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竹林選讀 (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講義二.修行並不禁絕情感

■ 出處/何富雄.
武禪書院



修行並不是要禁絕情感,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提昇情感的精純度。
男女之間的戀情,要能幫助彼此進入實現自我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在大愛與私情間,應該有一個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清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情」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修行現象,所謂的有情眾生已點出修行上必須依賴藉緣,因為宇宙萬物本為一體,既為一體,當然沒有分別;但在沒有分別的狀態下,萬物互動在冥冥中實有一種心靈牽引,這種心靈牽引就稱之為「情」。所以情的發生其實是宇宙間自然的存在,而且是最美好的事;既然是最美好的事,同學也許質疑,何以世間有如此多人為情所困?甚至因為情關過不了而喪命?因此為師拈出「為情所困,必失清靜果」作為此次主題所欲闡釋的修行之理。

  人活在天地之間,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由於人際間的牽引,自然產生許多類型的情感: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兄妹之情、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同事之情……,這些情感涵蓋了所有的人際關係,也是人類七情六慾的總合;七情六慾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擁有肉身以後必須承認、也必須接受的實相,所以修行的基礎必須真實面對這些七情六慾,處理這些七情六慾所引發的煩惱。面對才有轉化的可能,煩惱即菩提的究竟意義也在這裡。一般人對密宗可能有錯誤的理解,即因密宗修行法中運用了許多「慾望」作為修行的快速法門,或因許多密宗佛像似乎顯得「怪異」,譬如憤怒尊,不但不是慈眉善目,反而可能是青面獠牙,令人恐懼;又如雙身佛,不但不「清靜」,反而似乎引動人無限的遐想及慾望;又如馬頭明王,竟然是蓮花生大士的化現!從蓮花出生,已經是奇蹟,竟還混合著獸相!……,這些佛像似乎和中土佛教,無論是天台、淨土,抑或是禪宗,都有非常大的不同,甚至也許有同學懷疑密教系統可能是異端,並非佛學正宗。在此,為師提出一點參考:當同學在面對密宗佛像時,如果心中有各種懷疑、慾望、妄念……紛飛時,不必恐懼,不必自責,更不必退縮,各種意念紛飛就是這些佛像在原始設計時希望引動的「方便性」;所謂方便並非隨便,是釋迦牟尼佛更大悲願的化現,是聞聲救苦的徹底實踐。七情六慾是煩惱的根源,又是肉身存在的必備條件,在斷滅與轉化間其實存在一個巨大的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修行;這個基本道理其實人人皆知,問題是如果連自己肉身存在的七情六慾都不認識,只是高唱修行滅渡,高唱清靜無慾,這個高唱只是唱給自己聽罷了,對修行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因此為師所談的情關,必須結合認識人類實存的七情六慾立論,希望在空性性存在與肉身實存間取得一個更究竟的平衡點,以消弭世人對「慾望」的扭曲並提出真正的情感修行路。

  再回到密宗那些「特殊」的佛像。當我們面對美麗的事物時,經常產生陶醉或陷溺的情感,因為美麗是宇宙真善美的基礎,無論是美麗的人或物容易令人親近,這是個實存現象;但如果當「美」被認知的時候,其實「醜」這個相對概念也隨之升起,美、醜本就是同一件事。同樣的道理,「慈悲」的概念產生時,「殘忍」的概念也同時存在,只要在相對概念中,我們必須體認相對性的實存性;也唯有同時接受相對性的實存性,修行上所謂的無二無別才有可能真正企及,空性的真知也必須站在這個基礎點,否則體認的那個「空性」,根本是假的。因此,當同學質疑密宗佛像的「怪異」時,為師反而想問同學:佛像為什麼一定是慈眉善目?憤怒尊引動你什麼樣的恐懼?你為什麼恐懼?你為什麼不敢直視雙修佛?害怕什麼?害羞什麼?其實這些更是同學應該時時反問自己的問題,而非密宗佛像單獨存在時的問題。「問題」的產生是互動的,必須有一方「動了」,問題才有產生的真實性,否則都是空性性存在,根本沒有問題。所以慾望並不可怕,它本來就是肉身存在的一部分,既然是肉身存在的一部分,就是修行的本體,禁絕慾望是一種法門,但面對慾望也是一種法門(面對慾望並不等同於縱慾,二者有非常重要的辨析,千萬不可混淆);所謂「肉身艱難」,意謂著修行上最基本、也是最大的障礙便是肉身,我們的民族傳統恰好是最忽視肉身功課的。忽視並不代表不存在,止慾並不代表已經超越;正如古訓有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但我們仍天天得面對不同的色情污染、八卦新聞,甚至同學也可能在不自覺中,探人隱私或說人閒話,這些都是修行嗎?為師肯定地說,這些都是修行的過程。如果繼續漠視自己其實有想聽八卦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看美麗事物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批評人的慾望,漠視自己其實有想造業的衝動……等「其實」,我們又如何藉著起心動念來修正行為呢?為師不斷強調「其實」,主因一般人都忽略自己內心生出的渴望,都未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內在的慾望、內在的聲音其實很自然、真實,也很可愛;聽到了,覺察到了,如果發現落入貪、嗔、癡,很簡單,導正就好。正如將淤塞的河道疏浚流暢即可;如果不面對,正如在已經淤塞的河道上再覆蓋土壤,最後淤塞的情形只會更嚴重而已。同學們,每天臨睡前,不妨花點時間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吧!

  慾望和情感的純粹度有關,任何情感的付出如果純粹度越高,情感的精純度就越高,越精純、越不帶雜質的情感就越接近修行應保持的情感高度。修行並不禁絕情感,諸佛菩薩救渡眾生即需巨大能量的情感,此種巨大能量的情感就稱為大悲心,大悲心是一種精純度極高的情感;沒有情感,根本沒有悲心,更沒有悲願,所以同學不需懼怕情感的保有或發展,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提昇情感的精純度。何謂情感的精純度?任何起心動念不以物質上的佔有、不執著永恆的持有、不沾帶個人的私慾,這就是情感的精純度。舉例分析,父母愛子女的情感並不望回報,尊重子女是獨立個體,父母只是圓成新生命的藉緣;老師教育學生並不望回饋,尊重學生是宇宙的唯一,透過不同的善巧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不以個人的專業主導學生的不同發展;男女之間的戀情,能以雙方的理想提升為依歸,藉著情感的深度完成生命的深度,幫助彼此進入實現自我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在大愛中圓滿私情,在私情中擴充大愛。如果情感的精純度夠,怎會有「關」的問題;所謂的「情關」是因為情感中夾雜了其他目的,包括因我執引起的貪、嗔、癡,因沉迷於假合現象引起的永遠保有、佔有的妄念妄動。只要對方或外在環境產生變化時,個人便落入無名的痛苦狀態中;因為情感的陷落引動七情六慾,此時清靜心與清靜境受到著染,內在心性與佛性的根,也產生巨大的挑戰。如果明白七情六慾也是空性性存在,可以隨情亂竄,也可以隨情進入修行,也可以因情而產生轉化,甚至進入滅渡的清靜中,此時情關反而成為焠煉菩提智的方便法,何來恐懼?所以佛陀四萬八千教法中,重視因時、因地、因資質,因文化、因種族……等不同的眾生情態,做不同的殊勝設計;因此當面對生命中不同的事物時,仍請同學謹記,修行是反省而非批判,修行是內觀而非外較,一切都需回歸於生命本身的清靜。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遇是緣起,相識是緣續,相知是緣深,相契是緣轉,相處是緣滅。緣起性空是修行上必須認真思維並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印證的真理,因為萬物的存在是空性性存在,是假合的遇合,都沒有具足的實存性,但就在這種世事流轉、物物生滅的過程中「相遇」,這是因緣,這是牽動,這更是修行的契機。在諸般因緣中,能因更具足的當下進一步了解彼此,多一些宇宙磁場中更深的牽引,這是相識的「化機」,生化各種善、惡因緣的互動,這也是修行的契機。在善、惡因緣的互動中,尋覓到能尊重自己、包容自己的因緣,這是「相知」;如果這個相知的時間點不對,使君有婦或羅敷有夫,在二人的世界中還夾雜了許多「其他人」,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在此,「情關」也因此產生,但為師仍必須拈出,這還是修行的契機!提昇自己情感的精純度,任何付出本不帶目的,珍惜每一分相遇,都是幸福、幸運,都是美好,都是修行;以出離慾望的清靜心面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以更大的斷滅念面對每一分因緣,希望對方因自己的出現而開展更平坦的修行之情,這是所謂的「相契是緣轉」。所謂「相處是緣滅」,是提醒同學空相的實際意義,也提醒同學注意無常的存在意義;如果任何因緣都在生滅之中,都在變化之中,我們為什麼不能坦然面對它的出現都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都是唯一,都是千載難逢,都是一種暫留!既然無法天長地久,曾經擁有的意義何在?該是自己的,任何人都搶不走;不該是自己的,最後還是會失去。在得失之間,我們應該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藉著這個因緣的出現,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隨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則所有的因緣都是修行上的善因緣,私情大愛都在同一個方向。放下對生命「最愛」的執著,因為「他」早已存放在記憶中最安全的位置;放下對私情的恐懼,因為玫瑰很美、很香,只要不動手摘,它也不會刺人;放下對大愛的漠視,因為萬物皆為一體,從沒有分別的角度而視,一切的愛都是圓成;放下對大愛的執著,因為沒有私情,大愛只是空洞的修行。在大愛與私情間,應該有一個模糊空間,這個模糊空間就是清靜。

愚師與各位同學共勉!

  私情與大愛  修行與圓成  一己與萬物
  諸般皆問己  差別在何方  無二無別矣
  萬事萬化空  難成真空相  化緣才究竟
  喜怒哀樂情  實纏諸動念  化念清靜樂
  眾生皆為友  相契在緣起  止念便性空
  孤高獨自行  終難進解脫  尊重整體昇
  落俗媚俗野  著染名利心  放下諸相空
  情關實無關  皆是修行因  轉化在己念
  念念精進行  時時觀動念  清靜自在趣
  花開結果成  落土真究竟  佛國真歸園
  花謝徒奈何  草根有韌性  淨土萬花筒

問題討論﹕

問題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你對這個畫面有什麼樣子的勾勒?請問比翼雙飛與千山獨行,你喜歡哪一種生活型態?為什麼?如果萬物一體,獨與雙的究竟意義為何?

