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有兩種處理方法
090621「談情緒」講義.摘錄/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形容情緒的名字詞很多是否只是分為自在與不自在二種。
正面的情緒    自在-愛.快樂.喜悅.自由       
負面的情緒    不自在-恨.憂愁.生氣.恐懼    

我最無法面對的情緒—恐懼

遇到困難有兩種處理方法:去改變它,否則便去面對它。倘若可以盡人力去挽回,何必憂傷呢?—去改變它呀!假如已經回天乏術,也毋須沮喪,憤怒和憂心都不會使事情回轉的。 ——聖提蒂瓦—— 

恐懼在原始感官中被形容為一種強烈感情的反應。發生時,在本能上有想逃離引起該恐懼情境的衝動,並出現如臉色蒼白、顫抖、心跳急速、口乾舌燥等生理狀態。

根據名心理學家約翰‧柏多斯‧華生的說法:「恐懼是三種自然情感的反應之一,另外二種是愛與憤怒。」

在這千變萬化、對問題永無解決之道的世界裏,人們渴求自身及所愛之人的安全。在自認為解決了難題時,產生原先問題的環境可能已經改變,因而引發另一個問題,情況依然令人困擾與迷惑。於是,他深感憂慮,就像一個在沙灘上築城堡的小孩一般,擔心著每一次風浪的襲擊。

「不論恐懼源自何處,它總是來自愚人而非智者。」

亞力斯‧卡羅醫師說:「當嫉妒、仇恨和恐懼成為習慣時,疾病就不遠了。」醫學的觀點是,假如無法消除煩惱與憂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胃潰瘍、皮膚病、哮喘將更形惡化。當我們產生需求時,欲望的念頭會引起生理的失調,醫生發現病人有時是在自我期許下康復,而非醫師的診療。心靈的傷痛會徹底瓦解健康的身體。企業家若不懂如何排解憂慮及沉重的壓力,往往會英年早逝;而無論外界如何地騷動,能夠保持內心平靜的人,則不會引起生理與心理的疾病。

根據醫學上的觀點,治療功能失調症狀的患者時,須密切注意病人的心靈狀態;同時,憂慮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帶給人身體、心靈的摧殘。而且,一個長年憂慮的人通常會給家裏、辦公室中、以及社會上造成不愉快的氣氛,透過他個人的憂慮、驚慌引起的鹵莽行徑,經常會破壞了周遭的平和與歡樂。

如同憂慮可以造成自己及他人的傷害般,恐懼亦然。持續的恐懼使一個人處在長期精神戒備和劇烈掙扎的痛苦中。恐懼腐蝕生命、墮落人心,它是一種強烈的悲觀力量,時常為未來前途蒙上陰影。假若一個人懷有任何一種恐懼,他的思想必然受到影響,這種不健全的心靈狀況會慢慢侵蝕人性,而變成惡魔的主人。

如果對威脅的來臨沒有預先的心理準備,突然而至的危機可能會將恐懼轉變為驚惶失措。遇到問題不可氣餒,相反地,要明智地去克服它。沒有一個世俗的人可以從困擾中解脫,因此,不是問題本身來區分何者是智者,何者不是,重點在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

=========================================
問題討論:

是否情緒是可以控制或練習控制它?
那要如何去面對負面情緒的感覺或處理方式?
那為什麼明知道會恐懼,還是用那種的心情瞻前思後,要如何停止這種反覆心理的投射呢?
壓抑自己不能控制的情緒或情感是否也是一種恐懼或害怕?
那真正無法面對的核心和自我成長的過程是否也有很大的關聯?
恐懼是否也是一種心病如果是如何根治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