就會沒完沒了,一輩子都在物質追求當中虛度年華,直至生命結束。貪得無厭的下場,就是永遠也不會幸福!


   關於這些,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找到很多事例,無論是觀察自己,還是觀察其他人都一樣,所以,少欲知足是很重要的。


理應遵循的原則

 

   遠離這兩個邊以後,真正的生活模式是怎麼樣的呢?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生活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佛認為,佛教徒應以自己所處時代的普通生活水平為準繩,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佛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這樣一來,我們是不是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掙錢了呢?可以掙錢,但要掌握好如何看待錢財的問題。無論是自己掙的錢,或者是修學菩薩道的出家人接受別人供養所得的錢,都要知道這些錢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眾生,自己只是幫眾生把這些錢管理和分配而已,哪里需要做善事,就把錢送到哪里。


   如果抱著這種態度,則即使是在家的修行人,也可以去掙超過正常生活水準以外的錢;如果缺乏了這種態度,則無論是出家人接受別人的供養,還是在家人去掙超出標準生活之外的錢,都違背了少欲知足的原則,故而永遠都不會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