問題二﹕「為情所困,必失清靜果」,請問你的清靜果何處尋?在山上?在海邊?在情人身上?還是在心裡?抑或是你的生命中,早已失去了對「情」的需求,那請自問對眾生的愛是否需要情感?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講義一.成功的愛情

■ 出處/
禪心學苑


「愛」的真義要清楚,「情」的變化要明白;

不要衝突只要愛,不要情緒只要心。


生:「愛」的真義是什麼?
師:幫助對方名為「愛」。愛不一定要常在一起,而是要在一起的「感覺」;愛不一定要常掛嘴邊,而是要時時「銘記在心」。懂真愛者,讓人刻骨銘心;不知愛者,使人容易淡忘。

生:「情」的變化又如何?
師:「情緒」是相愛最大的破壞者。兩性之間,不要以個人的情緒態度來「批評」對方、「諷刺」對方、「懷疑」對方,進而造成「傷害」對方!每人雖有情緒起伏的時候,但不要用情緒來做藉口。因為,那是最不智的人!


生:遇人不淑,該如何?
師:自認對方不能改變者,您當「離開」;自認可以改變對方者,您當「感化」。有人說,愛情是盲目,指的就是:迷失自己,被人所惑,故叫做迷惑。遇人不淑,「怪自己」;被人所騙,「當反省」。
生:人相處必會產生磨擦,因而造成衝突,此該怎辦?
師:遇事能化解,名為「智者」;無事造問題,名為「愚者」。衝突是必然,只是如何將問題化到最小,以致於無,那才是重點!所以,不要擔心衝突,而要學習處理事情的能力。


生:若經交往,覺得不合適,那該如何處理才好?
師:能在一起是「緣份」,順利分開是「學問」。兩性交往,勿論誰是誰非;兩者分開,莫起愛恨情仇。若真是觀念不能溝通,只有選擇各自發展。首先「開導」對方、其次「幫助」對方、再來「祝福」對方、最後「離開」對方。


討論問題:

1、何謂愛情?
2、如何相處?
3、怎麼分手?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8/23 讓我們一起來「談生活」

生活,幾乎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了。
但是,您生活的內容是什麼呢?
是生存、生活,抑或生命呢?

從國小開始奮鬥自己的生存領域,
所以,您需要的是能力、學歷與人際。
入社會後開始奮鬥自己的事業版圖,
所以,您需要的是金錢、地位與權力。

然而,您開始「生活」了嗎?
活出生活的況味,活出生命的幸福了嗎?
您是否每天在執行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
支持您繼續下去的心理動力又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一個有趣又實際的課題。 


感恩 開寶師及觀一、自然等十方因緣,

此次的讀書會,將在峨嵋的「十方禪林」湖光山色之中與大家暢談。

讓我們一起珍惜緣起,深耕福智之田!



1.     討論大綱:結合先前議題來討論(如性情欲、自我、觀察、關係等)分享自己現階段的生活模式


a.     大綱1【生活的模式】

   討論一:分享自己現階段的生活模式:可能是積極性而有目的,也可能是鬆散慵懶、甚至漫無目的。

   討論二:如果你是莫拉克的災民,接下來的日子,你該如何生活?

   討論三:文章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b.     大綱2【生活的動力】

   討論一:分享支持自己生活的心理動力為何,如家庭、父母、責任等。

   討論二:可依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分享自己生活(生存)的動力,是源於哪一個需求區塊。


             03/29    談自我(上)-華東藏  

         04/12    談自我(下)-華東藏  
         05/17    談觀察-空城計 
         05/31    談安住-Jen 
         06/21    談情緒-小金魚 
         07/12    談個性-常不輕 
         08/02    談關係-觀菩提  
         08/23    談生活-觀一  (即將登場!!!)
           09/13    談兩性-自然
                    09/27    談欲望-小芸 
         10/11    談淨土與修學報告-Amy 
         



真心真意過一生(葉倩文)


看世間忙忙碌碌
何苦走這不歸路


熙熙攘攘為名利
何不開開心心交朋友
時時刻刻忙算計
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
卿卿我我難長久
何不平平淡淡活到老
真真假假怨人生
不如輕輕鬆鬆過一生


是非恩怨隨風付諸一笑
聚散離合本是人生難免
愛情也許會老
真心永遠年輕
有我有你有明天


人生短短何必計較太多
成敗得失不用放在心頭
今霄對月高歌
明朝海闊天空
真心真意過一生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 引用/ 2002.3.6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與高峰經驗

馬斯洛 (Abraham H.Maslow) 「人類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 理論:

人的需求區分為五個層次:

通常先致力於滿足較低層,才轉而追求更高層級的需求:

 

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飢餓、口渴、溫暖、性等基本需求。

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免於生理上的傷害與心理上的恐懼,身體、感情的安全、安定與受保護感。

3.    社會需求(belongingness needs; social needs) :被愛和有歸屬感,是人際互動、感情、陪伴和友情等需求。

4.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追求自我的價值感,被認知、社會地位及成就感。

5.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最高的需求層次,指個人有追求成長的需求,將其潛能完全發揮,且人格的各部份協調一致。

 

   人們渴望別人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記得名字),痛恨被分類(貼上標籤)

   希望他人能夠認識並接受完整且豐富而複雜的我。

   「自我實現」是個人力量充份展現,以完整方式呈現自己,讓個人具有獨特性及完美性格,又能超越自我,展現出高尚人格並實現自我潛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也成為真正的自己。

 

    馬斯洛到了六○年代開始感受到此一分析架構仍有不足,自我實現似乎仍不足以說明人類精神生活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人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來超越自我實現;他在去世前一年(1969)發表一篇 Theory Z 文章,反省原先所發展出的需求理論後,提出了第六階段「最高需求」。他用不同字眼來描述這新加的最高需求,諸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天人合一、以及「高峰經驗」、「高原經驗」等都屬於這一層次。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我實現者的特質》二

            -體驗、友善、謙虛、目標、幽默、創造、統整
                           
                               ■
狄卡波奧著《健康的性格》.莊耀嘉譯,1989 桂冠圖書


一、      他們較常經歷神秘或高峰經驗。

     馬斯洛發現許多自我實現者,曾經經歷過很強烈的個人經驗──或許可被形容為神秘的或富宗教色彩的。諸如觀察一位小孩嬉戲或欣賞音樂等經驗,都能完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且產生高度的愉快狀態。自我實現者所描述的歡樂類型,似乎迥異於一般人所謂的「歡樂」,馬斯洛從他們對這些經驗的描述中,導出高峰經驗的概念。這種歡樂不會因為反覆發生而削減。我們可以用驚奇、敬畏、心醉神迷、崇敬、靈感、讚嘆,和其他措辭來描述它。與此種歡樂相對立的是酒會的餘興節目、遊樂公園的刺激活動、酒吧的感官刺激。高峰經驗的另外一些例子是愛的感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美、靈感等的惑覺;徜徉於自然的經驗和宗教性的意識。這些轉變的意識狀態(altered consciousness)相當類似於吸食迷幻藥的經驗,但是,絕對沒有吸毒的副作用。經驗到這類意識狀態的人,指出它們是最令人陶醉且最汪洋浩瀚的人類經驗。有些人認為,這些經驗是他們人生的高峰時刻。我們可以借助某些情況來助長,而非強迫這些經驗的出現。例如,我們可以把某一個人想像為被種種問題干擾,且歷盡無數創傷的個體。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生活,並且從已被克服過的許多問題中,與從已在成長歷程中消散掉的許多變化,擷取靈感。世界充滿著悲傷、痛苦和暴力,但它一樣充滿著神奇的事件。許多人只看到事情的陰暗面,對他們周遭的種種神奇卻視而不見。其實這些正是高峰經驗的豐富來源。


二、      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

     真正的友誼需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間,因此,一個人事實上不可能有許多親密的朋友。健康的人把他們的友誼看得很重要且虔心培養它。雖然他們熱愛和關懷的對象只有少數幾個,但他們幾乎對每一個人都較友善、慈悲、喜愛。這種愛並不是毫無區辨性的。他們也會嚴厲地批評那些罪有應得的人,尤其是那些吹毛求疵,裝模作樣及狂妄自大的人。他們會為了對方好而指責他。由此看來,他們的敵意是情境性的,並不會成為人格特徵之一。

 

 

三、      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

     他們為人比較謙虛,因為他們覺得,不管是什麼種族、家世、性格、職業、性別,每個人有可取可學之處。他們可以坦然與迥然相異的人交往和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特性。他們對任何人都存有幾分敬意,就只因為對方是個人。


四、      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他們有強烈的道德觀念與確定的行為原則。他們的是非與善惡觀念比較清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是與非、善與惡,未必與習俗的觀念相同。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很清楚自已所要追求的目標,而且知道他們先要完成什麼才能達到目標。大體而言,他們追求的目標較為固定,當達成目標的手段遭到挫折時,他們也會靈活變通。不過他們手段的變更卻是以不違反個人的道德與他人的福利為原則。同時,對於很多經驗和活動,常人只視為不得不爾的手段,而他們卻能予以欣賞與享受。即使在做例行性的工作時,他們也會設法稍事變換,以自得其樂。


五、      他們有著不帶敵意而又富於哲理的幽默。

     表示優越感的幽默(如嘲弄他人的缺點),帶有敵意的幽默(如傷害別人的感情),以及猥褻淫穢的幽默,常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卻不為自我實現的人所欣賞。自我實現者卻能在有意義的生活事件上,找到幽默的題材,譬如事實與自己所預期的不符合時。他們對自己的缺點和獨特性也會自我解嘲。例如,我們重閱一篇很早以前的期末報告,或許會發現該文語氣狂妄自大,而覺得自己很滑稽。


六、      他們比較具有創造性。

     馬斯洛喜歡把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態度與赤子之心相互比較。他發現兩者有許多相同點,譬如對同一樣事物,能夠一再地欣賞出新鮮的地方。他也發現自我實現者比較具有創造性──並不是他們具有偉大的才華,而是他們的心靈較像小孩子那樣純真自然,對任何事情或遊戲,都會因為想出一套新奇方法而興奮不已。馬斯洛相信,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喪失了純真小孩的新奇眼光。我們可以想像一條受主人寵愛的狗,看到主人走過來時的興奮模樣,或一對如膠似漆的夫妻的魚水之歡;或在暖和的春日,漫步樹林時的興奮和自在的感受。


七、      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

     自我實現者在他們的行為中,較能夠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他們既老成持重又童心未泯,既重視智慧又感情洋溢,既純真坦率又自我克制,既態度嚴謹又嬉戲風趣。大多數人都將這些對立的特性,予以截然的劃分。尤其困難的是同時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一個人可能同時遊樂和工作嗎?對大多數人而言,只選擇其中一種來做,不是更舒服嗎?我們腦中都有一些成熟的人該表現什麼樣行為的固定觀念,例如一種冷靜、克制、無情、理智的作風。某些充滿生命活力的特性,譬如率真、自發性、自由表露出自己的感受、嬉戲和其他等等都必須被壓制下來。其實這些是我們天性的一部份,我們應該將之表露出來對立的特性,常是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明確所造成的。一個人可以有長遠的目標,但也能專心致力於目前的工作;一個人可以對人生抱以嚴肅的態度,但不為失敗所壓倒;一個人可以專心達成某些目標,但也能別出心裁,使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頗富趣味。依照馬斯洛的看法,一個人的人格存在有過多的二分性,並不是好現象。人格內的對立狀態是不成熟的一種跡象。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實現者的特質》一
            -覺察、接受、率真、無我、獨處、獨立、好奇
                             ■ 狄卡波奧著《健康的性格》.莊耀嘉譯,1989 桂冠圖書

 自我實現者(馬斯洛估計,這種人大約佔人口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運作的功能層次,與一般人或正常者的運作層次完全不同。自我實現者很容易滿足他們所有的需要,但他們特別關心較高層次需要。

   馬斯洛甚至很大膽的說,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方式較不美國化。他並不是說,自我實現的人是偏激份子或極端份子,而是說自我實現者超越了任何特定文化的限制。他們的人性充分地發展。馬斯洛研究了若干自我實現者以後,發現他們具有以下的共同特點。知道這些自我實現者所具有的特點,可以提供我們一個使自己盡善盡美的架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馬斯洛所提到的特質,因此可以將馬斯洛的模型視為完美個體的畫像。

 

一、      他們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並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

   馬斯洛發現他們具有透視虛偽、表面或掩飾之事物的神秘能力。無論對藝術、音樂、科學、政治或社會事務,他們的認知都比較清楚與準確,因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較少受到自己的希求、願望、恐懼、焦慮、偏見的影響,因而能透視事實的真相。他們非但能忍受曖昧不定的情形,而且喜歡它們。愛因斯坦說的一句話最能描述此點:「我們能經驗到的最美麗事物就是神秘。」他們接受現實,而不空妄地反對它們。當我們與人生必然的經歷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控制展現在我們前面的事物。


二、      他們較能接受自己、他人及自然。

     對於自己與他人不可避免的優點與缺點,他們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抱怨。改變他人以符合自己的願望時,常會破壞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因此,自我實現的人尊重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其「真我」的固有權利。即使曉得自己有某些缺點,自我實現的人仍然會接受他基本的自我。他不會因 未符合文化所界定的理想的美、地位、聲譽和其他等等,就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因而也不會受到這些感覺的折磨。自我實現的人不矯揉造作,不權充派頭人物,而且他們可以很快察覺別人的這些虛偽作風。他們接受隨成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如衰老),且不會念念不忘往日的歡樂與做事的模式。他們可能偶爾有罪惡感,但是這種感覺只有在自已有某些可改而未改的缺點(如懶惰、脾氣暴躁、嫉妒、偏見)時,才會發生。


三、      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

     要實現真我需要內心相當的自由,行為也要率真自然。相反的特性則是處處防衛,不敢自我流露,並且經常懼怕他人的批評。他們與人交往時不矯揉造作。他們也較易超脫習俗或慣例的影響,而表現純真的天性。


四、      他們遇事比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以自我為中心。

     健康的人比較能心平氣和地處置自己的問題。他們把自己的問題視為與任何其他問題一樣。解決問題的活動使他們特別高興。因而也使他們熱心參與自己的職業。馬斯洛發現健康者的一項顯著特徵,是熱愛一種職業,他感覺他的工作是重要的,他的人生有某種使命待完成,不管它是養育小孩或經營大公司。

 

五、      他們較能夠且喜歡獨處。

     許多人發現獨處是一項很不愉快的經驗,但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喜歡享受他們自己的經驗,並且追尋獨處的時刻。


六、      他們比較獨立自主。

     健康的人較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不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環境變遷底下的犧牲者。他們即使面臨許多挫折、打擊,也能保持比較快樂且寧靜的心境。他們能自給自足,並依賴自己的潛能和資源來成長並發展。他們不需要他人的好評來支持自己。


七、      他們比較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

     對於同一樣事物,他們能夠一再欣賞而不覺厭煩,好像每一次都可看出一點新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視若無睹的生活細節,也會使他們感到愉快、驚奇、敬畏,甚至心醉神迷,對自我實現的人而言: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麼壯麗,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屏息觀賞的可愛性,即使他已見過一百萬次花朵,他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孩,就像他初次看到的嬰兒一樣是奧妙的傑作。自我實現者與一般人不同,他不會把生命的種種奧秘視為理所當然。而且,他們也能夠從自己已擁有的、過去的成就中吸取靈感。他們不會不眠不休地尋求更新奇事物和刺激。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信仰為幸福來源》
引用/2009.04.07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信仰—幸福的來源


    另外,據一些調查資料顯示,在其他生活條件完全一致的情況下,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人幸福感是不一樣的,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會遠遠超出沒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


    這 是為什麼呢?一方面,是因為有信仰的人可以在混亂的社會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身份,在精神上有一個依處,明確了生存的目標;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是有信仰 的人會適當地控制自己的物欲,多多少少地知道物質不可能給人類帶來最終的幸福,他們的欲望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嚴重,因而相對比較幸福。

 

幸福的途徑


    我以前也說過,釋迦牟尼佛不但在空性、無我、光明這方面是超凡絕倫的,僅僅在追求世間的暫時幸福方面,都是無可比擬的。只有佛陀的思想,才是跨世紀的偉大思想。


    以後我們要儘量地過這樣的生活,只要有車開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車;只要有錶帶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表;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名牌……少欲知足當然不是叫你不要穿衣服,不要吃飯,那是不可能的。


    戒 律有一個不能逾越的原則,就是不能要求凡夫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佛陀非常透徹地瞭解凡夫的心態,凡夫什麼可以做到,什麼做不到,他很清楚,所以佛不會有過 分的要求。他不會說,所有人一定要過艱苦的日子,而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把時間節約下來,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樣做,首先我們永遠也不會幸福, 其次我們永遠也做不出有意義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大家務必要三思!


   《親友書》中有個偈頌是這樣說的:“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佛陀諄諄告誡後人:在所有的財產中,知足少欲是最為殊勝的,所以應該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沒有財產,也是真正的富翁,因為只有這種人才能獲得究竟的大安樂。


   《環球科學》雜誌2007年第4期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變得幸福》,文中指出:“1不要專注於目標; 2抽空當當志願者; 3習慣適度; 4爭取滿足; 5練習活在當下。”其中也沒有說要掙很多錢、穿名牌、開名車……可見我們以前的觀念都陷入了誤區。

   釋迦牟尼佛非常瞭解物質、金錢與人的欲望之間的關係,沒有錢的時候,人是什麼樣;如果有了錢,人的心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所以他才給我們量身定制了這樣的生活模式。


   凡 夫卻不知道自己的心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它的趨勢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只認為物質生活會帶來幸福,因為我們今生沒有很多錢,沒有當過超級富翁,雖然前世當 過,但早就忘了,所以對物質沒有一個真正確定的定義。當物質生活跟我們有一定距離的時候,多數人會想往物質財富,認為只有金錢才是消滅一切苦難的萬能解 藥。


   真 正有意義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只有到佛教裏面去找答案。其他諸如哲學等世間學科根本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往往認為,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他們的人生 意義,就是及時行樂,趁著活蹦亂跳的時候,要抓住當下,盡情享受,然而,儘管在追求享樂的過程中,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破壞了生存的環 境,結果還是不幸福。

 

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他們尋找幸福的方法出了問題。

 

   對多數人來說,了知這些是有很大必要的。繼續追求物質生活?還是換一種更有意義的活法,這對我們的人生去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得 到這樣的人身,聽到殊勝的佛法,還有一定的時間去修行,這是我們極為難得的一次機會。除此之外,世間的任何其他東西都不會如此難得,不要說世間人很羡慕的 名利、財富等等,哪怕是珍貴無比的如意寶,我們前世都曾經擁有過,將來也一樣會擁有,但這些東西並沒有給我們今天留下任何好的結果。


    我們一定要知道,就像汽車的用途不是燃燒燃料而是運輸,燃燒燃料只是汽車的“生存方式”,在消耗燃料的同時,汽車也要管運輸一樣,人的用途也不是吃喝玩樂,吃喝是人類的生存方式之一,但不是人類生存的最終目標。


   什麼是人類的最終目標呢?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這個答案永遠也找不到;但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現有的機會,好好地修行,更好地服務一切眾生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財富並非生活重點》
引用/2009.04.07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金錢不是萬能的


   按照佛說的去做,生活、金錢都不會給我們的修行帶來違緣;否則,假如不會協調解脫和生活之間的衝突,很多人就會迷惑困擾,掌控好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美國《新聞週刊》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金錢與幸福,哪個更重要?”

 

   大家想想,如果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會怎麼回答。


   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多年前就回答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金錢並不重要,僅靠金錢是不可能讓人類滿足並從中獲得幸福和自由的。但大多數人卻認為,沒有金錢,就不會有幸福,金錢是決定幸福的關鍵所在。


   當然,除了極少數人以外,一文不名的人當然不會覺得幸福,但是否很有錢就很幸福了呢?不是,金錢絕對不是萬能的!


   在一些貧困地區,物質極端匱乏,貧窮的人們與發達的物質生活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人人都想擺脫窮光蛋的生活,都認為如果有錢,就可以解決一切。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但只是為了在走之前自己過得幸福一點,大家都會拼命地為之奮鬥不息,力圖拉近自己與優裕的物質生活之間的距離。


   然而,當真正有一天距離縮短之後,人們的幸福指數並不會隨著物質的發展而增長。比如說,在北歐等很多西方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國民福利非常好,人們應有盡有,什麼都不缺,但這些國家的自殺率卻異乎尋常地高—據世界衛生組織1994年公佈的自殺率得知,芬蘭、瑞士、比利時、丹麥、瑞典等國的自殺率均位於世界前十位。對他們來說,金錢、物質等等就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重要了。雖然大家都過著富裕的生活,但很多西方人卻並不快樂幸福。這一切表明,物質財富與幸福快樂之間並不是成正比的。


美國福布斯雜誌曾以美國最富有的400個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為對象做比較調查,讓他們從17選出一個數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福”。最後的統計結果顯示,超級富翁們的幸福指數是5.8;但是,在過去多年的調查中專家們還發現,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的幸福指數也是5.8;此外,肯雅的馬賽人—生活在簡陋骯髒的草棚內,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的一群遊牧民族,他們的快樂指數同樣為5.8


   美國密歇根州或蘭市或普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G•邁爾斯(David G.Myers)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資料證實,“財富與幸福之間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矛盾。邁爾斯發現,自1950年以來,美國人均購買力增長了兩倍。難道由此推算,美國人在2000年時的幸福感就應該是1950年時的3倍嗎?……儘管現在這代人的經濟條件比上一代人好了很多,他們卻沒有感到幸福。事實上,美國年輕一代比他們的長輩更加焦慮。”


   美國心理學家瓊.M.圖文齊(Jean M. Twenge)對19531993年間所作的269項研究指標進行了大規模分析,以測定當時兒童和大學生的焦慮程度。2000年公佈的分析結果表明,20世紀80年代,美國兒童的平均焦慮程度高於20世紀50年代的兒童精神病患者。


   英國未來基金會的邁克爾•威爾莫特和威廉•納爾遜在《複雜的生活》一書中指出:“在過去50年裏,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並沒有使人們增加多少快樂。這是進步的悖論。今天的一代人比以前更富裕、更健康、更安全,享有更多的自由,但他們的生活卻似乎更壓抑……”。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經過研究得出:在最近40年間,自認“非常幸福”的美國人一直呈下降趨勢。一項最新統計還顯示:在1960-2000年期間,按不變價格計算,美國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卻從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國、英國和美國等經濟發展較快的歐美發達國家,最近十幾年間,精神抑鬱的人數卻在與年俱增。對此萊恩解釋說:收入水平與幸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係,而是曲線關係。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會增加幸福;但當收入水平超過一定高度時,它的進一步提高未必會明顯增加幸福感。


    佛陀早就說過,金錢不是萬能的!現在這句話已經被越來越證實了。上述的資料很明確地顯示,人類幸福感的來源不是物資生活。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並不能保證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幸福。這些道理在佛經裏講得非常清楚,但西方的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現在才發現。


    龍樹菩薩在《親友書》裏面講過一個比喻:“如麻風病蟲蠕動,為得樂受皆依火,非但不息苦更增,當知貪欲與彼同。”麻風病人的皮膚下面有一種小蟲,病發作的時候奇癢無比而且也很痛,很多病人為了減輕痛苦,就去烤火,不料小蟲在受到刺激後,反映非常強烈,結果使病人更加痛苦。這個比喻,就是暗指人的貪欲。我們一直都認為,金錢會給我們帶來幸福,然後拼命去掙錢,結果有了錢反而更不幸福。

 

    另外,《親友書》及其它論典當中也講:“一切妙欲如鹽水,愈享受之愈增貪。”物欲及物質享受就像鹽水一樣,人越喝口越渴,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無限膨脹的欲望就會使人越來越痛苦。


    事到如今,很多現代人心裏都劃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我們以前認為,經濟發達以後,人就會幸福,但如今的事實怎麼並非如此呢?這是實實在在的資料告訴我們的啊!這是不是說明,當有一天我們像西方人那麼富裕的時候,會不會也一樣不幸福呢?


    過去西方的一部分哲學家也認為:金錢或物質生活是幸福的來源。從文藝復興運動的時候開始,就有人這麼說。比如,人文主義之父彼得拉克就揚言道:“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啟蒙運動的時候,法國機械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那個一直高喊“人是機器”的拉美特利也認為:人們的快樂和幸福是肉體器官通過感覺而得到的,他說:“幸福是不能依靠思想方式或感覺的方式的……如果在自己的思想中尋找幸福,如果想靠研究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真理來尋找幸福,那就是在沒有幸福的地方尋找”伏爾泰也認為:生理器官的滿足,是人們追求幸福的根源和動力。他們竭力反對西方宗教的禁欲主義,認為感官享受是追求幸福的動力,無論是法律或者宗教,都不應該阻礙人的欲望。


    在這些思想的帶動下,西方人拼命地掙錢,在奮鬥了幾百年以後,卻發現有錢了還是不幸福,儘管有了名車、別墅,有些人還有了遊輪、飛機,但精神上卻異常空虛、頹喪、痛苦,時至今日,他們已經無計可施了。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在《幸福》(Happiness)一書中指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已經翻了兩番,我們擁有更多的食物、衣服和汽車,房子更大,中央空調更普及,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海外度假,一周的工作時間更短、工作待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了,但人們沒有因此而感到幸福。”

 

    美國博士達林•麥克馬洪(Darrin M.McMahon)花了六年的時間來研究幸福,他應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以及人類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參考,寫了一本書,叫做《幸福的歷史》,其中指出:美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壽命在1900年為46.3歲與48.3歲,到了2000年已升至74.1歲與79.5歲……然而,如果從這樣的資料就推論西方人因為物質與科學進展而愈來愈幸福,卻是錯誤的想法。自1950年以來在美國從事的詳細調查顯示,美國人認為自己“幸福”的人數比例一直維持在60%上下,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比例卻從7.5%下降到6%。此外,單極型憂鬱症比例也似乎大幅升高。


    書的結論中寫到:“過去數千年來驅策著西方文化的那種渴望與追尋,那種崇高的不安,顯示了人類只要維持著凡俗的身份,就永遠無法知道某些事情,永遠無法回答某些迷題。極致幸福的聖杯就是其中之一。如同神話裏盛過基督寶血的聖杯一樣,極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當中,一個救贖的聖物,一隻裝盛我們痛苦的容器。”


   所有這些結論,都是人類歷史活生生的資料和經驗告訴我們的。


   佛教不排除輪回裏存在相對而暫時的幸福,但不認為有絕對的幸福,總的來說痛苦的比例占了絕大多數,這個觀點也許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接受了。但肯定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沒錢的人痛苦,而有錢人不會痛苦,但上述事實已經說明,金錢可以給人類帶來幸福的想法是錯誤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這就表明,只要我們按照釋迦牟尼佛規定的生活方式去做,就能過上比較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


    當然,如果溫飽不能解決,那也不會幸福,但是,當生活水準達到一個標準以後,就一定要少欲知足,假如那時候還不知道少欲知足,就永遠也不會幸福!


    西方人經過了幾百年,才發現以前追尋幸福的方法是錯的。我覺得,也許再過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最後都會不自覺地走到佛制定的這條道路上來,因為只有這條路才行得通,只有這樣才會獲得幸福。原來那種只有物質才能讓人幸福的想法與說法,在今天看來,似乎是一個死胡同了。一方面人類自己不會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許我們過這樣的生活,沒有那麼多的能源,地球供養不起,人類別無選擇,都要走這樣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樣生活,才會在輪回當中獲得相對的幸福。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遠離極端》
引用/2009.04.07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今天講一個比較簡單的題目,叫《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內容雖然簡單,但對修行人來說還是很重要。作為一個佛教徒,究竟該怎麼樣生活,釋迦牟尼佛早就給我們制訂了一個模式,作為佛陀的後學者,無論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都應該遵循這個共同的生活模式。如果按照這套模式去生活,人生就會很有意義,此生也不會很痛苦,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不墮兩邊:


   那是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呢?釋迦牟尼佛在律藏裏面對出家人說:生活不能墮兩邊,也就是陷入兩個極端。


   中觀也提到兩個邊,是指常見和斷見。生活的兩個邊,是指太艱苦和不知滿足的兩種生活方式。


   太艱苦的生活,就是故意過非常貧窮、非常困窘的生活。當然,這是對一般人而言的,像米拉日巴那樣的少數修行人,貧窮對他們來說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緣,反而是修行的順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作為一般的人,如果過得太貧困,經常為了生活考慮太多,操心太多,就沒有時間考慮出離心、菩提心、解脫等等,雖然艱苦生活也許對有些人的出離心生起有一些幫助,但僅僅因為生活艱苦而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活在人間沒有意義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這種人也不一定會去尋求解脫。真正的出離心,是要尋求解脫。日子過得苦也不一定有出離心,只有精通佛法,並將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備出離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過得太艱苦,不能故意去過很苦的日子。


   很多去過印度的人知道,印度有些外道的生活很艱苦—不穿衣服、不吃飯、不洗澡等等,有各種各樣的戒律,他們認為這樣苦行就會獲得解脫;有些外道非常崇尚五火—四周燃起熊熊大火,再加上空中的烈日。他們認為,修行人應該跳到五火中被焚燒,在肉體燒壞之後,就有可能得到解脫。


   因明”裏面也講過一個外道宗派的觀點,認為精神和肉體都是輪回的因,其中任何一個受到破壞,都有可能解脫,可以擺脫輪回。我們一定要清楚,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


   佛教認為,眾生流轉輪回的因不是身體,而是業力,如果業力存在,即使肉體一再地消失、完結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上留下了很多以前的習氣,當這些習氣成熟的時候,肉體隨時都會產生。可以這麼說,從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到眾生的肉體,都是阿賴耶識的產物,就像唯物主義所說的精神是大腦的產物一樣,只要阿賴耶識上有業力,再怎麼折磨肉體,也無濟於事,所以,釋迦牟尼佛要求佛教徒不要故意去過艱苦的日子。因為無論多麼艱苦,也只是自己痛苦而已,不可能從中看到解脫的曙光。


   不可否認,如果不是不想過好日子,而是因為福報不夠,沒有條件過好日子,那是另外一回事。釋迦牟尼佛不是說學佛的人不能貧窮,必須富裕,不是說窮人不會解脫,或過苦日子的人不會解脫,只是說沒有必要故意去做窮人,不要故意墮入一個邊,故意過貧苦的日子。


   假如有些人本來經濟很寬裕,卻誤以為生活富裕就不會解脫,必須吃苦才會解脫。佛就不贊同這些觀點,佛陀認為,哪怕一輩子不吃、不喝、不洗澡,也不能獲得解脫。


   順便插一句,有的外道又認為,在恒河裏面洗澡可以獲得解脫。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身體上的污垢,不會使我們流轉輪回。如果心裏的我執、貪、嗔、癡的煩惱洗不掉,那外表洗得再乾淨,都跟解脫沒有關係;如果真正要洗,也是洗精神上,也即阿賴耶識上面的污垢,只有洗掉這些污垢,我們才會解脫。


   不少人看過密勒日巴的傳記,他在山洞裏沒有吃穿,更沒有條件洗澡。還有很多以前藏地的修行人也像他一樣,是在艱難困苦中獲得解脫的。很多人在知道他們的事蹟後,就想當然地認為,想解脫就要過苦日子。


   其實,真正的苦行,是要有耐心,有精進心,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不畏艱險地認真修行,這才是苦行的意義。如果僅僅誤以為不吃、不穿、不講衛生就是苦行,就會解脫,那乞丐豈不是會率先成就了?


   佛告訴我們,在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和不太在乎的前提下,也可以過很富裕或很優雅的生活。


   第二個邊,也即第二種極端,是通過付出很多的代價或依靠不正當的手段,不知滿足地享受奢侈生活。


   為什麼這是一個邊呢?因為,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大多數人必須為奢侈的物質享受付出巨大的代價—時間、體力、腦力,所以佛認為不值得,修行人應該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這四個字,是佛給我們制定的一個生活法則和原則。這四個字的內容有很多的層次—對密勒日巴那樣的修行人,對一般的出家人,對普通的在家人,都有不同的解釋。


   對一般人來說,少欲知足這四個字並不意味著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而是說不能太奢侈,應該過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該有的不能缺少,但不能欲望太強,以致超過一定的界線。


   譬如,有些人認為,穿名牌衣服、開名車、住洋房等等是身份的象徵,高層次的人物就應該如此,這樣在社會上就會很有面子。其實這些都是不需要的,佛說的奢侈就是這些。作為普普通通的凡夫,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光是靠外面的物質來滿足自己,是不可能的。因為欲望會沒有盡頭、無休止、無止境地無限膨脹,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不管任何人的身邊,總是會有人超過自己。如果因為不甘落後而去奮鬥,就會沒完沒了,一輩子都在物質追求當中虛度年華,直至生命結束。貪得無厭的下場,就是永遠也不會幸福!


   關於這些,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找到很多事例,無論是觀察自己,還是觀察其他人都一樣,所以,少欲知足是很重要的。


理應遵循的原則

 

   遠離這兩個邊以後,真正的生活模式是怎麼樣的呢?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生活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佛認為,佛教徒應以自己所處時代的普通生活水平為準繩,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佛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這樣一來,我們是不是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掙錢了呢?可以掙錢,但要掌握好如何看待錢財的問題。無論是自己掙的錢,或者是修學菩薩道的出家人接受別人供養所得的錢,都要知道這些錢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眾生,自己只是幫眾生把這些錢管理和分配而已,哪里需要做善事,就把錢送到哪里。


   如果抱著這種態度,則即使是在家的修行人,也可以去掙超過正常生活水準以外的錢;如果缺乏了這種態度,則無論是出家人接受別人的供養,還是在家人去掙超出標準生活之外的錢,都違背了少欲知足的原則,故而永遠都不會幸福。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竹林 Logo 票選出爐啦!



選8號:覺勇、小金魚、心星、Rick、七葉童子、恩恩。共計六票。
■ 選3或4號:小寶、空城計、喬若、觀一。共計四票。
■ 選5號:觀菩提、mimi。共計二票。
■ 選6或7號:Amy。共計一票。

最後統計結果-8號勝出!
以下是大家對於8號 Logo 的看法摘錄。

上方圓形---->代表 日陽 "陽"
兩側條形----->代表竹葉  "竹"
條形三疊成兩行----代表多數 "林"

看起來有點像蓮花或手捧日光的感覺,而且比較有對稱感。
像是朵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高雅潔淨.特立挺直.清麗而莊重的形象.
象徵有高尚道德的君子.和竹..有相同的意思....

除了有蓮花的意象之外~
我覺得像俯瞰一個小天使...展開翅膀~優雅自在的~向上(前)飛翔~

左三葉加圓形:如人飛翔向東,表自我慣性覺醒  
右三葉加圓形:如人飛翔向西,表西方覺路現前
透過身心靈、三學、三慧的學習,朝向般若覺海。

圖形結構是兩個人背與背相靠著,意味著相互扶持給彼此力量
上方圓形的感覺有旭日東昇的意境
左右各三感覺也像菩薩在結大圓滿手印

展開的蓮花.想到了菩薩想到了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看久了深一點有第三眼的感覺,好像會看透人心,時時刻刻在察覺與觀察

圖示象徵「蓮」的開展,有扶持合力向上的意涵。
也有陽竹林的向陽,看到光芒萬丈之感,明心之亮光展露無遺。
吉祥如意~因為六六大順左右各有三叉,而且一路發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生是為了滿緣而來,緣滿而去
■ 摘錄/大卿禪師與學生談話

一、人生是為了滿緣而來,緣滿而去

學生問:人來到世間不到百年,每天就是吃喝玩樂、工作、賺錢,就這樣過了一生,人活著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完成哪些事?才能沒有遺憾的回去。

導師答:簡單的說就是「為了滿緣而來,緣滿而去。」換句話,我們都是有願力來的,願力用最普通的話講就是內心的憧憬和理想,人生就是去追求、去實踐我們對人生的憧憬和理想。基本上,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好好的去落實對真善美的憧憬,永遠不要放棄,不管我們的生活多麼困難,都沒有妨害我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生命一定有目的,俗話說「人窮志不窮」,志不能失,志一定要在,不要失去我們的志向,寧可窮也不要失志,因為窮不可怕,失志才可怕,這就是做人要有的骨氣。

學生問:十幾年前為了離開家暴的痛苦,而放下孩子離家出走,長大後的孩子卻無法諒解我當時的苦衷,抱怨我未盡責照顧。我承認自己未盡責,但那是迫於當時的無奈,面對孩子的不諒解造成彼此內心的距離,內心雖痛但不知如何引導,恭請老師開示,如何善解孩子的行為,進而善導孩子對媽媽有信,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

導師答:先不要用媽媽或兒子的角度看事情,就當成鄰居、朋友吧!先學習做朋友,先不要學習做媽媽,因為你做媽媽的那個機緣已經過去了,他現在已經長大了,他最需要媽媽的時候你不在。但還是可以做朋友啊!這是最平常的心。
有一部電影「時時刻刻」就是在演這個,一個母親從小離開兒子,兒子對他有很多的怨,就是用做朋友的心,因為做朋友的心沒有妨害感情的培養,歸零,重新開始,不要一直想要用母親的心去補償。

二、重新取角看待婆媳關係

學生問:如何轉境取角看到心靈或身體上的困境,那一道彩虹?怎麼樣在複雜的婆媳問題中看見路?
導師答:不要把她看成婆婆啊,把她看成隔壁的婆婆,因為你們沒有住在同一個房間,所以是隔壁的,共用浴室、共用廚房,謙虛一點嘛,那房子是租的,租的話有時候就要共用廚房啊,這樣子可以嗎?
學生問:可是我覺得她對我的敵意一直都在。

導師答:先學習不要當成婆婆,妳也不是媳婦。把她當成隔壁的婆婆,這樣子,先把空間拉開來,不要勉強自己要做一個好媳婦啊,因為妳在勉強,所以那一種緊張的關係就很大,再加上先生如果不夠支持妳,你就可能就更孤立了。

三、親子關係的教誨

學生問:親教師說要跟小孩擔同樣的心才有意義,自己的小朋友才10歲,他整天擔心的只是不能去玩,不能玩這個、不能玩那個,可是慧琪擔心的是他不喜歡讀書啊,那這兩個擔心是南轅北轍,怎麼可能擔同樣的心?
導師答:我想那個是表象啦,他最擔心的應該是他對自己有信心嗎?他也要擔心同學喜歡他嗎?老師喜歡他嗎?他也許會覺得他已經放棄了,他已經放棄了老師對他的喜歡,已經放棄了同學對他的喜歡,這個才是問題。

學生問:所以現在要幫助他先找回他的信心嗎?

導師答:對啦!想玩那個都是表象!他真正並不是要玩,他真正的是要跟人家來往,玩也是要跟人家來往,有好品質的人際關係往來!他主要的關係是什麼?是跟老師的關係、跟同學的關係、鄰居的關係,或許是你們有什麼特別的堂兄弟、表兄弟的關係,他想要玩,事實上是想要跟人家好好的來往,一個人會關起來玩電腦,都不跟人來往,表示什麼?不是他不想跟人家來往,是他已經判斷他沒能力跟人家來往。這不是好事!
所以他真正想要的是跟人家好好的來往,可能他這條路被阻斷、被壓抑了,小孩子需要什麼?他需要朋友,他真的很需要朋友,他真的需要很好的同學,他需要很好的師生關係,需要很好的親子關係,這個都是他非常需要的,可能這些他都沒有滿足過,才會躲到一個人的世界去,表示他很多關係壞掉了,壞了壞了,這樣就真的壞了。幫他重新建立良善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那個才是他真正想要的,關係好是他真正想要的。玩的話,已經迷失了,玩物喪志了。為什麼會迷失?表示他在很多關係上處理得很不好,大人可以做的就是幫助他,讓他在這些關係上恢復信心。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 摘錄/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導讀序

我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十四歲。當我結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沈,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

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我走近他,他退後;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麼?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麼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
他在德國,我在香港。電話上的對話,只能這樣:

「你好嗎?」 「好啊。」 「學校如何?」 「沒問題。」「。。。」

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於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絕不能半途而廢。他答應了。我還不敢相信,多次追問,真的嗎?你知道不是鬧著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寫的。
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因此,當讀者的信從世界各地湧入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書店排隊付帳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沈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他的神情嚴肅,眼中有忍住的淚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樣,把文章影印給兒女讀,然後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開話題。美國和加拿大的父母們來信,希望取得我們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們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能與他們分享。那作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沈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這麼多的信件,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我們變得不和諧?
■ 摘錄/吳宇峰.部落格文章

一、為什麼我們變得不和諧?和諧又是什麼?

和諧是什麼?
也許
我們不知和諧是什麼
但是
我們知道什麼是不和諧
一個比較、競爭的心
我們活在成功失敗的價值觀之中
就會比較、競爭
然後延伸出嫉妒
世間上充滿了比較主義、競爭注意、進步注意的論調
利己的心變得理所當然
如果
我們只是盲目活在這些論調之中
我們就
失去了明智的心
明智的心是什麼?
他不是理性地接受某些觀念、邏輯
明智不是理性的產物
而是看到真理後的一種智慧
我們有感受過空寂嗎?
一種能“卻就萬物”的感覺
看見苦難和關懷的心
這樣的心
能帶來和諧


二、“與別人深刻的連接”——一體感受之分享

有一種感覺——別人就是我自己
你對別人怎樣,你就是怎樣——沒有分別的
我們不是在討論回報與利用的事情

不是“把別人當作你自己”
而是“別人根本是你自己”

沒有別人,你根本無法看到你自己,認識你自己
根本無法發現自己的存在,那個時候
你就是存在本身

在這震動立場的世界裡
一切都得到呼應
這宇宙的法則,正好與《聖經》相應不是嗎?
你的一切都得到回應
當你感悟到這宇宙的運作
你就會逍遙自在的活著
這種信心不是意志力的範疇
而是突然而來的感悟

你自然不會再問:“為什麼我要對別人好?”
在香港這個社會,對別人好,關懷別人
什麼時候變成一件奇怪,說起來怪怪和尷尬的事情呢

當你有這種感覺,自我感就已經消融
你會發現無法不對別人好,無法不關心別人
與別人一種深刻的連接
 

三、什麼都沒有的人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無法放下自己的立場啊

讓我丟掉我一切的東西
成為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

讓我們彼此間發生直接的聯繫
愛與同情
就會來到我們彼此的關係之中
 

四、對世界的責任

黑暗的人,為世界帶來黑暗
光明的人,為世界帶來光明
我們存在的氛圍,本身已在創造世界
記得我們自己的存在,就是對世界的責任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際關係之扭曲與聆聽者之自我療癒
■ 摘錄/吳宇峰.部落格文章

一、談“中間人”與人際關係之扭曲

為什麼這種悲傷
在心中
不斷地重複
一段關係
兩個人的關係
出了問題
如果雙方未能
坦誠地對話
頭腦的想法
就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積存在心的問題
悶悶不落、憂鬱
會是一種結果
然而
生命的本能
驅使我們向別人
傾訴自己的心事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形式
西方人喜歡找陌生人
東方人喜歡找熟人
這是生命本然的事
關係的開放
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但是
關係進一步的扭曲
扭曲的源頭
出現了
有時候
聆聽者
成為了“雙方”的“中間人”
在沒有瞭解“雙方”的情況下
其作媒人用力地磨合
始終會成為一種偏見
因為其只聽了“一面之辭”
對不對?
然後
雙方的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如果“中間人”
把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
帶進“雙方”的感情關係
說誰對誰錯,这只会为正在受苦的双方,带来更多的不幸
而“中間人”往往有一種要
“全知”的心態
“我什麼都要知,甚至比你們雙方都要多”
“我就是掌控了全域”
就把自己當作正義的審判者
就如同神
因為在“中間人”審判別人的關係時
沒有人來審判他自己
“中間人”就變得至高無上
最為神聖了
這不是一個
最常見的現象嗎?
人際關係的深層扭曲
是是非非
就在於膚淺的正義行為
 

二、從超個人心理學談傾訴者回歸到聆聽者的自我療愈

現在啊
這現今這样的一個社會
找個人談一下都很像很困難
現代人的生活
總是忙忙碌碌
卻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的心中都有著很多煩惱
又有誰能空出自己心
止息自己的頭腦
用心同步存在地聆聽別人的心聲呢
談到這裡
不禁想起
臨終關懷與聆聽的藝術
如果我的心
充滿著很多思想
想著自己很多的事情
那麼關係就斷掉了
真正的關係
不用概念和理論去說明
這是我們都能直接感受到的
存在的氛圍
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好了
比如說
男女朋友在一起
有一個現象
女生會說:“你都不陪我”
“我就在你的旁邊呀,怎麼說我不陪你”
呵呵
男生好像都不瞭解女生的感知度
我們自己的心就亂個不停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這只是你自己活在線性的時間中
自己局限自己而不知道
於是
有些人就走去給錢
請别人來聆聽
雖說是專業
但這樣的關係不能有釋放的關係
從超個人心理學來說
真正的重點
並不在於聆聽者
或者是心理治療師
而是傾訴者本身
難道傾訴與聆听者有分別嗎?
所以重點也就是在於你
在於你有沒有打開你自己的心扉
真正的關係
真正的聆聽者
也就是傾訴這本身
如果你能打開你的心扉
傾訴的對像是什麼都可以
你可以找一個乞丐、路人、陌生人、樹木都可以
把你心中的所有感受
真誠地傾訴出來
如果你並沒有真誠地訴說出來
那麼這只是一重壓抑、封閉
這根本是沒有意義的
你用你的頭腦
壓抑你自己的真實來對話
就只會延伸你的痛苦
你活了這麼久
這是你自己能感受到的
傾訴者本身就是聆聽者
兩者回歸的統一
使我們的意識再次走向完整
失去一體意識的我們
也許承受不了存在的實相——孤獨
致使我們極度排斥這個實相
於是不斷向外寻求關係以作為依賴
以求安全感
致使我們失去了最靈性的關係
與我們自己最真誠的關係
只有坦誠地面對自己的一切
這樣的聆聽
才能淨化你的心靈
放下頭腦、思想對你心靈的壓抑
也就是對你自身的愛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婚姻與工作的人際關係
■ 摘錄/吳宇峰.部落格文章

一、有多少的父母是真的愛他們的孩子?

有多少的父母
是真的愛他們的孩子?

他們是愛他的孩子
還是愛他們“出人頭地”、“望子成龍”?

難道這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嗎?
愛一個孩子
是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意念、欲望嗎?

愛一個人,是協助他走上自己的道路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欲望複製一個二手貨


二、婚姻是如何變成人與人之間最虛假的關係?

現代的婚姻
是一種最虛假的關係
可是
我們卻從未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如果你結姻
只是因為恐懼
年老、孤獨、寂寞
還有生理上的需要和衝動
這根本不是愛!
愛不是恐懼下的反應!
你只是在滿足自我的需求
把婚姻當成一種滿足自我的工具
這根本就不是愛!
可是我們卻不承認這個事實
這種對於將來的恐懼
是思想的產物
我們都習慣了線性的時間意識形態
心理上的時間感局限著我們無限的心靈
在過去接受的二手經驗
再投射出將來
我們能看到嗎?
這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恐懼
我們能看到心的運作過程嗎?
活在投射的恐懼之中
失去了當下
失去了愛
思想是記憶的延續
陳舊的產物
是受限的
受思想制約下的反應中
沒有愛
自我欲求的累積中
沒有愛
只有一台不知道自己在重複地運作的二手機器
愛是不能複製的
愛不落入時間的制約性中
 

三、工作的困擾不就是跟人際關係有關嗎?

我們的職業
我們所謂的工作
都變得很無情、喜歡要贏別人、要欺詐、猜疑、又極度防衛自己
我們要保有自己的地位
是渴望存在在世界上的一種扭曲的表達嗎
在工作中,要變得更為敏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我們的生活就變成了一場掙紮
然而
真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不是這樣
真正的關係是充滿溫柔、體貼、感情、善意、謙卑的
真正的關係能為彼此帶來快樂,而不是要為了征服別人、控制別人
關係是發現自己的道路
在道路上不斷認識和調適自己
廣結善緣,建立美好的關係,才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滋養
我們可以看見嗎?
工作與生活的矛盾
正正是一種關係的對立與衝突
拼棄傳統社會給我們的東西吧
找回你的感情你的心
讓你的真切感情帶領你找到真正的工作
而不再是受傳統社會所約制
新的生活就將要開始了
不要再盲目地轉工作了
困在二元對立之中
無論你怎麼改變
也是徒勞無功的
只要看到並超越此種二元的模式
你就能開創自己的新人生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諮商師對處理人際關係的省思
■ 摘錄/吳宇峰.部落格文章

一、從冥想的靈性關係提升心理諮商的意識層次
          為什麼人與人的關係,常常會有誤會,或者出現問題呢?我很希望能重新認識這個問題。
          身為一個心理諮商療師,其角色與位置又是什麼?其與當事人的關係是什麼?又真正的聆聽又是什麼?

          我們好像已經忘記了,我們的存在本身,已經是一個詮釋的東西。我們就無時無刻在詮釋,在認識這個世界?這是什麼意思?也許我們可以問,我們是怎樣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用語言去認識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已經忘記了,或者說我們很多時候,都未能覺察到,我們所運用的語言,並非真實的東西。形容詞永遠不是被形容之物。如果在一個關係中,我們領聽的時候,只能停留在文字表層的東西,而看不見語言背後的心靈結構,那麼看到的,就只是陳舊語言系統的投射,無法融入對方的世界,產生同理與共鳴。因為語言建構的自我,仍然在為一個主導來聆聽。

          如果一個心理諮商師,把自己的知識當成權威,這將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能全然的聆聽,不下價值判斷、不立刻詮釋對方的說話,只是單純地把對方的說話,全然地聽進去?如果不能的話,你聽到的,很可能只是自己喋喋不休的嘈雜聲。知識當然有其作用,但只能作為一種參考的工具。看不到知識只是一種偏見的時候,我們就不自覺把自己當成知識的權威,把知識當作真理,把自己推向膚淺的道路。當知識變成一種成見的時候,知識就把學習的經驗封死了。因為我們已經把知識當為真理而去分析,其他的東西已經跑不進來,因為你的腦袋已經塞滿了東西,跟本聽不進對方的話語。又如何能有真正的關係呢?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諮商者與當事人的關係吧。在這裡,我必須感謝一位要好的朋友——呀彥。在臺灣唸書的時候,每當我有不開時的時候,都會走路到他家,把自己的心事高訴他。呀彥的全然聆聽,讓我感到自己被接受到、被同理到。因為呀彥不會用昔日的目光來看我,他每次看到的我,都是全新的我。比如說,我跟你很久沒有見面了,但當我碰見你的時候,仍然拿昔日的記憶來認識當前的你,那麼我就看不到真正的你了,我只是把昔日過去陳舊的成見,投身到當下,當下就失去了,我看不到當下的你,只看到投射出來的幻覺。而且,呀彥給我的感覺,他不把我當作一個对象來看待,當我們談話的時候,我們是如此的靠近,有一種“在一起”的感覺,讓我很覺得很溫暖,願意把所有的心事傾訴出來,不再壓抑。因為我們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會不知不覺間,把自己與他人分別開來,形成一種疆界,把真正的溝通與共鳴割裂開來。

          如果要聽到真實的東西,這意味著你的心必須非常的安靜,全神貫注地聆聽,這個時候,連“我”都消息了,一切由“自我”引起的分裂狀態與溝通的局限都一切消失了。這個時候,你就能夠聽到超越語言文字的聲音,這裡有一份空寂,這種全觀的聆聽關係,就是真正的冥想,把心理諮商提升到靈性的層次。

二、從《金剛經》看助人與條件的謎思

          讀心裡治療的人們,有時候總會想到一個問題:“我還沒有把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技巧學好,我又怎樣可以去幫助人啊?”。這個謎思,很值得去重新認識。

          這不禁讓人想到,越是學習畫畫的技巧,就覺得自己不會畫畫。正如你問幼稚園的學生:“你們有誰會畫畫?”很多小朋友都會舉手說要畫畫。到了中學,你去問問中六、七的學生,有誰會畫畫,沒有幾個舉手,因為他們都已經被教導成有一種看法,就是有畫畫技巧的才算畫畫,畫畫的熱情,與身為人類的創造力,就被理性的思維模式,不知道壓抑到哪裡去了。這也正正是,我們越是學習累積的知識,卻慢慢忘記當下的實相與真理。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嗎?當今的教育者、老師,又能看到這個問題嗎?我們的教育,香港的教育需要重新的啟蒙。

          我們總是認為,要幫助人,要一些外在的條件,然而我們卻忘記了,真正的愛,是源於我們的生命的,這是我們本身已經具備的。為什麼我們會忘記了這重要的事情呢?因為我們的生活,總是向外求,自我的欲望,總是向外滿足,卻從來沒有關懷自己的精神,以及靈性的層面,致使我們人類一些重要,或者說神聖的品質消失了,淪為社會價值下的二手貨。關懷人類痛苦的熱情,愛,在我們這個社會,又剩下多少呢?再加上理性科學,以及瘋狂宗教扭曲的時代下,能夠有清醒的意識的人,又剩下多少呢?其實,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關懷的心,那自性的心,當你自性的心已經點亮了,心中充滿了無私無執的愛,技巧已經成為一種附件了。《楞嚴經》卷六:“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真正的愛,會帶來真正的行動;自我偏執的假愛,會為帶來世界的不幸。慈悲心所發下的誓願,會帶領你走向你的道路。

          我們可以從《金剛經》看助人與條件的問題。《金剛經》談佛對須菩提所提出問題的回答。“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的回答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對現象世界無所執著,故能無條件地度眾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能體會到“事事本無礙”文字背後的意思嗎?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因為事物本身沒有定位,事物本身沒有跟你說“我是這個膜樣的”,所以我們就有空間去詮釋、描述世間一切的事物。但這種詮釋與描述,不是被我們描述的東西,因為兩者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說“形容詞永遠不是被形容之物”。正如“樹”這個詞語,永遠不是“真實的樹”本身。我們的一切看法,都只是局部、片面的看法,也就說是一種“偏見”。但我們往往都誤以為,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就是“真的”。思想的本質,就在於破壞事物的完整性,作為一種代價,來作出局部的解釋(詮釋、描述)和認知。我們記得《老子》說過什麼嗎?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助人,根本沒有“需要技巧”或是“非需要技巧”(不需要技巧)這回事。你現在能夠看清自己的問題處於哪裡嗎?這種思想的作用與局限,就是助人的愛、熱情與關懷消退的原因。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超越了現象物相、超越了人我的界分感、超越了思想的偏執制約、超越了助人效果與結果的大智慧。走進其中吧,你走進其中,就能體會到當中的運作,也就是道的運行。我們所謂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技巧,很多都是覺悟後衍生出來的。最重要的就是表層知識背後的“默會知識”——人類的心靈意識結構——人類的共苦。難道心靈上的痛苦,有香港人、臺灣人、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非洲人、印度人的分別嗎?你當下就開始走進其中吧,從生活之中出發,在一切的關係之中認識你自己——生命的實相,這比一切的技巧都來得重要。對人類生命苦難有深切體會認識的心,本已是一個慈悲的心,這本是源於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的。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觀菩提已經將 8/2 讀書會的講義放在他的部落格了(如下引用連結),

請大家上網先行閱讀。

也歡迎大家將相關的好文章, e-mail 給竹友們作討論。


8/2 讀書會,讓我們一起來「談關係」

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組構的微妙氛圍。
也是人生中的最大功課。
嘗透人生滋味的人都知道:
做事不難,做人好難!

兩個不同的自我基模,彼此凹凸不定,
以怎樣的角度相遇,
就會出現全然不同的火花。
若是彼此都不健全,
兩艘破船相撞,就只有沉船一途。

人心瞬息萬變,
關係也自巧妙不同。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但是否有永遠的善知識可供我們點燈?
照亮無盡輪迴中,
關係之羊腸闇途。

         03/29    談自我(上)-華東藏  
         04/12    談自我(下)-華東藏  
         05/17    談觀察-空城計 
         05/31    談安住-Jen
         06/21    談情緒-小金魚
         07/12    談個性-常不輕  
         08/02    談關係-觀菩提   (即將登場!!!)
         08/16    談生活-觀一  
         08/30    談欲望-小芸      
                   09/13    談兩性-自然

                    09/27    談淨土-Amy  

PS. 為讓大家有更深刻對主題的了解,討論流程如下:
老師引言(約10分鐘)
主持人練習帶領讀書講義資料(約40分鐘)
大眾踴躍討論(約40分鐘)
老師帶領大眾深入探討主題及大眾討論(約60分鐘)
結語(約30分鐘)
快樂賦歸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螞蟻的個性
■ 090712 談個性講義.摘錄/八大電視節目發表



        在之前公共電視的節目中已我們讓所有的觀眾首次聽到:「原來每一隻螞蟻也有自己的個性」,並且在節目中實際讓大家看到每隻螞蟻的不同個性。節目播出後有許多對這一點感到非常好奇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們今天就在此以文字方式來針對這點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來作解釋說明,讓大家可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知的螞蟻每一隻都幾乎一模一樣,牠們每一天做著一樣的事,螞蟻 似乎就都是不眠不休、勤勞、努力、無私的貢獻自我、遇到敵人會勇敢的禦敵........等等,但是,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每一隻螞蟻確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我們在此先就個性部份為主題,其它部份未來再另外發表。以下的內容也許會顛覆以往某些生物學家的某些論調,不認同的蟻友還請包涵並歡迎給予我們指教!

        首先 我們以同等級職、同等體型的螞蟻來說:當蟻巢附近有威脅性異物接近時,不難發現有的螞蟻會立刻勇敢的揚起大顎作勢驅敵或攻擊 ( 這就是大多數螞蟻的直接反應也是我們刻板印象中所認知的螞蟻特性 );而有的螞蟻反應 卻表現出完全不同且出現非常怯懦甚至直奔回巢再也不出來的行為,有螞蟻的則是呆在原地想攻擊又縮回的處於猶豫狀態........等等 ( 這是書上所不會記載的 );在蟻巢附近的螞蟻們雖有不同的個性,但是........一旦碰上一種毒品牠們就會如同被催眠般的暫時失去自我的意識,全體螞蟻幾乎都會表現出一致性的行為。也因如此所以我才會稱它為『螞蟻的催眠毒品』 或者也可以稱為『螞蟻的催眠聖品』,而這個毒品或聖品也就是所謂的『費洛蒙』。

        螞蟻是一種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生物,而『費洛蒙』是一種螞蟻用來沿途流下氣味標記做為防止迷路的記號,也是大範圍訊息傳遞的氣味語言,它被螞蟻廣泛的運用在告知全體諸如:覓食、搬家、 全體移動、招集同伴、通知失散者聚集、辨識死亡者、敵我辨識........等等。『費洛蒙』不只是螞蟻藉以用來作為大範圍傳遞訊息的溝通方式之外,它還是 一種會使蟻群們在感染到費洛蒙訊息的同時,立即暫時失去自我意識或放棄自我意識並放棄目前手邊工作,然後一股腦的瞬間被激發、鼓動、組織起來,被鼓動的螞蟻通常會處於興奮狀態,以人類來說:就如同上街頭抗議、參加演唱會........等等的那群人們,因受到現場言語和氛圍的關係而表現出激動和亢奮狀態的人群一樣,當螞蟻受到鼓動時會有行動力加快、一付 倉促緊張、激動的模樣、會迅速與其牠螞蟻接觸或快速衝往一致性的目的地,由於場面誇張所以我們用肉眼就可以很清楚、很明顯的看得出來,而被感染的螞蟻會在亢奮狀態下再次釋放相同含意的費洛蒙訊息 給其牠同伴,並投入一開始釋放出此次『費洛蒙』訊息的那隻(那群)釋放螞蟻所要求要執行的動作,過一段時間(約2~5分鐘)費洛蒙訊息的威力就會慢慢消散,而費洛蒙的催眠藥效也隨著感染者所受 到感染的濃厚多寡有關,感染較多較濃厚的螞蟻會有較久的興奮狀態,感染少的則很快就恢復正常,然而........無論感染的多寡........一段時間過後終究都會漸漸淡去。而那些被感染的螞蟻們在費洛蒙訊息消散後約有7~8成會繼續執行動作直至結束或熱情全滅,約有2~3成則會在費洛蒙訊息消散或淡去後立即離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由於螞蟻有所謂個性的不同,就剛剛所說的:當蟻巢附近有威脅性異物接近螞蟻時,有的螞蟻會立刻勇敢揚起大顎作勢驅敵或攻擊,而有的螞蟻反應則完全相反出現非常怯懦的表現,有的則是呆在原地想攻擊又縮回的處於猶豫狀態........等等,那是因為當時還沒有任何一隻螞蟻釋放出任何費洛蒙訊息所表現出的個別行為,以同一個狀態來說:如果在當下一開始就有一隻螞蟻立即釋放費洛蒙訊息的話,那結果將會完全不一樣了!假設第一個釋放者釋放的訊息是「保護蟻巢展開攻擊」 ,則螞蟻們就會迅速動員並一起散佈訊息來感染更多同伴以增加加入行動的同伴數量,不過........同樣的訊息如果是由不同個性的螞蟻所施放出的訊息強度也會有所不同!不同強度 的感染訊息也會影響螞蟻們的亢奮度和陸續傳遞訊息的熱誠度,也就會影響受感染的螞蟻數量和受到感染的螞蟻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度、亢奮度,如果所施放的訊息所陳述的是「強敵入侵快逃!」那麼........很快的就會看到螞蟻紛紛走避 ,這種鳥獸散的場景在短時間內保證另人傻眼,所以當我們每次都去騷擾同一個蟻巢所得到的螞蟻動員狀態一定多少會有所不同。

        以上是單就一隻螞蟻所施放的費洛蒙訊息來說,但是若同時間還有其牠螞蟻也在同時接觸到異物時,所以也會有別的螞蟻在同一時間或稍晚施放、傳遞訊息,如同主題所述由於『個性』始燃,因此有可能會釋出另一個含意完全不同的訊息,這時就要視兩股或多股不同訊息的支持者的寡來做為主要訊息和命令了!在此時螞蟻的狀況就會有短暫的錯亂和紛歧,直到其中一股訊息成為最多蟻眾支持時,大部份螞蟻就會開始遵循最多支持者的那個訊息的指令。所以任何狀況都也有可能會發生大逆轉的效果。比如:一場螞蟻戰爭剛爆發,剛開始雙方也許氣勢都很旺盛!所以所有的螞蟻都會陸續傳遞「進攻」或「防衛」的訊息,也因此在開始時通常會打得很火熱,經過一段時間後........在雙方的傷亡數字明顯增加的情況下,開始有傷兵施放「快逃」的訊息,訊息的傳遞讓臨近的同巢部隊接收到,然後接收到的螞蟻再傳出..........不久........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的效應在短時間內就會立即爆發、顯現!於是在我們看來明明兩軍數量都還很充裕卻有一方明顯的漸漸失去攻擊意識並且快速後徹了,當然!螞蟻在戰爭時牠們也會在感受到援軍不足的情況下及感受到敵國費洛蒙氣息的強勢之下而轉進,而這些也都和費洛蒙有關係!想想........這像不像是人類在作戰時也是重視氣勢是一樣的道理,也難怪行高度社會化生態行為的螞蟻的生態會讓人類感到有種相近且特別的情愫,所以自古至今許多人生道理、寓言故事、學生教材等等,都無法捨棄螞蟻的相關議題甚至還將螞蟻給擬人化了呢!

        另外........不同種類螞蟻的個性和勇猛度也會有所差異,有的種類的螞蟻〝天生〞勇猛好戰、有的種類的螞蟻只會作勢、有的種類的螞蟻天生溫和膽小、有的 種類的螞蟻非到最後關頭絕不輕易攻擊、有的種類的螞蟻從頭到尾就是逃、躲、藏........等等 ,就像人類世界中各國家各民族之間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是一樣的。不過........無論是哪種特性種類的螞蟻我們還是不難發現:每種螞蟻中的任何一隻螞蟻 確實都有著個自的性格、個性,瞭解到這一點我們會更覺得這也就是螞蟻可愛的地方! 會更覺得螞蟻除了高度社會化的生活結構像人類社會之外,人類也像螞蟻一樣在各種環境氛圍中容易受到不一樣的鼓動,想想........會發覺:原來螞蟻比其它生物的特性還要貼近人類、更像人類。

        由於大多數種類的螞蟻都有著先天功能的不良 ( 視力差、偵測距離短 ) 的缺點,加上螞蟻和別的物種比較起來螞蟻的個頭小力量小,所以如果不團結就不夠力量 ( 在螞蟻的世界:數量=力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螞蟻 會發展出『費洛蒙』這樣的『通報系統』來當作大範圍放送頭式的訊息傳遞工具來作為尼補,所以『費洛蒙』演然也成了螞蟻之間最主要的組織系統和訊息傳遞方式;也因為螞蟻個自有著不一樣的個性,所以也就更需要 像『費洛蒙』這樣的『催眠毒(聖)品』來當做激勵和鼓動的良方,如果沒有這樣的毒品(聖品)來控制眾多的蟻眾,沒能促使大家的行為能夠一致性的話 ,那麼,為數眾多的螞蟻大軍將會是虛有其表的一盤散沙!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感謝 Irina 師姐在百忙中為讀書會設計了象徵性的 Logo!!

請大家就圖上八種 Logo 進行投票,並談談這樣的圖像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與聯想。

讓我們大家一起選出最能代表陽竹林竹友們的相互扶持、追求真理與幸福的精神象徵吧!!!

PS. 原來的診所 Logo 代表的是菩薩聖手持治病藥丸給予眾生之意。

手的三叉,分別代表:身、心、靈。指人的療癒必須要全方位進行。

而整個圖像在修行上又有慧日照耀於智海之意。

海浪起伏似有,而覺日朗空還無;

圖示空有不二之中道真義。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情緒是什麼?
090621「談情緒」講義.摘錄/謝文傑.情緒與疾病


情緒是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醫學模式中,情緒與人們的健康和疾病有著重要的關係。良好的情緒使人精力充沛、身體健壯;不良的情緒使人頹唐沮喪、萎糜不振、疾病叢生。 


概述 
情緒(
emotion 既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現象,也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
。情緒一般定義為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遇到外界環境或社會活動的影響時,人體的大腦皮質對各種事物、事件或環境變化必然會出現各種不同反應。這樣,情緒就反映了這些內在心理活動的狀態。情緒變化並非人類所獨具,其他高等動物也有類似喜、怒、驚、恐等情緒反應,而人類心理現象之所以變化無窮,全靠高度發達的人腦。人腦是心理、情感的器官,心理、情感活動源於社會實踐,而且,只有透過社會實踐才能維持正常的心理情感活動。

人的任何心理活動都伴有一定的情緒。情緒正常,首先表現為「心情恬靜」。恬者,樂而不憂,即心情愉快;靜者,安而不躁,即情緒穩定。

心情愉快,包含心身活動協調,自我滿意,情緒高漲,充滿希望,這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心境處於憂鬱苦悶之中,情緒低落、灰心失望,這是不健康的心理 表現,會出現思維紊亂、語無倫次、行動毫無秩序、言行不一,思維和行為是矛盾的、不協調的。情緒的變化必然會導致行為變化。


情緒的分類
情感是人腦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認知評價感受,情緒是這些感受的外部表 現,隨著客觀世界的複雜化、多元性,人的感受也深化繁衍。情緒的分類法 也隨著時代不同而互有區別,中國早期的醫書【內經】將情緒分為五情,以 後又演變為七情。近代西方學者認為人的基本情緒是四類,其他情緒是由這四類基本情緒交叉疊合衍生出來的。 

一、近代基本情緒分類
  近代西方學者認為人的基本情緒分四類:喜、怒、哀、懼。分述於下:【喜】每當人們情緒高漲時表現出歡愉的行為,而情緒高漲可因年齡、環境、知識、智能不同,表現出程度不一的歡愉行為。

【怒】每當人們情緒受到強烈刺激時所表現出暴躁的行為,而情緒可因
   刺激的強弱程度,反映在情感上也有所不同。

【哀】每當人們情緒受到沈重打擊時所表現出悲傷的行為,而情緒可因打擊的因素及程度差異,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懼】每當人們情緒受到劇烈的恐嚇時所表現出驚恐的行為,而情緒可
   受恐嚇的輕重反映出不同的行為。

情緒與行為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沒有情緒,人的一切活動將是不可思議的。引起情緒的刺激,可能來自外部環境,如:陽光、氣候、色彩、聲音、 人、事物以及各種「意念」。也可因現實世界中任何具體的情景刺激成為情緒產生的觸發因素。但人對周圍事物採取何種態度,產生何樣體驗,則視它們對人需要的 滿足情況如何而定。情緒具有主觀色彩,人們與各種事物的關係不一樣,所抱的態度也不一樣。 

二、中醫七情
  中醫上的情緒與中醫的理論分類緊密的結合,它不僅分出了情緒的種類,而且分別列出了健康與臟腑的關係,以及七情間的相互辯證關係。

中醫的七情為:喜、怒、哀、思、驚、恐、憂。七情是人體對外界環
境的生理反應,一般而言是不會致病的。若情志活動過度或持久而影響臟腑氣血功能時,就可成為疾病發生的條件。
 


心理性病因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中,心因性病因比體因性病因更為重要。
心因性包括心理因素與社會因素,情緒的變異和壓力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心理性病因指引起心理情緒變化而致心理變態和皮質功能紊亂,直至經由中介機轉使驅體遭受損害的各種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尤其是人關係)、生活變故、精神刺激,以及性格類型。

【環境因素】是指居住場所、職業、工作、學校、鄰居親屬關係等,環境因素也包含人際關係。不良的環境因素和緊張的人際關係都會導致心因性疾病。

【精神刺激】在生活、工作中如果受到強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打擊會引起精神障礙;一旦寄予希望的目標實現不了時,情緒就會低落,意志消沈。威脅生命安全的各種災禍及意外事件,或長期沈重的憂慮、悲痛、恐懼和委屈,都可成為致病因素。

【生活變故】家庭是每個人生活基本單元,是社會的細胞,它是感情寄託的主要來源,也可能是許多心理煩惱的來源。家庭生活發展史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挫折,也會有不同的歡樂和享受,對於每個家庭成員來說,在不同的階段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和行為變化。

【性格類型】人體是個開放系統,隨時都在與周圍外環境接觸,接受各種不同的刺激和影響。但相同的不良環境、生活變化和精神刺激,各個個體對此的反應卻大不一樣,有的人能應付自如,有的卻因而致病。造成這種不同結果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與不同個性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情緒的生物本能及社會性
情緒與人類需要有密切關係。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與水的需要)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需要。滿足了需要,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無法滿足就會產生焦慮,妨礙需要時就會產生憤怒。但這僅是本能,人類更重要的是社會性的需要,因此情緒有明顯的社會性。
 

一、需要、滿足為喜,有利生存發展
  人的情緒和情感明顯地受到個性傾向所制約,凡與人的需要、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相符合的事物,會引起滿足、愉快、喜悅、崇敬等正向的情緒和情感;反之,則會引起失望、不安、厭惡、憤怒等負向的情緒和情感。凡得到各種需要(自然性和社會性),人就感到滿足,有利生存。

  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僅是防病治病的好方法,也是延年益壽的法寶。 

二、厭惡、拒斥、逃避為懼,以利保護自身
  人類之所以有厭惡、拒斥、恐懼的情緒和行為,是為了避開傷害和毀滅,以保護自身的生存。社會是一個複雜體,某些不利因素不一定傷害人的軀體,但會傷害人的精神。因此人在作出各種不同情緒行為反應時,同樣蘊含著生物本能。
 

三、認知與評價-情緒的社會性
  現代人的情緒明顯帶有社會性,或喜或憂,或驚或怒,都與個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水準有關,每個人都有不同。
 


良性情緒與劣性情緒

一、良性情緒與健康
  良性的情緒對於健康而言,無疑是個積極的、正性的反應,有益於健康。如果人們能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人的免疫機制能夠活躍旺盛,就會
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達到「精神免疫」。因此,積極的情緒可以增進健康、延緩衰老過程。 

二、劣性情緒與疾病
  劣性情緒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它會使人的免疫機能低下,容易罹病,使人早衰、短壽。故有害的劣性情緒是人們的大敵。

三、情緒在心理治療中的地位
  醫護人員利用語言、行為或人際關係的交往,以改善病人的情緒、解 除病人的顧慮、提高思想認識層次、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及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情緒的改善在心理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就主張用「以情勝情」的原理和驚恐、和安慰等方法來治療精神創傷,如【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後癲狂不止,其岳父採用驚嚇的辦法將他鎮住;【紅樓夢】中的寶玉,每次發病時,家人就拿他父親賈政要來考他的學問嚇唬他。這種「當頭一棒」、「一瓢冷水」的作法,有時確實能很快解除病人的變態行為,但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用這類辦法來治好,必須要結合解釋、疏洩、保證或暗示等辦法,這樣的治療效果較顯著,也較鞏固。


結語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情緒對健康的影響很大。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